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利差损风险 保险资金优化资产负债匹配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广州报道受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保险资金面临较大投资压力,投资收益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保险资金2023年整体投资业绩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05%;2023年,保险资金的年化财务收益率为2.23%,年化综合收益率为3.22%。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保险资金财务投资收益率罕见降到了3%以下,和2022年相比,2023年保险资金的年化财务收益率同比下降1.53个百分点,处于十多年来的低位。记者梳理133家非上市险企的财务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两项指标发现,整体来看,有四成险企2023年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不足3%,甚至有个别寿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和财务投资收益率均为负数。
2024年,保险资金将如何调整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收益、防范利差损风险?
投资收益持续下行
监管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人身险公司年化财务收益率为2.29%,年化综合收益率为3.37%,财产险公司年化财务收益率为2.93%,年化综合收益率为2.87%。
投资收益率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保险公司净利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除去未披露净利润的险企,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在2023年共计亏损142.36亿元。其中,6家寿险公司亏损金额均超10亿元。
需要关注的是,利率持续走低,保险资金面临“资产荒”和再投资的双重压力。公开数据显示,2020—2022年,中国寿险行业险资投资三年平均收益率3.7%,显著低于5%(多数寿险公司的长期投资收益假设)。同时,由于持续下行的利率和不断下滑的投资收益率,使得投资收益覆盖保单成本的难度增大,保险公司面临的利差损风险以及再投资风险上升。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监管大力引导行业降低资产负债成本,大部分险企已经采取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压降万能险结算利率等措施来应对。例如自2023年8月份以来,人身险预定利率从3.5%切换至3%。2024年1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正式挥别“超4%”时代,6月起再进一步下调,下调后的上限为3.5%—3.8%,对不同公司有不同要求。这是继2023年8月传统寿险下调预定利率后,保险产品再度下调收益率的举措。
记者获悉,有个别寿险公司在2024年工作会议要求“做精资负管理、防范利差损风险,做细风险防控、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明确提出防范利差损风险问题。
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表示:“前几年行业投资端表现较好时,尚能支撑相对较高的结算利率,但近几年增量资产的收益率已经无法达到先前水平,有的甚至无法覆盖支付给客户的保单收益,因此万能险结算利率压降可以缓解利差损,有利于产品长期发展。”
华西证券研报分析认为,随着万能险结算利率的下调、银保“报行合一”的强化,险企负债端的利差损风险和费差损风险将进一步降低,进而将缓解险企资产负债匹配压力。
强化资产负债匹配
有不少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根据海外经验,保险业应对利差损的方法除了下调产品预定利率降低保险负债端成本,还应该从资产端发力,并做好资产和负债联动。在资产端,需要进一步完善资产配置,夯实投资能力;在负债端,寿险公司需要调低产品预定利率,多元化利源结构,优化负债成本。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不过,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的利润留存空间和资金配置难度正在进一步加大。
东吴证券非银研究团队研报分析认为,一是保险公司准备金计提压力增大。保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的折现率由中债国债10年期到期收益率的750日移动平均为基础,加风险溢价构成,在低利率环境中,会导致折现率下降,从而使得需要计提的准备金增多。二是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难以覆盖资金成本。保险资金大部分用于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固收类资产和存款收益率难以覆盖保险资金的负债成本,此外,久期缺口的存在加剧利率变动的风险。三是保险资金再配置面临风险。保险公司在高利率时期配置的债券、存款等资产临近到期,在低利率环境下面临再配置风险。
一家寿险公司投资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权益市场是大类资产配置的关键组成部分,高股息资产将持续成为保险资金权益配置的重要投向,保险公司应积极把握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9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在保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监管标准不变的条件下,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进行优化。通过调低部分风险因子的措施,鼓励保险公司将资金更多地用于长期投资,为增量险资入市释放了更大空间。
市场人士分析称,整体而言,随着A股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继续修复,重要股指正在度过低迷期,2024年寻求中长期稳健回报的长期资金入市配置的需求明确。不过,需要看到的是,目前保险资金配置权益类资产的占比相对较低,保险资金进行资产配置时难以有效利用监管政策给予的自主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空间,未能充分享受权益类资产的长期配置优势。展望未来,保险机构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充分利用监管政策给予的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空间,发挥保险资金长期配置优势。
“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寿险公司应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结合国家战略,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布局相关的产业和企业,提高资金的长期收益。”上述寿险公司投资部人士强调。
举报/反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