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之地,笃定而行!《水下中国2》展现水下文明的璀璨
2019年纪录片《水下中国》凭借新奇的视角,呈现中国境域水下罕见的自然景观,向世人展示被遗忘的中国文化、生态环境和人物风情。一经上线,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掀起国内水下热潮。近期,《水下中国2》在爱奇艺平台播出。新一季继续采用水下视角,但不同于第一季包含人文、历史的散点叙事,而是将选题从“中国水域全貌”聚焦为“中国水域自然生态环境”,更侧重于对生态环境的专注。
摄制组历时四年,从中国最边缘的海洋岛到冬日皑皑的青海湖,最终选择了六种最具代表性的水下生物,透过镜头跟随它们的足迹,深入探寻中国独特又相互交融的水域,充分展示其广袤壮丽。
四年磨一剑
用珍贵影像致敬大美中国水下秘境
《水下中国》第一季是对水下中国景观的“群像”式呈现,总导演周芳希望第二季把视野窄化、深化,仅聚焦具有中国特色的六种水生生物——斑海豹、中国大鲵、文昌鱼、青海湖裸鲤、中国鲎以及中华鲟。摄制团队跟随这些水生生物的迁徙路径,模拟其视角,记录它们的日常行为。
“探索海洋可以干到老,只要对世界充满好奇,就不会觉得这件事做完了。”周芳说道。她用珍贵影像展示了大美中国之水下秘境,希望传递“以物见人,以物见中国”的理念。水面上是960万平方公里,水面下则是无法丈量的未知,周芳希望用镜头捕捉自然生命的奇迹,以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故事。
《水下中国2》总时长180分钟,短小精悍,内容却丰富饱满,以多元维度和独特视角展现着我国水下的自然奇观和人文魅力。网友们纷纷给出高分评价,“震撼程度爆表”“大开眼界”“感受到了美到窒息的海底中国”……
创作前期,主创团队参考了包括《海错图》在内的多部文献,选择了中国独有且与人类有深厚交集的六种水生生物。在探寻过程中,揭开了许多过去被误解的传闻。
比如,大鲵之所以有“娃娃鱼”的俗称,是因为其叫声像婴儿啼哭。但其实大鲵并没有发声器官。那些所谓的“叫声”,其实是与大鲵共享栖息地的蛙类的声音。通过对大鲵生存的“山涧溪流”进行调研,摄制团队发现这片由山林流水构成的生态区藏有太多秘密。
这里不只有各种两栖动物、鱼类,还有无数水生昆虫,它们有的在水下“卧薪尝胆”数年,换来羽化出翅飞往水面的机会;有的能用碎石搭建屋舍,形成独特的“爱巢”……
这些溪流有的就在城市周边,翻开水中的石头就能发现。但紧张繁忙的都市节奏,很难给现代人探索自然的机会。“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周芳希望通过镜头让大家意识到,我们的社会从来不是单独个体的叠加,而是跟无数生物相伴相依的生态圈。
临近湖北宜昌城市公园的长江边,江豚家族在水面尽情嬉戏,长江“十年禁渔”的号令给了它们生存繁衍的生机。十余米长的中华鲟同样在江底溯游穿梭,寻找最合适的产卵场。
渤海湾凝结着一场奇幻之旅,这是中国唯一一片冬季结冰的海洋。广阔的冰海域是斑海豹关乎生存的舞台。斑海豹一家来到长山群岛,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为一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成为斑海豹的休憩之地。滩涂上,小海豹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合作,如何在未知的环境中找到生存之道。
《水下中国2》记录了新疆、青海等少有人了解的水下环境、濒危的水生生物,还有这些水域一年四季的变化。收录了大量独特的生物行为:青海湖裸鲤夜间繁衍、斑海豹冰海交配、大鲵栖息地争夺战、长江流域入侵者与原住民的斗争……这些故事随着镜头循序渐进地展开。
技术与艺术交相辉映
激荡出深层情感共鸣
自然、人文主题的纪录片作品,往往以真实而有深度的视角刷新观众对世界的认知。但《水下中国2》不满足于此,而是让技术和艺术紧密结合,只为进一步探寻人类与自然、宇宙间的微妙关系。
该纪录片采用先进的水下拍摄技术,首次实现了对中国多水域的纪录,拍摄出珍贵的影像,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生物和未被触及的角落。
温柔的水光透过镜头,观众得以与神奇的水下生物对视,不同的物种由此产生共鸣。视觉呈现上,高清的画面、流畅的动态捕捉、细腻的光影处理,每一帧都像是一幅细腻的画作。在色彩运用上也突破常规——水下世界的蓝、生物的荧光、暗流的黑,共同展现着深海的神秘与绚烂,形成了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音效和配乐方面,营造了沉浸式的观影体验。混音师们为让观众感受到现场的真实,下足了功夫。比如给水上的飞鸟做声向处理,给水下游动的动物做音效匹配,声场的处理非常细致。
水下与水上不仅有着不同的视觉体验,也有迥异的听觉体验。座头鲸在水下的震撼声音,就是音频技术带来的真实体验。拟音的使用真实还原了动物产生的声音,让观众在听觉上更加丰富的感受到画面情绪,身临其境。
专业的视听技术还只是表层,让《水下中国2》脱颖而出的,是它所传递的深层信息和情感共鸣。水下中国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宝藏,带着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观众意识到中国的文明远不止黄土地上引人注目的成就,水下的世界同样异彩纷呈,充满魅力。
“水下中国”是多种水生动物的栖息地,生命的顽强、自然的伟大和未知的神秘,在深潜中被一一呈现。该纪录片在启迪人们感叹生命自强不息、坚韧灵动的同时,也引导观众积极关注环保话题,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真挚诚意与绚烂生命的相遇
引发深海哲学思考
《水下中国2》聚焦中国水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用最真挚的诚意接近生命之源,揭秘水下生物的故事,为中国水域纪录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水下世界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更是充满哲学思考的世界。水下生物面对恶劣的环境所展现出的生命的顽强与魅力,不禁让人深深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哲学问题。水下生物的生存状态也在引人思索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水下生物顽强地生存,展现出了超越人类想象的美。这种美是对生命的礼赞,也是对人类心灵的触动。看这些生物“处涸辙以犹欢”,观众会联想到生活中的困难,从而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力量的源泉。
中国鲎作为鲎家族仅有的四个物种之一,是中国海域的特有品种。作为史前生物,中华鲎历经5次生物大灭绝却坚韧生存。经过数万年的进化,它们选择了火山海岛作为栖息地。火山海岛的海底世界充满危险,从卵的孵化到小鲎的成长每一步都是一场关于生命的挑战。
中国鲎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智慧。随着水温升高,成年后的中国鲎接收到奔赴爱情的指令,化身“纯爱战士”。它们越过层峦叠嶂的板层结构,爬上沙滩开始产卵。
一颗卵粒变成小小的星球,孕育着生命的奇迹。但中国鲎显然没有做好线路规划,火山海岛复杂的地貌为它们设置了重重障碍,被捕食的风险更是时刻相伴。这是一场围绕小岛展开的冒险,既是对中国鲎家族的深入解剖,也是对火山海岛生态系统的全面展示。
《水下中国2》通过探索水下世界这一独特的视角,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神秘又美丽的世界,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滋养和哲学的启示。正如总导演周芳所说,“当真挚诚意与绚烂生命相遇时,《水下中国2》完成了对顽强生命的礼赞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探讨”。
“中国水下最独特的气质很难概括,我会用地大物博、源远流长、千年文明这些词汇来形容,这是中国水域能够打动我的地方。我们呈现中国水下的涅槃新生、沧海桑田,呈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千年文明,就是希望让世界看见水下中国,呼吁人类共同保护蓝色星球。这也是我拍片的初心。”周芳总结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