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新闻部 发表于 2020-10-7 08:43

印度文官,掌控百万大军|印军|陆军|国防部|军队|军官|印度



  作者 |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钱峰
  当前,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对峙已进入第四个月,边境地区紧张局势仍未得到根本缓解。国际社会注意到,与以往时常发生的两军对峙事件不同的是,此次对峙于6月一度在加勒万河谷演变为大规模流血冲突,造成45年来罕见的严重人员伤亡,日前又在班公湖南岸发生印军悍然鸣枪事件,一举打破45年来两国2000公里边境线上“未听一枪”的局面。
  外界不禁要问,在中印军事和外交会谈仍在继续之时,此举是印军不满文官,故意抗命,欲报1962年战败之仇的擅自行动,还是为配合政府外交谈判,共演双簧的软硬并用之举?
  01
  历来文官掌军,总理控制大权
  印度是中国之外,亚洲又一支兵力百万且拥有远程核打击能力的国家。目前,其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127万,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其中,陆军103.5万,海军7万,空军17万,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成员。


  (2017年1月27日 ,印度庆祝共和日。这是1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拍摄的阅兵式现场)
  今年4月,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2019年世界军费支出报告》,显示印度军费增长6.8%,以711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防务支出国,仅次于美中两国。印度防务界自认为印陆军综合实力名列全球第三,海军名列第五,空军名列第六。
  印度军方的人事任免权、财政大权,均由文官政府掌控。印度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是总统,他同时也是印度国家元首、第一公民,但总统只是象征性的,其权力更多是礼节性的。实际运转中,印度的外交与国防战略的决定权在总理手里。
  根据规定,印度现行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内阁政治事务委员会,成员有国防、外交、内政和财政等主要内阁部长,由总理任主席。而印度军队的具体作战和指挥是由陆海空军的兵种司令部负责,兵种司令部首长为各兵种的参谋长,均由以总理为首的内阁任命。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军方平时并没有统一的作战指挥机构,而由总理通过内阁秘书处协调国防部,对三军实施统一领导。遇到战时,由总理授权国防参谋长(类似美军参联会主席)和兵种参谋长具体负责对印军的统一指挥。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
  国防部长系最高军事行政长官,直接向总理负责。国防部由文职人员组成,下设国防局、国防生产与供应局和国防科研局3个常设办事机构(均由国防秘书任局长)、财政顾问处(由财政部派出的国防财政顾问任领导)和国防计划协调执行委员会(由国防秘书任主席),由文官全权负责军队的装备供应、预算分配等。根据印度改革计划,未来国防部还将成立军事局。
  此外,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印度政府最重要的安全事务咨询部门,该委员会征求国防参谋长和三军参谋长的专业建议,但参谋长们本身并不是委员会成员(主席为总理,还包括国防、外交、内政和财政四位部长)。委员会的职能是为政府制定长期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
  具体而言,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由总理直接任命的国家安全顾问(既非民选议员,也非职业军官,通常为退休公务员),对下辖的“战略政策小组”“联合情报委员会”“国安会秘书处”进行协调与领导。其中,最为核心的“战略政策小组”则由国家安全顾问直接领导,军方高级将领虽为小组成员,但话语权不大,也没有最终决策权。
  02
  政治影响之“低”与社会地位之“高”
  印度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从未发生过军事政变的发展中国家,政府更替始终和平进行。在媒体和民众眼中,印军堪称民主制度的“守护神”。究其原因,主要是:
  首先,印度独立不是“枪杆子出政权”的结果,印军系由原英国殖民统治时代的部队改编而成,其机构和运行模式受英国影响很大,将英国文官掌管兵权、军方不干预政治的传统保持至今。
  一直以来,印度政府对军队掌控十分严格,在各大城市都划出土地,建有巨大的兵营区,集中掌控部队,其规模在行政区划之上,与城市其他市政区平级。
  兵营区内有完善的管理机构,各类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笔者走在印度大中城市,很少在路上见到穿制服的军人,军车也不常见。印度政府规定,平时尽量把军人控制在营区活动,不允许军人穿军装成群结队地在其他市政区(哪怕是商业区)乱转。


  (2016年9月18日,在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以西的乌里,印度士兵在军事基地附近警戒)
  其次,从制度上看,早在独立之初,印度就建立起一整套由文官控制军队的制度,三军总部由民选政府的国防部领导,陆海空军各自的最高首长是参谋长,均向国防部长(由议员担任)和国防秘书(由行政文官出任)负责。
  与军队直接相关的军备生产和研发、军需供应等事务,均由国防部掌控。从政府礼宾排序看,三军参谋长地位也不是很高,位于中央政府正副部长和各邦正副邦长、正副首席部长之后。
  再次,从选拔上看,印度政府一直对军队特别是高级军官灌输“军人不干政”的理念和规定,并将其作为选拔、晋升的第一标准;同时,对军官进行频繁的岗位调动,无论是低级军官还是中高级军官,无论是野战部队主官还是参谋军官,基本两年换一个岗位,主要目的是防止军官在一个岗位上任职太久,形成个人势力。
  最后,从现实需求看,印度除20世纪70年代曾短暂实行“紧急状态法”外,历届全国大选组织有序,总体公平公正,没出现过因选举导致全国动荡失控的局面,因此没有动用军队来维持国家秩序的需要。这就使得军队客观上也没有干预全国政治的机会,对国内事务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印军政治影响力低,不意味着军队社会地位低。相反,正因为军队长期远离政治争斗、宗教冲突、种姓矛盾、地区纷争等负面元素,印度军队在民众心目中保持着国家利益至上、有纪律、较为廉洁的良好形象。
  此外,印度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军队的形象宣传工作,为军人设立了一系列荣誉勋章,每年都会在重要庆典时举行盛大颁奖仪式,为受勋的军人颁奖。勋章获得者在全社会享有广泛的尊重。


  (2016年8月15日,印度举行活动庆祝第70个独立日。在首都新德里,印度总理莫迪【前左】在红堡举行的独立日庆祝活动前检阅仪仗队)
  国防部下属的公共关系处,全权负责发布与国防事务及军队相关的新闻信息。除军事新闻刊物外,该处还下辖有广播部门,每天在全印广播电台播出40分钟“为了军人”的专题栏目。
  每年,国防部还组织媒体记者参观院校、部队、军事演习以及重大武器试验活动,宣传印军现代化成就和为国奉献的精神。与此同时,在地震、洪水、海啸等重大抢险救灾活动中,也活跃着印度军队的身影。因此,印军长期在媒体笔下被刻画成“最可爱的人”和“民族勇士”。
  03
  印度军队的多重形象
  印度是一个媒体高度发达的国家。长期以来,印度新闻界内部曾有不成文的规定,即“负面报道”一般不要涉及军队事务。从小处讲,“负面报道”可能影响军心士气,从大处讲,甚至影响国家安全。
  但随着近年来新闻大战的日趋激烈,不少印度媒体早就突破了这一禁忌,开始关注涉军问题,曝光了一些印军内部丑闻,从总部到一线,覆盖印军各个军种。
  其中,既有执政党高官和高级将领私下收受贿金,索取装备采购的回扣,也有基层军官为讨上司欢心并谋求晋升,大肆伪造与敌交战的录像;既有后勤部门高官利欲熏心,长期采购牲畜饲料冒充官兵口粮的丑闻,也有一些将领为求升职,故意隐瞒自身病情。但相比印度各级官员比比皆是的贪腐丑闻,涉及军队的负面报道还是较少。
  近年来,随着印军与外国军队联合演习次数和规模的扩大,国际社会对印军的了解不断增多。但正如印度的国家形象一样,与印军的交流和接触越深入,它的形象越难以把握。各国军官对印军也褒贬不一。


  (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阅兵式庆祝第68个共和日,士兵在展示摩托车技)
  美国认为,印度军官普遍“夸夸其谈”,乐于接受奉承,“重理论轻行动,重战术轻战略,重外观轻实质”。其中,印度陆军军官尤甚。而俄罗斯、英国、法国则表示,印军基层官兵战术素养普遍较好,不少中层军官具备很好的战略眼光。
  由于印度政府这些年不遗余力地走“大国强军”之路,军费连续十多年保持较高增速,官兵待遇在不断提高,这让征兵在印度不是难事。印度全国设有71个募兵站,每年招收七八万新兵,应征者大多来自农村,他们把当兵看成是摆脱贫苦的一条出路。
  一般来说,印度陆军士兵的入伍年龄是17岁,按规定只要服役15年,经过所在部队批准,可选择再服役两年以上,退役后就有资格领取基本工资一半的退休金,后半生的生计就无虞了。
  尽管军队对政府官僚的积怨不小,但在文官掌军的体制下,印军鲜有有命不遵、以下犯上的现象,在中高级军官层面更无可能,政府仍保持着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
  

  但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印度人民党连续执政6年来,推行“国族再造”运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印军部分少壮派军官和士兵受此影响很深。目前事实已经很清楚,在6月发生的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导火索就是由印陆军第14军第3师的巴布上校率性鲁莽所致。
  外界担心,如果中印边境对峙长期持续,不排除少数基层军官因急躁情绪的滋长,可能希望通过“可控的冲突”,找回在前期与中国边防部队争斗中失去的颜面。外界还猜测,由于印度陆军近年来军费占比在三军中不断下降,事情闹大一些,最终“受益”的将是陆军。
  编辑 | 谢奕秋
  排版 | 刘克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度文官,掌控百万大军|印军|陆军|国防部|军队|军官|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