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只有‘知音’才听得懂这首曲子”|元首外交 大国风范
4月的北京,花繁草绿,春意融融。故宫文华殿前,海棠绽放,与红墙相映生辉。正在这里举办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汇聚了来自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等机构的约200件文物精品。满文版《几何原本》《西洋药书》、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法国天文学家德梅朗的通信集……充分展现了数百年前中法交往的动人故事。展览的法方策展人感叹:“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与中国有着如此特殊的关系。”
2023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华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宣布全面重启中法人文交流,并于2024年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共同举办中法文化旅游年。“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览正是其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展览让法方惊喜不已
“围绕这个展览,中法两国文博工作者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密切交流。”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览中方策展人郭福祥说,“通过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的展现形式,让中法交流的历史可见、可感、可知。”
展览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对粉地彩绘描金开光花卉人物图两节瓷瓶让法方策展人惊喜不已。这是18世纪中叶法国塞弗尔瓷器工场生产的瓷器精品,作为礼物送到中国。“过去法国人只在文献中看过相关记载,没见过实物。看到这对花瓶,他们很高兴,说法国人把自己生产的最好瓷器送给了中国。”郭福祥告诉记者。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4/5/2/edfd4f56-78d7-4a6f-b382-c47fc2eb27ba.png
粉地彩绘描金开光花卉人物图两节瓷瓶 杜建坡/摄
10年前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两国文博机构就展开了密切合作: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推出“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展出来自中国27家博物馆的450多件精美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共同主办“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汇集了法国卢浮宫、奥赛、蓬皮杜、凡尔赛、毕加索等五大博物馆的10幅绘画珍品,让中国观众大饱眼福。
习近平主席为特展题写序言,他表示,中国和法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各自创造的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文化,使两国人民始终相互吸引。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和法兰西文明不断相互借鉴,为中法友好增添了绚丽色彩。
一份珍贵的礼物
2019年3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专程从巴黎赶到尼斯的海燕别墅,热情迎接习近平主席夫妇。亲切握手、寒暄后,马克龙送给习近平主席一份特殊礼物,牛皮封面、飘口烫金、染纹纸环衬、书口刷红……这是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习近平主席轻轻接过书,仔细端详:“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们会好好珍藏。”
此次“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览,设有专门的展板介绍这本书背后的故事。“它是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证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欧洲启蒙运动中的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法国思想家提供了思想滋养。”郭福祥说,展览中还有不少传播中国文化的法国古籍。2014年,《论语》还被评为“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首。
“法国知识界对中国的文学、哲学非常重视。”在法国巴黎第八大学读了8年哲学的丁剑,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法国不少大学都专门开设了《道德经》《易经》等相关课程。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4/5/2/59935e8a-288c-4a8d-aa0c-931839fa67ff.png
丁剑参加在江苏苏州举办的第五届中法文化论坛。(受访者供图)
2023年底,毕业后回国任教的丁剑,参加了在江苏苏州举办的第五届中法文化论坛,来自中法两国政商学界、教育界、文化艺术界的代表们齐聚一堂,既谈中法传统文化,也就博物馆、文化艺术、文创等领域相互深入交流、推动务实合作。丁剑印象深刻的是,现场还有不少赶来论坛担任志愿者的中法两国年轻人。“他们在论坛上聊音乐、电影、文物,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成了好朋友。”丁剑说。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习近平主席曾在与马克龙总统会谈时强调,中法在人文交流方面,既要畅通政府间合作的“主渠道”,也要丰富民间交往的“涓涓细流”。
近年,中国成了法国主要留学生来源国之一,法国近千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学中文的学生超10万人。两国民间交往的“涓涓细流”不断汇聚。
法国陶瓷艺术家开弥就是其中一员。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开弥在江西景德镇开了自己的工作室,一待就是9年。从语言不通到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当地居民眼里,她早已是不折不扣的“新景德镇人”。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4/5/2/a442b6d6-3350-42b2-8dce-d28bad9ea414.png
法国陶瓷艺术家开弥在观看陶瓷匠人创作。新华社记者 程迪 摄
“我在这里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善良。邻居之间互相照顾,过节时他们会给我送亲手制作的粽子、饺子。”开弥说,“在中法文化中,有句话是一模一样的:‘抓住一个人的心首先要抓住他的胃。’我之所以爱上景德镇、爱上中国,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美食非常丰富,抓住了我的胃。”
开弥经常在工作室泡茶、熏香,读《红楼梦》《水浒传》,她还喜欢读李白的诗,看过《道德经》《易经》《论语》。开弥说,她身边的很多法国朋友也对中国文化深感兴趣。
今天,“涓涓细流”正汇成广袤大海。建交60年来,中法各领域合作硕果累累:双边贸易额增长800多倍,法国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中国成为法国在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贸易伙伴;友好省区和友好城市数量、游客数量在中欧之间位居前列;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加强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4/5/2/5e244528-f5f3-4e22-8382-e9c62576dd7d.png
2023年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两国元首在庭园散步,边走边聊,不时驻足,饶有兴致地观赏岭南园林的独特景致。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2023年4月7日,习近平主席同马克龙总统“不打领带”,在广州松园散步观景,并欣赏古琴演奏《高山流水》。
习近平主席向马克龙介绍,“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很优美的故事,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体现的是‘知音’,只有‘知音’才听得懂这首曲子。”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元首外交 大国风范”《“只有‘知音’才听得懂这首曲子”》
作者/邹雅婷 龚文静
编辑/静玄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