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编辑部7 发表于 2023-12-13 13:19

绿色金融赋能实体之路,这家银行如何探索?



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好地球家园的要求,更是包括金融业在内各行各业的使命,银行业作为金融的中坚力量,更是义不容辞。近些年,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已为各家银行所重视。
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绿色金融”已经和“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一起,共同成为中央明确提出要做好的“五篇大文章”,说明绿色金融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银行业发展及行业资源精细化配置的重要方向,是行业的核心议题之一。
我国银行业在绿色金融领域不断推出创新型产品和精细化服务,积累丰富经验同时,也对从业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哪家银行,想要在当前的绿色金融领域脱颖而出,不能盲目照搬同行现成经验,搞“同质化竞争”,而更多要靠制定切实有效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并在实践过程中持续迭代和优化,才能发挥出差异化优势,做到绿色和效益的统一。
中信银行近年来的优异表现,正是建立在这种思维之上。为了踏实走好绿色金融之路,该行已经出台了《中信银行绿色银行建设工作方案》,并即将出台绿色金融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集团层面的“产融协同”“融融协同”“融智协同”等多维度生态圈效应。在中信银行,从总行到各分支机构,已经将绿色基因深深融合在业务实操中。绿色金融,已经不只是中信银行的一项业务,而是成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思维方式。


“绿色+”实践,彰显责任担当
中信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首先是与日俱增的绿色贷款发放量。据半年报,截至2023年6月末,中信银行绿色信贷余额4006.8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3%,贷款增速超过该行各项贷款增速。而截至三季度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升至4282.92亿元,年内增幅为28.20%。
在积极投放绿色贷款的基础上,中信银行还依照自身绿色金融战略,努力扩展绿色贷款发放对象,力求“精准滴灌”,确保符合要求的市场主体及时获得金融支持,有力推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服务国家大政方针战略。
例如,重庆某光能公司“8GW光伏材料及组件项目”是四川某集团投资的重大光伏项目,该项目由江津区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占地900亩,总投资超30亿元,是国家重点支持的绿色新兴行业。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知晓该信息后,主动联系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成渝双城高效协同,敲定合作方案,前期通过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解决了企业资金需求,后期将进一步加深合作,支持企业项目建设。
不止服务于绿色工业产业,在倾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上,绿色金融更是不会缺席。仅以中信银行湖州分行为例,2022年以来,该分行立足农村环保,绿色农业等领域,先后为该地多个此类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彰显中信绿色金融风采。
例如,湖州市西南城郊的吴兴区妙西镇是陆羽《茶经》诞生地,具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该分行给予当地某企业授信支持,专项用于该镇的有机生态茶园开发建设,在扩大就业岗位、提高农户收入、增强人民幸福感的同时,深入带动周边的旅游经济发展,实现绿色金融和旅游产业双丰收,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综合生态圈,赋能绿色金融
绿色贷款,只是绿色金融这棵大树上的一棵小枝芽,中信银行在绿色金融上的实践,早已触达更茂密的枝干:总行及各分支机构协力打造的六大绿色金融创新产品矩阵,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客户绿色发展的场景需求、绿色产业的发展特点,立足于“银行+银行子公司+集团子公司”,并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国际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携手打造的“1+N+N”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体系。



六大绿色金融创新产品矩阵
在矩阵的基础上,中信利用自身综合金融优势,整合集团内外资源(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国际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构建了“绿色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以下简称生态圈),为中信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不断“赋能”。



中信绿色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示意图
生态圈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例如,中信银行旗下的联营子公司中汇信碳,具备多年开发CCER、VCS这些自愿碳减排资产的经验,并可以为企业提供碳交易撮合和咨询业务,为企业碳交易保驾护航,实现“产融协同”。而基于中信银行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的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就是生态圈应用于零售领域的“优解方案”,也是“产融协同”的延伸。
202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碳账户正式发布,成为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减排账户,也是中信银行面向零售客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的重要一环。上线一年半以来,经过持续的迭代升级、场景拓展和功能优化,目前,“中信碳账户”已实现涵盖信用卡和借记卡共13个金融场景和个人生活场景的碳减排量核算。
今年4月,中信碳账户首次上线“绿色商城”,实现个人碳减排量的资产化、价值化,进一步推动社会大众向绿色低碳消费转型,让每一位用户“减碳”减得明明白白,在减碳保护地球的同时,为自己实实在在创造价值。今年10月,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宣布与中国银联合作,打通“中信碳账户”与银联“低碳计划”服务,首次实现金融业碳账户的互通、互认,进一步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绿色低碳消费体验。
截至2023年11月,“中信碳账户”开户量已突破800万,累计碳减排量超7000吨,逐步成为广大用户的“个人绿色账户”。凭借在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方面的突出表现,“中信碳账户”荣获第三届国际金融论坛(IFF)之“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先锋创新奖”“2023银行业ESG年度绿色金融典范案例”等多项殊荣,彰显了中信银行在绿色金融实践的创新性和领先性。


除了零售领域,生态圈在“产融协同”方面有更加广阔的作为,而这种效能的发挥,不但来自集团内的携手,更来自集团内外的“同频共振”。例如,成立于2020年7月,由中信集团等三家世界级行业巨头联手创建的信润富联,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手段,为企业提供自动化碳足迹测算,并和中信银行对接相关业务,共同帮助企业跨越“碳关税”门槛,助力企业更好接轨国际,在“走出去”中获取更大话语权。
生态圈的“产融协同”,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延伸到上游,实现“绿色,从源头开始”。以集团旗下投资平台中信泰富为例,其全资子公司新力能源在新疆哈密建设了4*50兆瓦尾气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利用上游煤炭分级分质项目所产生的可燃易爆且有污染性的荒煤气进行发电,是国家相关节能减排产业政策支持的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提供的电能毫无疑问属于“绿电”范畴,“变废为宝”同时,也充分发挥了产业端客户的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绿电供给+金融的服务,真正将绿色融于银行业务血液中。
除了“产融协同”,中信银行在绿色金融的实践中,还依托中信金控集团牌照优势,协调集团内各兄弟金融单位的助力配合,用“融融协同”的手段,为绿色客户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携手积极传递中信品牌的绿色价值。
以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为例,据公开报道,该分行通过与中信银行理财子公司协同等方式,实现资本市场融资规模超50亿元,其中,该分行协同信银国际、中信建投国际、信银资本,创新发行河南省内首支国企绿色美元债,为河南经济建设引入金融活水同时,也为全行业提供有益借鉴经验。
生态圈的强大威力,不仅在于业务间的融合,还在于业务和智力的碰撞。对此,中信银行通过积极整合集团内外部资源,实现绿色金融领域的“融智协同”,共同服务绿色产业发展。
今年6月,中信银行和中碳登之间进行了高层交流,未来双方将在绿色金融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共同为绿色产业提供服务。今年8月,乘着中国气候投融资联盟成立的东风,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与北京绿交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市场提供金融+咨询综合绿色服务,推动气候投融资服务提升和专业化发展。未来中信银行将与各类外部智库机构全方位联动,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绿色融资+咨询”服务,达到“1+1>2”的效果。



结语
在绿色金融大显身手的时代,面对金融机构肩负的新型使命,中信银行扎实修炼内功,并积极寻求集团内外支持,将生态圈的效能最大化,在做大做强绿色金融业务,履行央企担当,服务国家绿色战略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同时,实现银行自身效益的成长,打造环境、客户和银行的“共赢”局面,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为新时代金融业助力“双碳”目标树立榜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绿色金融赋能实体之路,这家银行如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