俄罗斯在中美、中印关系之间"坐山观虎斗"?学者分析|中印|美印|普京|中立
(原标题:万青松:如何对待中美印?俄罗斯自我定位“善意中立”)9月17日,中国外长王毅在结束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蒙古国四国访问后,在媒体公开阐述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多变对中俄关系的影响,以及中俄在百年变局中的角色。
此前的9月10日,中俄外长在疫情之后首次在莫斯科举行面对面会晤。同时,自中印边境冲突数月以来,中俄印三国外长也终于在莫斯科见面。
伴随着中美博弈的挑战性和危险性不断升级、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国——中印关系正经受严峻考验。而俄罗斯向印度出售武器的举动,也让舆论开始疑惑:身为重量级国际地缘政治玩家的俄罗斯,到底在中美、中印关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仅从国内部分舆论的解读来看,有一些人倾向于用“坐山观虎斗”形容俄罗斯。当然,出现这种观点也很容易理解:说远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定式密切相关;说近点,是媒体观察到俄罗斯在中美、中印之间不寻常的行为使然。
“坐山观虎斗”,断章取义的俄罗斯角色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时值中美贸易战愈打愈烈之际,2019年6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回答俄罗斯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战的提问时,引用了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谚语,俄语原文是:“当老虎在山中打架时,聪明的猴子坐着观看如何结束。”
话一说出口,国内外媒体紧咬不放,全方位解读其中“深意”。最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不得不在6月12日的例行记者会回应外界关切,耿爽当时的回答是,“请不要断章取义”,并详细解释称,“普京总统在回答该提问时,首先引用了中国谚语‘坐山观虎斗’,但随即他又说:‘一切都在变化,中国谚语描绘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美国始终标榜自由贸易和世界经济民主原则,但随着竞争对手实力越来越强,美方进行各种限制,如发动关税战等,这将损害世界经济。俄方将为公正、民主的贸易规则争取空间’。”
从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来看,是否一部分媒体小题大作,答案不言自明。普京本意是否定“坐山观虎斗”,但有的媒体偏要大做文章,甚至完全妄顾上下文。如果再说远点,身为大国总统的普京,非要当着中方领导人和台下那么多精英“失礼”,而且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那对他而言岂不是“失分”?!很显然,这不是身为世界大国总统的普京的一贯风格。
如今,恰好时隔一年,中印边境爆发冲突,迄今双方关系没有得到缓和,于是有部分舆论再次搬出“坐山观虎斗”,质疑俄罗斯在中印冲突中“支持印度”,包括签署向印度出售33架新式战斗机的合同、答应印度提前交付一批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等,“断言”俄罗斯从背后捅了中国一刀。
对此,国内官媒也刊文回应这一说法,指出俄罗斯在中印冲突扮演的是调解者角色,近期中印防长、外长的会晤都是在莫斯科举行,足以说明俄罗斯并没有扮演“坐山观虎斗”的角色。
更何况,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坐山观虎斗”中的猴子是聪明、机灵的形象,但在俄罗斯人眼中,猴子是弱小、狡猾的形象,想必俄罗斯也不会主动接受“坐山观虎斗”中猴子的角色。这个比喻并不适用。
视频截图
“善意中立”,保持独立自主性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俄罗斯在中美对抗、中印冲突中的角色定位?笔者认为,俄罗斯近期的定位是保持“善意中立”的角色,其内涵是: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最强的邻国,俄罗斯主动与中国恶化关系完全不理智,而与中国合作,也并不意味着要联合起来对抗美国和印度。
俄罗斯的这一定位主要源于其自身对美国与中、印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有着清楚的认识。俄罗斯看到美国与印度在战略上几乎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同时,美印又都与中国存在着战略性矛盾。中美矛盾是全球性、结构性的,而中印矛盾则是历史性、地区性的。因此,美印在对待中国的战略上存在相互借重关系。而俄罗斯的介入可能会对中美印的关系都构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存在被迫卷入的风险,这并非俄罗斯希望的结果。因此,“善意中立”的角色更加适合当下的俄罗斯。
一方面,“善意中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美对抗成为俄罗斯内政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恶化本国内部的“西方派”与“非西方派”的争论。
俄罗斯知名评论家卢基扬诺夫指出,中美对抗影响俄内政的主要表现是俄国内的长期以来的“二元争论”,即关于俄罗斯“融入欧洲”与“转向亚洲”的新争论。这一次争论的起点是亚洲成为世界中心,欧洲逐渐边缘化。中美对抗可能挑起欧洲与亚洲的新争论,尤其是俄罗斯面临周边现实、议程和影响力的新变化,更多争论如何在中美之间定位的问题,实质上会导致思考自身发展问题被边缘化。他还警告,这也会使得俄罗斯本国的智力资源遭到浪费,不能聚焦本国发展,最终陷入一个封闭性的循环,将会损害俄罗斯的独立自主性。
另一方面,“善意中立”可以避免给俄罗斯造成更多的战略风险。俄国际事务理事会理事长科尔图诺夫认为,对俄罗斯而言,扮演“坐山观虎斗”的角色似乎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在于21世纪的世界比美苏对抗时期联系更加紧密,且更加民主化。中美关系恶化不符合俄罗斯的长远利益,虽然可以从战术上提升俄罗斯的重要性。但这些对抗终将导致更多的战略风险,俄罗斯事实上可获得的收益更小。不过,他也强调,中美对抗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不能扮演独立自主的角色。
至于中印问题,俄罗斯官方既对作为中印冲突的调停人有比较冷静的认识,认为俄干预中印边境冲突是不合理的行为,也表达希望三国可以继续开展建设性协作的期待。同时,更一步强调与所有亚洲国家开展和平合作的外交方针,不搞选边站,这一立场也可以从俄方“妥善”回应中印两国诉求看出,包括“呼应”印度紧急从俄罗斯采购军事装备,以及给予中方(必要时)在政治外交层面的可能协助。
俄罗斯这一行为背后的深层次考量在于:防止美国倚重海洋地缘政治与大陆地缘政治的对抗逻辑,抓住中印冲突的机会进一步离间、分化中俄印三方合作,维持美国主导下的“欧亚力量平衡”。长期以来美国作为海陆型世界强国,其海外力量可以不必大规模直接介入欧亚大陆内部利益分配,而只需在大陆各个板块的复杂互动过程中,加上一个砝码,就很容易改变态势,使之有利于海外地缘政治态势。
而中印冲突就是美国需要利用的又一杠杆,既借此进一步拉拢印度,在中俄印合作中打入楔子,尤其是为了分解三国在“非西方、反西方”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中俄印三边机制)内开展密切合作,并通过巩固“印太战略”以牵制中俄两国在欧亚地区的强势崛起以及对南亚和印度洋影响力的拓展,继续维持陆海力量均势。美国的这个意向,正是俄罗斯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9月10日,中俄印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晤。图自新华社
“善意中立”并不等于独一无二
19世纪俄罗斯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这样给自己的民族定位:“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
事实上,与国内部分舆论认定俄罗斯扮演“坐山观虎斗”角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今年以来,俄罗斯具有半官方背景的重点智库(瓦尔代俱乐部、高等经济研究大学、俄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连续发布多份重量级研究报告,提出了一些俄罗斯的新国际定位方案,包括俄罗斯力争成为“和平的捍卫者、自由选择发展道路的担保者、新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中美‘霸权’之间的平衡者、地球环境的维护者”等。
从这些潜在定位来看,“坐山观虎斗”显然没有成为俄罗斯研究界的选项。当然,俄罗斯也不会止于“善意中立”的角色,而是要寻求与自己体量、能力且意愿匹配的新国际定位。目前很难说,这种国际定位已经找到,但俄罗斯智识界围绕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展开,如从开放西方主义到狭隘民族主义、从警示经济的限度到寻求更大俄罗斯使命的必要性、从关于民族的帝国性争论到呼吁宏大的务实主义等等。在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身的新国际定位之前,俄罗斯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主义倾向依然会继续发力。事实上,这也很好地印证了国际关系中关于“国家利益就是国家利益、容不得掺杂半点个人情感”的铁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