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大火,咪蒙一个寒假收入过亿,赚麻了
作者|赵财喵编辑|知愚
一个寒假,收入过亿!曾“被人人喊打”的咪蒙又赢了,网友一边震惊一边扎心
近日,短剧《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和《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一经出炉就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榜单。
不仅如此,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在2月12日当天就冲上了短剧平台热搜榜第二,单日充值超过2000万。
这两部剧都是由厂牌听花岛制作出品,而听花岛的背后操控人是咪蒙。
也就是,咪蒙凭借这两部短剧,单单在一个寒假就收割2个亿。
有网友不禁感慨:“怎么兜兜转转互联网赚钱的还是这批人。”
还有不少人表示,虽然不喜欢咪蒙的煽动情绪赚流量的风格,可是她的才华和赚钱能力让人不得不佩服。
不可否认,咪蒙是能担得起“流量女王”的称号的,不管是之前的公众号,还是如今的短视频,她都能通过敏感词汇撩拨大众的心弦,从而收割巨大流量。
从万丈高楼平地起,到樯橹灰飞烟灭,再到如今的红红火火,咪蒙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似乎永远都停留在我们视线。
1
大家熟悉咪蒙,多半都是从她的“精神传销”开始的,其实咪蒙的故事还有很多。
1976年,咪蒙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在初中之前,咪蒙的童年还算美满和温暖。本是木匠的父亲突然下海经商,一下子赚到了很多钱,家中的生活境况一下子改变了。
可也因钱,风流的父亲本性暴露,到处在外面惹风情债,家中也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
13岁时,咪蒙亲眼看到父亲的情人冲到自己家,把母亲拖拽到地上打。咪蒙急了眼立刻从厨房里拎出一把菜刀,怒吼道:
“你们他妈给我听着,老子一定杀了你。”
咪蒙不理解,为何自从有了钱,父亲像变了个样,不仅把各种女人玩于股掌之间,还津津有味地聊“嫖娼心得”。
她对这样的父亲感到极其恶心,也因父亲的影响,咪蒙对男人和人性,失望至极。
咪蒙长期浸染在这样的生活里,致使她今后的性格有些偏激和不管不顾的肆意妄为。
1999年,正在上大四的咪蒙,无意中读到了《南方周末》里的一篇新年献词,”总有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仿佛被击中心扉,新闻的种子在她心中扎了根。
三年后,咪蒙顺利毕业,如愿进入了《南方都市报》担任编辑,同时在杂志专栏撰写文章。
咪蒙凭借着优秀的文字驾驭能力,在纸媒混得风生水起,一个月能赚个一两万。
可是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纸媒很快就式微,与此同时文字新媒体迅速崛起。
咪蒙从纸媒转向文字新媒体的契机也随之而来。
2010,韩寒杂志《独唱团》准备筹备出版,应邀咪蒙写稿。
韩寒对咪蒙而言,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偶像,咪蒙没想到能得到韩寒的青睐,不禁感叹道:
“何德何能,我能登上他的杂志。”
于是咪蒙为了这次机会,准备了一个多月写出了《好疼啊,金圣叹》一炮而火。
《好疼啊,金圣叹》火到什么程度呢?
这篇文章和周云蓬的《绿皮火车》,以及罗永浩的《秋菊男的故事》,成为杂志当时最火的三篇文章。
后来,咪蒙趁热打铁,又出版了《圣人请卸妆》,反响依旧很好。
不可否认,咪蒙总能精准踩风口的运气,可是她也有相当出众的才华,当初有网友看了她的毕业论文,敬佩道,我就算是学一辈子,都写不出这样的毕业论文。
要是咪蒙能在投稿领域发挥自己的能力,应该能顺其自然地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
可是,她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此时咪蒙敏锐地嗅到文字自媒体的商机,于是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2
2015年,咪蒙辞职了南方都报深圳杂志部的首席编辑,来到了北京,创办了微信公众号“咪蒙”。
不得不说,咪蒙一开始就懂得如何收割流量的,一篇《致贱人》一经发表,在短短三天内就能从粉丝二十多万涨到一百多万。
咪蒙总结出了规律:“大多数人点开一篇文章,不是出自于思考,而是本能。”
于是,咪蒙如法炮制,继续推出《致low逼》,巨大流量的来袭,再次印证了她的想法。
之后,她紧跟着时代的齿轮滚滚向前。
咪蒙公众号里,流出了《有趣,才是一辈子的春药》、《现在为什么流行睡丑逼了?》《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等偏激文章。
不求质量,只求流量。
很多人对她这种以煽动大众情绪的写法,不屑一顾,可咪蒙也并不在乎。
因为,单单《致贱人》这一篇文章,能让她广告费从1万5,涨到15万。
正如她自己所说:“你有钱了不起啊?了不起。”
她就凭借着一股毫不在乎的劲在媒体圈横冲直撞,直到冲上巅峰。
当时,咪蒙凭借着一系列写作手法让许多新媒体写作者追捧:“选题紧跟热点、标题简单粗暴、观点颠覆常识,情感引发共鸣……”。
咪蒙的写作模板一度成为当时大多数新媒体人争相模仿的范例。
然而,站得越高,摔得越惨,咪蒙能站在最高处接受无数人敬仰,也要接受众人的审判。
最后,事实证明,只为了流量的咪蒙文章经不起深究。
2019年1月9日,咪蒙旗下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刷爆朋友圈。
这篇文章以捏造,哗众取宠、煽动大众情绪的风格,再一次让咪蒙火了一把,只是这次她没能和以往一样逃出官方的审查,官方一经审查,咪蒙的嚣张气焰不得不有所收敛。
咪蒙本以为这次只要稍微发个“小作文”认个错,这件事就能很快结束,可她没想到,经此一事,她在台前撩拨大众的时代将永远终结。
一通电话,让咪蒙“自裁”,迫于官方威力,咪蒙不得不提前“结束自我”的进程:
“咪蒙旗下涉事的公众号和微博都注销掉,与之相关的影视公司也随之关张,员工们都遣散回家。”
咪蒙就此“熄火”了吗?
不可能,咪蒙的人生字典就没有“投降”二字。
这个赛道走不通,那就换其他赛道;台前被封杀,那就台后操控。
2019年6月,咪蒙转换赛道,做起了美妆,随之发朋友圈招聘美妆主编、造型师和摄影师。
两个月后,一个名为银色大地的公司拔地而起,声称要打造独一无二的美妆。
这家公司由他人代持,咪蒙后面操控。
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咪蒙复出,并无多少人关注。
因此,咪蒙需要一个“敲锣鼓”的契机,来宣告自己的归来。
于是,2020年7月时尚先生发表一期人物稿《咪蒙不再继续制作咪蒙》,此举只为让更多人知道,那么叫“咪蒙”的女人,重出江湖了!
3
很显然,再次回归的咪蒙抱有悔改之心,只是这次大众还能为她“买单”吗?
咪蒙再次出现,把自己打造成经历婚姻和事业失败,通过整形重新打开新生活的励志女性形象。
杂志封面上配上这么一句话:“她的创业、婚姻故事,是当代女性欲望和挣扎的缩影。”
和以往犀利的风格不同,咪蒙这次复出打算用女性这个身份揭露自我伤疤,以博得同情。
可仅是不同于往日,这次咪蒙的复出算盘算是打错了。
大众不再被她所谓的文字给迷惑,不再继续关注她,甚至更多的是铺天盖地的骂声。
其实,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咪蒙的关注度降低,更多的是如今是短视频的时代,文字媒体的辉煌已然成为了过去。
因此,咪蒙想靠所谓的文字来撩拨大众的方式已经不管用,属于她的文字时代终究结束了。
眼看她高楼起,眼看她宴宾客,眼看她高楼塌。
世事变幻,只有当时代潮流褪去,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游。
事实证明,在互联网的世界,哪有什么“流水的热点信息,铁打的咪蒙”?彼时的咪蒙像只垂死的鱼,无法在媒体世界掀起一片浪花。
顺时者昌,逆时者亡。
权衡之下,咪蒙不再沉迷于过去,选择顺势而为。
一开始,咪蒙把眼光放在电影领域,只不过单个电影投资周期长,风险无法掌控,即使是最好的导演出品的电影,也难以保证票房。
2014年,咪蒙创办的深圳万物生长影视传媒公司,短短十个月烧光了400多万,咪蒙哭了整整三天。
后来,咪蒙北上又创办了十月影视公司,业绩依旧惨不忍睹。
这么看来是咪蒙的能力退化了吗?
也不尽然,因为正撞上疫情,影视行业遇到有史以来的寒冬。
疫情过去,咪蒙投在影视领域的钱所剩无几。
不过咪蒙有个惊奇的发现,同时投在短剧赛道的钱,居然赚到盆满钵满。
咪蒙2019年创办的银色大地主打剧情账号的孵化和运营,当时孵化了十几个达人账号,即使经历了短视频平台的洗礼,还能留下几个大IP的账号。
其中较为抢眼的是姜十几、浩然来了和是浩然啊。这三部短剧账号虽然风格不同,可是满屏的文案标题都弥漫着浓浓的“咪蒙味”。
《其实他知道你怎么不让你生气,但就算什么不做》《有多少分享欲,就有多少爱意》《女孩子难过的时候,总喜欢说自己先睡了》……
“我们还是变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那种大人。”
“比起我爱你,更重要的是我如何爱你。”
“如果余生是你,我希望余生尽快开始。”
专灌人心底上的金句和鸡汤,是咪蒙团队一直以来的抓取流量手段。
专业影视人员不屑道:“不过是哗众取宠的手段。”
这种以“甜、宠、虐”格调的网络土尬剧,或许入不了专业影视人员的眼,可是对于大众而言,却是一个消遣时光的好去处。
之后,咪蒙操控的一系列短剧都陆续爆火,直到近日的两部《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和《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也接连刷爆短视频热搜。
咪蒙的再次成功,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
“不过是踩到时代的风口,有什么好得意的。”
不可否认,咪蒙每一次的成功,都准确无误地踩到时代风口,可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天时地利,还有人和。
咪蒙能长盛不衰,能一直在市场带有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她的内容创作能力。
时代风口会一直变,可一个人的能力却能保持不变。
因此,咪蒙很会用内容借用时代风口,将自己送上顶流的位置。
这是让人一直佩服的地方。
只不过,咪蒙的商业性质一直都没有变,可以为了钱,为了流量毫无下限。
如果不加以反思,可能会再次被时代潮流翻倒在地,而能否再东山再起,就难说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