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编辑部7 发表于 2024-7-2 11:05

国产剧,再这么烂下去就真完了!

说到刻板印象,你能想起国产剧中的哪些设定?
是住在大房子里穷到只能来碗泡面,离职时总会抱着个四四方方的纸盒?


还是农村人必然面目可憎,身上有着种种令人难以忍受的陋习?


是父母必须疯狂对子女吸血PUA,婆婆永远歇斯底里每天要死要活地作妖?


还是渣男必然大男子主义想生儿子,整天一副不可理喻欠削的嘴脸?


为什么现在的国产剧这么“擅长”脸谱化地塑造人物?
是编剧垃圾,是导演无能,还是演员不行?到底谁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
今天这篇图文,咱们就来简单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纯粹一家之言,有不同意见的小伙伴,欢迎在评论区里理性讨论。


往前倒二三十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影视剧,基本上没有这些离谱的操作。
随便举几个例子。
比如,讲旧时代东北农村生活的《情债》。
说的是一个名叫朱四的男人,因为家里实在太过贫穷,为了生活不得不到丈夫患有重病的七嫂家“拉帮套”。


*拉帮套:一种婚姻旧俗,指丈夫没有能力维持家里生计,无法赡养老人的时候,妻子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招另一个夫婿,继续维持家庭的生活。
他与七嫂产生了深刻又痛苦的爱,最后遗憾收场。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故事似乎有些猎奇,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事确有发生。


作为农村人,虽然物质匮乏,但朱四和七嫂都有着美好动人的品格,情感上也都炽热而纯粹。
再说说讲女性觉醒的《女人不是月亮》。
故事的主角名叫扣儿,是个山村姑娘,因为不愿接受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来到城市。
渐渐地,她越来越清晰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从此不愿再做为男人而活的传统女人。


在这部剧中,没有喊得震天响的“独立宣言”,也没有男女对立,有的只是女性奔赴自由的反抗与力量。
毛阿敏演唱的同名主题曲,“女人不当井底的蛙,女人不当锈死的那把锁……”,哪怕现在来听,都依然振聋发聩。


再比如,讲普通老百姓日常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相比前面两部剧,这部剧熟悉的人应该更多一些,也算是不少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之一。


剧集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从头到尾洋溢着鲜活的生活气息,一家人挤在小胡同里别提有多真实。
梁冠华在剧中塑造的张大民,乐观积极,整天跟着邻里街坊嬉皮笑脸地耍贫。
打死我我也想不到,日后他竟然成为了断案如神的狄仁杰。


相比现在,那个年代的国产剧,有着更加强烈的作者性和文人属性,讲究个“以文载道”。
究其原因,尽管八九十年代我国影视行业已经开始市场化,但影视创作的话语权并没有落入到资本手里。


想想看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它们都是央视出品的,主创团队包括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所有的细节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考究。


最近这些年,尽管四大名著被翻拍了好几次,但有哪个是能够超越央视版的?
在编剧层面,当年的那一批人和现在的一些编剧也不一样。
他们要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要么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要么肯花时间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


依然以农村题材为例。
给赵本山写过好几部经典小品的何庆魁,曾写出过不少深入人心的乡村影视作品。
光是同赵本山合作的,就有《刘老根》《夜深人不静》和《男妇女主任》,评分都不低。


为什么他的这些作品都能获得好评?
除了赵本山和其他演员优秀的演技以外,还在于故事层面本身的扎实可信和妙趣横生。
而这,恰恰得益于何庆魁从小的农村生活经验和对农村长期的深入观察。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作品中,辛辣的讽刺是有的,但对农村人的丑化和歧视则并不存在。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影视剧迎来了它颇为辉煌的十年。
这个时期的国产剧,佳作频出,突出一个百舸争流,百花齐放。
喜欢军事题材的,可以看《士兵突击》《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喜欢情感伦理的,可以看《玉观音》《永不瞑目》;


喜欢严肃历史剧的,可以看《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喜欢戏说的,可以看《神医喜来乐》《铁齿铜牙纪晓岚》;


喜欢年代剧的,可以看《闯关东》《走西口》;喜欢都市剧的,可以看《媳妇的美好时代》《蜗居》;


喜欢名家小说改编的,可以看《金粉世家》《京华烟云》;喜欢谍战的,可以看《潜伏》《黎明之前》。


而以上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
更多我们的童年回忆,《少年包青天》《春光灿烂猪八戒》《康熙王朝》《水月洞天》《武林外传》《家有儿女》……


它们,都诞生在世纪初那个十年。
为什么当时的国产剧会如此繁荣?
一方面,得益于当时的环境,更多的资本和人才,都涌入到了影视行业。
另一方面,当时的创作者依然保有敬畏,当时的资本也没有成为主导一切的核心。
根据《新周刊》的一篇文章,为写好《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兰晓龙曾在战友话剧团深入生活多年。


而创作了《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王丽萍,则在一档婚恋相亲节目中当了十几年的观察嘉宾。
今时今日,你跟别人说我要为了一部剧去准备个好几年,大家只会觉得,你不是疯了吧。


大体上看,当年的影视投资方,主要来自于传统行业,比如房地产商和煤老板。
它们的特点,简单概括起来就是“钱多事少”,尊重专业,给了创作者非常大的创作自由。
写什么样的剧本,用什么演员,我不管,我最多让你安排安排谁谁谁演个啥配角。
早前,编剧汪海林就有一句非常出圈的话——
非常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他们除了要求找女演员以外,没有别的任何要求。


在这样的条件下,制作不出优秀的电视剧,那只能说明你水平太次。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大互联网企业迅速崛起,人们的观剧习惯也从电视转移到了电脑、平台和手机上。
很快,互联网资本成为了影视剧的主要投资方,各大视频平台成为了主要的观剧渠道。
这意味着,互联网资本控制了整个影视产业链的上游下游,成为了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存在。


同“煤老板”不同,互联网资本从立项到播出、从剧本到演员,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因为,它们所追求的是算法,是流量,是快速赚钱,是竭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增殖。
前些年“大IP+小鲜肉”的模式,就让它们在制造了一部又一部烂片的同时,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虽然“大IP+小鲜肉”这个模式没人提了,但市面上正在播出的、制作的、待开机的,大部分其实还是这个套路。
只不过,“大IP”开发到头了,现在是各种新IP,“小鲜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流量小生和流量小花。
我最直观的感受是,放眼望去,各大平台到处都是根据某某文学某某小说改编的古偶。


这些古偶,有不少都是奇幻和架空的设定。
既不用考虑现实逻辑,也不必须在服化道上特别考究历史,演技说得过去就行。
只要把各种工业糖精、爱虐情仇、生生世世安排上,提供足够的爽点和痛点,基本不愁没有观众。


可能有人要问了,你说这些与今天讨论的主题有啥关系?
刻板印象、脸谱化的操作,不都是现代剧里的操作么?
事实上,之所以现代剧会如此,与互联网资本愿意选择古偶的逻辑是相通的,即:
同样以流量为最大考量,同样以快速增殖为唯一目的。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互联网资本不可能给你精心打磨一部剧的时间和空间。


首先,一部剧的编剧,并不是一个人,很多时候是大编剧把控主体结构,提提意见,一堆小编剧编写具体戏份和台词。
所以,大部分的底层编剧,其实只是一个码字民工。


由于互联网资本追求快产快销,编剧们只能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剧本交上去。
他们能做的,只是根据自己仅有的生活经验,网上的热帖,或者自己的主观臆想,进行生硬地创作。
甲方想要啥冲突,觉得啥话题能上热搜,他们就把什么样的东西填充到剧情中。
仔细想想,国产剧里的那些刻板印象,是不是跟很多自媒体里的内容非常相似?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职场剧,最后播出来的都是恋爱剧?
表层原因,是很多国内的年轻编剧只会学校教出来的写作技巧。
他们要么没上过班,要么即便上过班,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有限,很多专业领域根本不懂。


*热知识,《我的前半生》《玫瑰的故事》小说作者亦舒就没上过班。
这个时候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一个是花时间去研究和实习,另外一个是搭配专业人士。
很多美剧和日剧的创作团队,都有专业人士做顾问,从剧本创作到最终拍摄全程把关。
去年的国产职场剧《问心》,之所以拍得好,也是因为走的这个路子。


一方面,让主演在开拍前到三甲医院实习观察了三个月;
一方面,邀请了多位医疗顾问全程跟进创作。


只可惜,更多的情况下,资本并不care这茬。
它们只想用更少的钱和时间,获得更爆的流量和数据,对是否拍出精品剧并无执念。
也因此,把职业剧写成恋爱剧,反而成为了一个捷径。
而且,当资本觉得某部剧有爆款潜质时,还会要求编剧调整大纲,把20集能讲完的故事扩充到40集。
如何水时长?只能各种增加人物、支线、狗血桥段之类的呗。


结果就是,为了能够推动剧情,制造戏剧冲突点,很多情节就避免不了走向离谱和抽象。
这些问题,的确有编剧能力不足的原因。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编剧写完之后,导演和演员觉得不妥,也是有调整空间的。
所以,如果最后端出来的是一坨大的,归根结底是资本主导下,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


编剧宋方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资本把自己搞成了文艺法西斯。
在我看来,为了赚钱投资影视无可厚非,但还是应该把更多的话语权交到导演和编剧手中才是。
毕竟,总是制造一些垃圾内容,迟早有一天会被反噬。
这两年被资本看好却糊了的剧简直不要太多,大家懂的都懂,这里就不列举了。
最后大家对国产剧中哪些刻板设定不吐不快,不妨发到评论区一起聊聊~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沼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产剧,再这么烂下去就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