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华侨银行集团陈德隆:随着中国经济向好回升,预计未来两年大中华区业务增速超50%
记者 宋钦章继吸收合并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之后,华侨银行中国再度迎来“高光时刻”。12月6日,原华侨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对外宣布更名为华侨银行有限公司,同时启用华侨银行中国作为品牌名称,以进一步强化其在华的业务战略和品牌形象。
华侨银行中国方面表示,依托“大中华-东盟地区”这一战略重点,华侨银行中国将致力于支持大中华区与东盟贸易和投资双向流动,在2026年实现跨境协作收入达人民币10亿元。未来,华侨银行中国将通过与华侨银行集团旗下各附属机构的“一体化”通力协作,支持客户把握日益增加的大中华-东盟地区贸易和资金流动中涌现的商机。
“华侨银行集团与华侨银行中国是相辅相成的,并侧重于一些境内外互动的产品,当企业客户有跨境展业需求的时候,华侨银行中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协助客户‘走出去’。基于在东南亚市场超过九十年的深厚积累,华侨银行集团可以帮助中国客户更快地熟悉当地的政治、经商环境,也可以帮助其介绍产业链上的供货商、客户与合作伙伴。”华侨银行集团环球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主管陈德隆在接受NBD专访时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华侨银行中国的2022年年报显示,去年全年,该银行的净利润达到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了31%,这一结果也是自2007年银行本地法人化以来的新高。
多措并举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NBD:作为外资银行,华侨银行集团在中国的业务有何特色?预计今年华侨银行中国的营业利润在整个集团的占比是多少?
陈德隆:去年大中华区在集团营业利润的占比超过20%,我相信今年还会继续维持在这个水平附近。华侨银行集团面向中国企业的业务利润其实是在高速增长的,之所以没有在占比上凸显,是因为集团其他部门的利润也在同步增长,另外也跟当前境外利差较宽、境内利差较窄有关。实际上,如果从面向中国企业的业务成长来看,我们预计未来两年至少还会有50%的增速。
作为一家外资银行,华侨银行中国主要擅长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华侨银行集团与华侨银行中国是相辅相成的,并侧重于一些境内外互动的产品,当企业客户有跨境展业需求的时候,华侨银行中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协助客户“走出去”;第二,我们侧重于国家的国际化政策或项目,比如大力推进面向自贸区的业务,近几年华侨银行中国帮助了很多企业从自贸区融资、做套期保值等;第三,我们非常注重面向中国客户的特色化产品设计,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来优化服务国内客户的产品线,近几年华侨银行中国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开发了一系列特色的金融产品,贴合了时代主流。
NBD: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军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华侨银行集团在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何具体举措?
陈德隆:华侨银行集团在东南亚已经有超过九十年的悠久历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核心市场获得了金融全牌照。据我们观察,近几年确实有很多中国企业在进军东南亚市场,它们可能面临语言文化差异、陌生的经商环境等重重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华侨银行集团在每个地点都设置了有服务中国客户背景的客户经理,协助中国客户融入当地的经商环境。另外,基于在东南亚市场超过90年的深厚积累,华侨银行集团可以帮助中国客户更快地熟悉当地的政治、经商环境,也可以帮助其介绍产业链上的供货商、客户与合作伙伴。
比如,近期有一些“走出去”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他们在中国境内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业务,现在需要向东南亚开拓市场。为此,我们组织了一个“中国科技在印尼”的行业友谊活动,把这些中国高科技企业带出去,介绍给当地的客户。据我们了解,参与这个活动的企业分别来自新能源、绿色科技、健康医疗等不同板块。
NBD:相比于其他外资银行,华侨银行集团在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有哪些优势?
陈德隆:当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的时候,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外汇风险。因为东南亚存在很多小币种,比如马币、印尼盾等,它们兑人民币的汇率一般不像美元兑人民币那样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提前协助客户进行布局,规避这些潜在的外汇风险。
最近我们有一家来自教育行业的中国客户,华侨银行集团帮助该客户发行了马币债,并加持了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CGIF(Credit Guarantee & Investment Facility),客户感到很高兴。CGIF是亚洲发展银行下面的基金,由东盟地区的国家与中日韩3国在亚洲债券市场倡议框架内筹建,旨在帮助东亚地区的私人企业和机构发行债券,并为其担保。
总体而言,我们与竞争对手表面看起来大同小异,但在细分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华侨银行集团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这些细节上。
NBD:为助力中资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接轨国际绿色金融市场,华侨银行集团能提供哪些金融支持?
陈德隆:此前华侨银行集团曾设立500亿新币可持续贷款规模作为2025年集团层面的目标,目前来看已经提前达到了。目前在整个华侨银行集团的对公贷款中,绿色相关贷款就已经达到约20%,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为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我们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比如,我们最近推出了一款“1.5℃融资”产品,以激励贷款企业达到1.5℃的温控目标,减少碳排放。要知道的是,1.5℃是依据《巴黎协定》确立的科学减碳标准来设置的,企业要实现这个目标承诺将非常不容易。
目前,华侨银行集团20%的绿色贷款额度里面,也涵盖了面向中国企业客户、与可持续发展挂钩的金融产品。前段时间,我们曾帮助北京的一家央企设置了这样的产品。
看好明年中国经济修复动力
NBD:展望2024年,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修复动力?
陈德隆:中国的经济肯定面临挑战,但相对来说,我认为明年比今年更乐观,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中国政府已经逐步推出了一系列让市场更有信心的政策,目前正在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很多人希望走一大步,但我觉得中国的经济环境是挺复杂的,走一大步不一定正确,反而小步小步走,能让问题慢慢解决。预计未来的一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将出现向好回升,我对此抱有信心。
第二,中国仍然是一个出口大国。在过去的一年半至两年时间内,虽然中国的出口面临挑战,但这并非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所有做出口贸易的国家都面临的困境。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境外的通货膨胀加上利率上升等因素,造成消费者偏向保守。随着未来国际宏观形势的预期改善,出口增长值得期待。
第三,耐用消费品将迎来新一轮的消费周期。在疫情期间,很多消费者购买了一些耐用消费品,比如电脑、电子玩具等非刚需的电子类产品。这类产品存在一定的消费周期,目前多项数据显示这类产品的消费出现了回暖迹象。比如最新的韩国半导体出口数据,已经出现回弹。以及回到中国市场,今年三季度的库存差不多见底,10月份库存出现恢复。这些领先指标都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