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丁亚平:电影如何促进东西文化交流?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题:电影如何促进东西文化交流?
——专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中国电影史》作者丁亚平
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中国电影史》的英文版近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关于中国电影历史及其发展的英文著作,引发广泛关注。
中国电影有何发展脉络?电影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何种作用?《中国电影史》英文版的发行,将如何增强中国电影在电影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相关问题专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中国电影史》作者丁亚平,探讨电影如何促进中外对话。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电影史呈现何种发展脉络?
丁亚平: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的一家咖啡馆向观众展示电影的次年,上海有了电影放映,被视为中国放映业的起点。总体上看,中国电影的启航与世界电影几乎同步。具体而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国家精神、民族寓言都融汇于这门相较于音乐、舞蹈、文学等要很晚才诞生的艺术门类中。
回望中国电影百余年发展,电影一直以其多向度的影像想象映射中国近现代社会波澜壮阔的历程,在电影功能、生产机制、传播机制、艺术美学等方面,形成带有明显民族印记的中国电影发展景观。中国人民生活和历史变迁的社会图景,都蕴含在多彩斑斓的影像世界中,既凝聚了跨越时代的历史瞬间和全民记忆,又成为世界各国触摸中国进步的脉搏。
图片《定军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等代表中国电影多个“第一”的电影海报吸引参观者。翟羽佳 摄
电影自诞生就与商业有天然联系。在商业竞逐中,国产电影初步的生产模型搭建,社会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30年代,新兴电影运动将电影创作引向现实主义。此后,无论社会派、浪漫派、人文派还是商业派电影创作,都馥郁着创作者对社会现实和时代前景的思考,影像真实弥合了观众与现实间的缝隙,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性再次被确认,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类型电影叙事和表现上新的可能性,文艺电影也以执拗之势始终在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在整体发展上呈现出多元、有序、坚韧的新格局,即使面对如市场极寒这般重大挑战,依然激发出电影创作新活力,以回溯历史、继承电影美、重视社会意义为自觉,创作更富有吸引力、影响力、生命力的作品。
中新社记者:中国电影文化呈现何种特点?
丁亚平: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关于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也映射着政治、社会、伦理、艺术等领域的基本判断。电影传递的文化价值能否被观众接受,是电影在市场竞逐中取胜的关键,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环境、社会现实与观众认知都有差异,都直接作用于电影文化。总体上看,中国电影始终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中,实现文化价值建构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传奇在电影媒介中实现现代转换,这是中国的电影文化特色,也是中国电影在国际竞争中的立身之本。
图片青岛影视基地的一组电影摄制场景雕塑。韩加君 摄
从发端之初背负的“社会教化”使命,到今日向“电影强国”迈进,中国电影文化经历了从自觉到自信、从理论到实践的变迁,电影语言越发自如地承载思想表达。早期中国电影先后受到好莱坞电影、苏联电影理论的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抗日战争影响呈现出“抗争美学”的当下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依托过往理论与实践积累更专注于民族风格的探索。如何将思想转化为影像,并融入艺术审美功能,依然是摆在中国电影面前的考验。
当代中国电影快速发展,包含着一种文化逻辑,可以概括为彰显新时代中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强大共识的当下性。尽管新冠疫情的影响还未彻底退散,中国电影依然凭借韧性拓展创作空间,更新创作题材,极力呈现广阔前景。同时,电影批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相促进,也推动中国电影与社会进程、文化传统保持有机联系,各类影片,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了中国精神。
中新社记者:电影作为重要文化载体,在促进东西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何种作用?
丁亚平:电影享有“装在胶片盒里的大使”的美誉,是中国文化通往世界的一张名片。纵使时代、国家、文化、民族等背景不同,但电影语言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人类情感的抒发诠释是互通的,全世界对具有丰富度的人性表达是会产生共鸣的。
东西方因地理位置、生活习俗、民族心理积淀等的不同,衍生出不同历史、色彩、背景、元素的文化,电影作品具有商品、艺术品、文化载体的多重功能,其海外传播承载着一个个故事,在不同国度与当地文化触碰融合,为文化交流提供更大的平台和空间。作为文化互信的破冰先行者,电影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绝不限于影片本身,合拍片、引进片、电影节、电影放映周等活动,都在为沟通对话提供无限潜力和机会。
张艺谋、成龙、陈道明、张国立、吴京、张涵予等电影人亮相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李思源 摄
长期以来,好莱坞电影是美国价值观最重要的输出方式。美国能拓展全球电影市场,在于其巨大的文化价值影响力,在传播中建立起包括电影在内的价值观体系,影响深远。近年,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的位置越发重要,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电影市场之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电影的守正创新。
经历过资本冷却、新冠疫情的中国电影,正迈向新征程,秉持开放的话语选择、国际眼光,以兼容并蓄的胸怀,越发自觉地承接着纾解国际传播文化困境的责任。中国电影人的和合智慧灌注在电影创作中,以电影为媒加强东西对话,帮助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背后的思想精神力量。
中新社记者:国际学界对中国电影研究讨论的兴趣点主要有哪些?
丁亚平:随着“世界需要中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关于中国各项议题的理论也日趋繁盛。1928年,侯曜编导的《西厢记》在法国公映,次年影片在英国伦敦爱文利戏院放映。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观客如同重读古国神话一样”,“全剧描写有一种严肃静穆的态度,片中无恐吓和剧烈的刺激,乃一很文静很清新而有礼貌的作品,观众看后,有香留齿颊之妙,嗜影者,曷来一观此中国的特别作风的片子。”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斩获大奖,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备受瞩目。回首中国电影的国际之路,富有感染力的个体故事,更容易被海外观众接受。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将乡土看做在中国基层传统社会中的一种“特具体系”,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传承世代经验,是区别于现代社会、西方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中国电影国际研究的现有成果来看,学界倾向于从社会学和生产关系的角度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文本、理论与市场,透过中国电影读解中国文化。作为中国电影工业水准的代表作,《流浪地球》将乡土情怀融入到末日叙事中,将民族情感与世界议题并置,从东、西方对立中解放出来。
2023年1月22日,影迷在上海一电影院观看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2》。陈玉宇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电影史》英文版的发行,将如何增强中国电影在电影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丁亚平: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具有相当重要的国家战略价值。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内容,感受着时代风云激荡,是“走出去”最关键的对象之一。除了影片层面,学术意义上中国电影的“走出去”同样重要,在时代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与实践的多面性,是“走出去”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重视。
《中国电影史》英文版
外文出版社这次推出由我撰著的英文版《中国电影史》,是中国出版的首部关于中国电影史的英文著作。英文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中国电影史》英文版的发行,为世界各地研究电影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证资料和独特的学术视角,意味着更多的人将通过它了解中国电影的前世今生。
增强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力建设,也需要面向全球学界,以中国电影为重点领域,加强跨国、跨文化的电影人、学者对话。在这方面,电影学术外译与出版尤显重要。《中国电影史》英文版犹如一扇窗口,世界通过这扇窗口了解历史和文化,看到更多面的中国,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中国电影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完)
受访专家简介:丁亚平,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内培养的第一届电影学博士。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和人社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第11-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选片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国家电影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影视学科主编。著有《艺术文化学》《中国电影通史》(两卷本)《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老电影时代》《电影的踪迹》《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史》(三卷本)等20余种。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电影丛书》《电视丛书》《艺术馆》丛书等多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