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编辑部7 发表于 2023-12-13 13:18

新规落地:敦促养老险公司聚焦主业,三年内停售短期健康险!





养老保险公司监管“落棋”关键一步: 监管新规“尘埃落定”,拨开养老保险公司前进方向的“迷雾”。
据媒体消息,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各地监管局和多家养老险公司印发《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办法》规定,养老险公司可以申请经营以下部分或全部类型业务:
⁕ 具有养老属性的年金保险、人寿保险,长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
⁕ 商业养老金
⁕ 养老基金管理
⁕ 保险资金运用
⁕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办法》在业务范围方面将“健康保险”的表述改为“长期健康保险”,并明确业务范围超出规定的养老险公司应当在3年之内完成变更。这就意味着,未来养老险公司将不得销售短期健康险。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监管对养老保险公司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部分公司的业务范围、组织架构、产品结构或将迎来调整。
监管动作频频
引导养老险公司聚焦主业
自2004年首家养老险公司成立以来,国内养老保险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0家。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些养老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上承接了寿险公司剥离的团险业务,如团体意健险等,以至于非养老业务成了“主营业务”,与养老险公司的专业定位发生严重偏离。
2021年12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开始限制养老险公司的保险资管业务和具有理财性质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引导养老保险公司回归主业经营。
今年年初,原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养老险公司突出专业化经营,强化公司治理、提高注册资本金等。
养老险公司具有养老基金管理业务、保险资金运用业务,且多为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上述征求意见稿也要求公司强化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管理,且必须具备至少3名独立董事。
此次落地的《办法》也是对2023年伊始原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回应”。
作为首个针对养老险公司的监管新规,此次落地的《办法》进一步明确,养老险公司应当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聚焦养老主业,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在公司治理方面,《办法》规定,养老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以聚焦养老主业为导向的长期绩效考核机制。商业养老险和养老基金管理等业务的投资管理考核期限不得短于3年。
经营规则方面,《办法》提出,养老险公司应当主要经营与养老相关的业务,包括养老年金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基金管理等,不得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和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
《办法》还就分支机构管理进行了说明。养老险公司应当根据资本水平和业务发展规划,审慎、合理地制定分支机构设立计划。主业突出、管理规范的养老保险公司开业后,可申请设立省级和省级以下分支机构。养老险公司经营养老基金管理业务,可以在全国展业。
养老险公司启动增资模式
为业务发展打基础
相较于“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2亿元人民币”的规定,《办法》对养老险公司的注册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年初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基本一致。
根据报道,《办法》规定,养老险公司注册资本应当符合《保险公司管理规定》要求。养老险公司经营上述第一项业务的应当符合《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分级管理办法》。同时经营上述前两项业务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同时经营上述前三项业务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亿元。
从国内10家养老险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情况来看,目前只有恒安标准养老有着较为急切的增资需求,它的注册资本为2亿元。
其他9家养老保险公司目前的注册资本情况为:平安养老116亿元、太平养老30亿元、国寿养老34亿元、泰康养老70亿元、长江养老30亿元、大家养老33亿元、新华养老50亿元、人保养老40亿元、国民养老11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A智慧保』关注到,今年以来,多家养老保险公司开启增资模式。泰康人寿在今年4月和8月两度增资,分别增资10亿元,增资后泰康养老注册资本才变更为70亿元。
9月,太平养老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了增资扩股项目,拟募资不低于10.75亿元。
11月1日,恒安标准养老发布公告称,恒安标准人寿拟向其增资2亿元。此次增资方案获得监管部门核准后,恒安标准养老注册资本金将从目前的2亿元增加至4亿元,无新增股东,全部由恒安标准人寿认购,持股比例100%。
对于养老险公司不断释放出的增资信号,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向媒体分析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并且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养老压力逐步增大,养老保障业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专业养老险公司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机构提前进行资本金储备,为后续业务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应对养老刻不容缓
养老险公司亟待转型
中国养老市场的蛋糕正逐步扩大,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养老产业布局已成为险企的普遍选择。
在老龄化逐步加深的当下,对于聚焦养老的保险公司来说,也迎来新的市场机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亿人,占比18.7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亿人,占比13.5%。
据国家卫健委测算,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养老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2.3万亿元。
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指出,“养老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他解释,因为养老产业链条很长,涉及人数众多,而且持续时间很长。老年人到本世纪末会维持很高的位置,持续很长时间。这种情况下就业容量很大,光护理人员就需要上千万,养老产业具有跨金融、地产、医疗、药品、文化、娱乐多个领域,这么强的增长拉动效应,是未来很好的经济增长点。
而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发展下,目前也已形成相辅相成的“三支柱”养老金制度框架:第一支柱是政府统一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保险。
从国际养老金制度的发展经验看,仅靠第一、第二支柱支撑的养老金制度难以为继,叠加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大力发展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是大势所趋。
正是在老龄化持续加速的背景下,发展养老金融势在必行。首个专门针对养老险公司的监管办法出台,也意味着监管致力于推动养老险公司聚焦其养老主业。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在监管细化和明确之下,养老险公司在迎来蝶变的同时也要注意风险防控。
目前,一些养老险公司正在不断退出非主业业务,其中也包括短期健康险业务。这对于曾经一度偏离养老主业的养老险公司,需要快速转型。『A智慧保』查阅部分养老险公司2022年度的业绩发现,保费排名前五位的产品中,并无与养老相关的产品,仅是团体医疗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未来这些产品将被迫在三年之年停业转型。随之而来的,还有公司的整体组织架构也将作出大幅度的调整。
一周回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规落地:敦促养老险公司聚焦主业,三年内停售短期健康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