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拜登对中美关系抱有现实态度
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12月21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12月18日在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发表文章称,拜登对中美关系抱有现实态度。全文摘编如下:
中国崛起是历任美国总统所面临过的最错综复杂的“挑战”。中国既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对手,也是美国必须设法共存的国家。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当选总统拜登及其团队必须制定一项战略。幸运的是,拜登与其前任形成了鲜明对比,为这次考验做好了充分准备。他具备担任副总统、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和冷战时期议员的数十年经验,一直在努力应对最艰难的抉择,并且就世界的运行方式形成了成熟看法。
一方面,中国将像李光耀说过的那样,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参与者”。中国人口约是美国的4倍,即便中国人的生产力只有美国人的一半,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将是我们的两倍。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已经崛起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如今,它还是世界制造车间,是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2020年底,只有一个主要经济体的规模会超过年初,而那不是美利坚合众国。
为了形成一种能够“影响”中国的力量关系,美国将不得不吸引其他有实力的国家,在实力跷跷板上坐在我们这一边。他们希望效仿美国在冷战中的战略,说服其他国家与中国“脱钩”,却误解了基本现实。作为政界人士,拜登知道,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执政授权取决于他们能否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他们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是繁荣的关键,任何迫使他们在这两者之间作出选择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另一方面,拜登非常清楚,美国和中国同处在一个小小的地球上,两国都面临自己无法独自战胜的生存挑战。技术和自然都迫使这两个大国共同生存。拜登深知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确保相互摧毁”的世界里,而当今一代大多不知道这一点。他回忆说,美国决策者很难理解“核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也很难接受其对明智治国之道的战略影响。古巴导弹危机后,约翰·肯尼迪及其继任者吸取了一个重要教训:核战争打不赢,所以绝对不能打。
今天,除了“核确保相互摧毁”,当选总统拜登知道我们还面临“气候确保相互摧毁”。我们同处在一个小小的地球上,呼吸同样的空气,都有可能严重扰乱气候,以至于谁也无法生活在其中。拜登认识到这一现实,与奥巴马和约翰·克里一起,与中国达成了一项气候协议,从而使得《巴黎协定》成为可能。虽然特朗普让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但拜登表示将重新加入,并且寻求与中国合作,以延伸到更雄心勃勃的目标。
总之,虽然中国构成“挑战”,但事实不容忽视。在克服了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后,拜登将对这一“挑战”抱有现实态度。
相关推荐
拜登顾问: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大对手,但中美太空合作非常重要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 20日报道称,尽管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在几乎所有其他领域的最大经济和军事竞争对手,但当选总统拜登的高级顾问认为,美国与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合作非常重要。
资料图:美国当选总统拜登
报道称,拜登的高级顾问们主张,美国和中国之间有限的太空伙伴关系可以缓和紧张局势,并降低发生不稳定太空竞赛的可能性。此举类似于美国和俄罗斯在冷战高峰时期在民用太空项目上的合作。
报道指出,这场美国的政策辩论最近变得更加紧迫,原因是中国成为第三个从月球取回土壤样本的国家。报道称,那是中国太空计划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中的最新成果。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在美国大选前,美国前宇航员帕姆·梅尔罗伊(Pam Melroy)表示,“我认为,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外是一个失败的策略。我们(与中国)进行接触非常重要。”梅尔罗伊目前在拜登的美国宇航局(NASA)过渡小组工作,也是被拜登考虑的NASA局长人选之一。
在美国政治新闻网采访的近20名美国前宇航员、政府官员和太空专家中,大多数人都认为,如果美国将中国完全拒之门外,美国可能会失去全球太空领导者的地位。前NASA局长、美国前宇航员查尔斯·博尔登(Charles Bolden)称,“我担心的并不是中国(宇航项目)去了哪些地方,而是担心我们的合作伙伴要去找中国。我们似乎对允许他们前往太空并建造自己的空间站感到满意。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这不是一个好领导者的标志。”
资料图
不过报道指出,美国国会的议员们对任何合作都持怀疑态度,这让美国政府在太空领域与中国合作变得困难。一些议员认为,美国与中国分享的任何东西最终都有可能损害美国。
美国政治新闻网称,拜登的过渡团队拒绝对拜登有关中国和太空的计划发表评论。拜登在竞选期间很少谈及太空问题,也没有提出与中国合作进行太空探索的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