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价上限说起
作者:绍扬(原载于《世界日报》)
为缓解疑似人为造成的大米短缺,总统府发布第39号行政令,规定普通白米售价上限为每公斤41披索,而精磨白米售价上限则为45披索,以控制大米成本。有关当局表示,强制性大米价格上限将一直维持有效,直到小马总统宣布取消为止。
不过,工商部助理部长尤维惹强调,第39号行政令不是价格冻结令,只是为普通大米和精磨大米的零售价设置了上限。他并向大米交易商保证,设置价格上限只是暂时的举措,因为政府预估很快会有新大米进口。他说,一旦菲律滨大米收获季节开始,该政策也会被取消。
大米限价令已经正式生效。基于这项举措只是暂时的应急措施,而非问题的解决方法,政府希望大米零售商能够在短期内,为公众的利益“做出牺牲” 。尤维惹助理部长指出,那些大米售价超过所设上限的米商,将收到政府的警告,并可能面临5000至100万披索不等的罚款。
为使米商能够遵照第39号行政令,政府当局可是软硬兼施,他们用心良苦地致力于降低高居不下的米价,以缓结基层民众困境的苦心可见一斑。当然,商家经商的首要目的,就是想要赚钱,让人家长期做亏本生意,无论是谁都不会愿意。但如果这项举措能够在短期内生效,相信眼前的牺牲,将来必定能够获得补偿。
然而,要知道近期米价之所以大幅飙升,显然是存在囤积、牟取暴利和价格操纵等不法行为。政府除了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以外,也应维护那些奉公守法的正当米商的权益。针对大米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的不寻常现象,政府须深入调查那些无良奸商的违规情况。
在政府决定为部份种类大米设置价格上限后,不少小型规模米商纷纷抱怨可能将会破产。有鉴于此,有关政府部门和单位除了派遣人员前往各市场监视大米零售商的合规情况,不应只是了解米商是否遵照米价上限,更要取缔囤积大米和操纵米价的奸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