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大本营》停播5个月,谢娜现出原形
谢娜被骂没文化,由来已久。
面对这些指责,她本人没太在意。
建议?视而不见。
批评?充耳不闻。
这很谢娜。
毕竟,能改变的话,也不至于人到中年,依然浅薄如纸。
但没有内容的快乐,终究没有受众。
也让她变得越来越讨人嫌。
2021年底,《快乐大本营》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她也失去事业大本营。
留给谢娜的节目,只有一档《朋友请听好》。
情感类。
走心。
为观众答疑解惑。
看似不需要专业度,也不需要刻意搞笑。
但,谢娜能做好吗?
很抱歉。
依然不行。
《朋友请听好2》上线的几期,都在频繁暴露她贫瘠的硬伤。
她在里面的尴尬,处处都是。
对求助的听众,给不出有意义的建议。
对焦虑的粉丝,说话言不由衷。
匮乏与无知,令她只会说些宽泛的大道理。
听得人又无聊。
又失望。
这一次,谢娜似乎真的不行了。
《朋友请听好》是一档用声音传递温暖的节目。
听众分享人生故事。
嘉宾给出看法。
并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
有一期来了个女生,困于人生没有自由。
她的父母有极强的管控欲。
要求她处处听话。
因为要听话,她把自己最爱的玩具,给了别人。
因为要听话,她在父母的要求下,选择了理科。
也因为要听话,她被迫接受了父亲给她选的金融。
但听话的她却发现,跟着父母设定的路走,人生并没那么顺遂。
反倒觉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她想重拾过往的爱好——摄影。
却又被父母挖苦,“你工资就这么点,有这时间,趁着年轻调进城里。你那烧钱的爱好,不现实。”
父母自作主张地为她安排人生,从未关心她真正想要什么。
她很难过。
她希望有人能跟她悄悄说一句,“不听话没关系,当一个坏女孩,也会有人爱你。”
信毕,录音室的几人,相继沉默。
何炅先开口。
他说这个故事里最痛的,不是女孩过得多么不好,而是没人知道她的不甘。
因为不甘,所以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父母。
董子健这边,分享的则是对自由的看法。
来信女生认为,云是不听话,才拥有的自由。
但董子健认为:
“云也不是自由自在的,她是被风支配,自由自在的是它的心境”。
随即告诉听众: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框,我们无法阻止别人做什么,但我们可以让内心丰富,内心自由了才是真的自由。”
何炅跟董子健,都给出了有一定深度的见解。
但话题抛到谢娜这边,却一下子拉低了节目水平。
她给出的建议:先从小事开始,去完成喜欢摄影的这件事,任何事情都不晚。
相比起前两位,这个建议就像个废话。
她没从女孩现实情况出发。
——摄影太烧钱,女孩收入不多。这太冒险了。
一直顺着谢娜的何炅,这次也不同意谢娜的看法。
他认为这位女生文字极好,有能量,能感染人,应该坚持写作。
写作可以让她释放,在文字中获得自由。
这才是真建议。
一对比下,就知谢娜的应答,是鸡汤,也是敷衍。
这样的人生导师,不怕误人?
这样虚浮的建议,不怕误事?
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听完这三位的建议,你会选择哪一个。
不管哪一个,一定不会是谢娜的。
谢娜在节目中的无知言论,还有很多。
有一次,节目首次尝试户外直播。
何炅谢娜各分两组。
没有了何炅的谢娜,更显肤浅。
这次的听众,困扰于留在城市,还是回老家。
她在北京一大厂工作七年,后因各种压力,辞职回了老家。
本以为老家会轻松些。
但工作强度不减,工资还低了。
加上老家的房贷压力也大,整体下来,让她觉得更难受。
于是纠结要不要重新回到北京。
这是很多年轻人都会面临的困惑。
几位主播都在设身处地地替这位听众思考。
徐志胜先问出核心问题:当初决定回老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并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
于他而言,城市和家乡如何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哪里更有发展。
他立志要做脱口秀,那便只能在一线城市,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市场。
明白自己要什么,才能知道做什么。
何广智这边,则是从心态上作解答。
他认为,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家乡,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自己的心态如何,因为在哪都会有烦恼。
城市的压力大,可以偶尔怀念家乡生活,当解压。
但如果天天怀念,其实就是在逃避。
两人的建议,都很有说服力。
能给听众带来更清晰的思考。
谢娜的则不同。
她照旧说了些万能公式一样的废话。
她的建议:听从内心的想法,我们无法给你正确的答案,一切决定在于你自己。
说了等于没说。
如果每个主播都像谢娜这样,这节目一期就能垮。
但这也不能怪她。
一个人,人生没有深度,视野没有广度,内心没有共情度,如何给予别人建议?
不可能的。
只会装模作样,矫揉造作。
这种假大空的心灵鸡汤,也对应着她肤浅的智识。
就如黄磊当年对她的吐槽:“人生浅薄,缺乏厚度”。
当时她不认。
然而,局中人不认。局外人门儿清。
谢娜,成于浅薄,败于浅薄。
谢娜的浅薄,从成为主持开始。
她大学主业是表演,刚出道那几年,在一些小剧组中打酱油。
有天,她跟张卫健一起参加《快乐大本营》。
其他嘉宾都稳稳当当,唯独谢娜人来疯,说着不过脑的话,做着不过脑的事。
虽然浅薄,但够热闹。
刚好《快本》正缺一个女主持。
何炅就看中了她的自来嗨,便引荐了她。
就此,她成为《快本》主持。
那时候,互联网还未兴起。
人们对电视综艺的好奇,多于审判。对嘻嘻哈哈的女主持,只图看个乐呵,不图她有什么真水平。
于是,大家渐渐包容了她的不足。
她的出圈,也源于那会的电视市场中,严肃过度,深沉有余。
少见谢娜这一款“傻大姐”式主持人。
浅薄倒成了优点。
她豁得出去。
扮丑、搞笑,
动则哈哈哈,
令场子一片闹腾。
靠着市场的稀缺性,谢娜在湖南主持人行列中,站稳了脚跟。
但她对主持,没多少专业认知。
能火,基本靠本能。
这种红,来得容易。
幻灭也容易。
果然,轻易到来的成功,让她对自己,对主持,都缺少一定的清醒认知。
她看不起字正腔圆的表达方式,认为那是做作。
如果主持中途,提词器黑掉,专业的主持人要继续淡定地播下去。
她认为,这是编。
如果连线他人,突然断掉,要假装若无其事。
她认为,这是演。
总之一切她做不到的东西,她都睥睨视之。
她靠本能主持,不看台本。
自由发挥,讲到哪算哪。
陈赫在旁,吓得一脸冷汗。
花时间背的流程,全无用处。
台下导演只能请求搭裆,千方百计拉回来。
她说话做事,倾向于不过脑。
因为她就是这么火的。
她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天赋型主持人。
不需要努力,不需要技能,靠本能输出,就能秒杀一众同行。
但本能,是有限的。
她的搞笑“三板斧”,观众很快看腻。
那些无脑言行,观众很快失去包容心。
这就注定,她上不了大台面。
就如同——
2019年的跨年晚会,女排姑娘来临。
谢娜根本没让她们开口。自顾自地说:“好高啊,我穿高跟鞋有没有可能跟你们站一起?”
郎平总算介绍完毕。谢娜又来了。
“哎哟我的天啊,我小时候学那个排球,就是因为郎平教练。”
何炅有点无奈了,“对,好,那个,下一位。”
谢娜继续抢话,“后来,个太矮了。”
说完独自哈哈大笑。
同样的尴尬场面还有许多。
在《快乐男声》主持中,说了一整晚的烟花好美。
完全不顾还在介绍成员的曹颖。
熊琪半开玩笑地怼她。
说她的字典里没有端庄两个字。
谢娜听完,瞪大眼睛,满是怒火。
如今看来,熊琪的话,却是真理。
从首个粉丝破亿的艺人,变成知乎上被讨论了5亿多次的烦人精。
她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很招人烦。
但即便如此,她仍未想过做出改变。
谢娜的没落,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市场的变迁。
初代的综艺,观众要求不高。
只要能让我笑,就是一档好节目。
现在不一样了。
无厘头的笑,看后只给人一种空虚感。
观众开始想要更智慧、更有沉淀、更能共情的快乐。
脱口秀、吐槽大会、相声类的综艺,相应成为新兴的下饭综艺。
这些节目不仅制造了快乐,还输出了独特的价值观。
但谢娜除了笑,
没有心,
也没有观念。
当年湖南卫视专门为她弄了一个输出型节目,《娜就这么说》。
有个环节叫娜些私房话,她模仿金星、董卿等主持人,谈些有深度的话题。
但实际效果比她大笑更尴尬。
问的问题毫无质量。
都是诸如“你什么情况下会哭?”
“你熬夜喜欢做什么?”
“你喜欢怎样的礼物?”
少儿频道都比这有趣。
播出效果也毫无意外地扑了。
豆瓣4.4,全在替谢娜尴尬。
没有内容,强做内容,只会吃力不讨好。
搞笑,没人买单了。
谈话,做不下去了。
属于她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朋友请听好》,是她目前主持的唯一一档节目。仍然交出这么苍白的答卷。
此后,谢娜何去何从,令人担忧。
她确实已经捞得盆满钵满,但活到她的份上,早已不为钱而努力,只为证明自己而挣扎。
可是——
一个无心的人,怎么能看见他人?
一个无智的人,怎么能说出深度的话语?
做不到的。
倘若谢娜再这样嘻里嘛哈,再这样不思进取,很快就会等到和观众说再见的一天。
那一天,再见的意义,不是明天见。
而是再也不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