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被“降额”,反诈也要防“误伤”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银行在反诈中扮演重要角色。图/IC photo
“突然发现,我转账额度被降低了!给我妈转大额转不了了……”王女士在社交平台上的“吐槽”,引发了不少共鸣,多位网友表示,最近也有银行卡被“降额”的经历,一些人甚至被降到“交房租都不够”。“交易限额被调降”,也成了近期的热搜话题。
而据《中国证券报》报道,7月以来,来自浙江、山东、山西等地的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调降部分客户的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缘由则多为加强个人银行账户的管理,降低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同时也是为了落实监管部门关于个人银行账户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
众所周知,银行机构在反电信网络诈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配合反诈治理,近年来银行系统在提升开卡审核门槛、加强账户管理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风险管控措施,助力反诈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此过程中,一些用户正常用卡权益遭遇“误伤”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近期一些网友吐槽银行卡交易限额被下调,或与部分银行机构开启新一轮的“沉睡账户”清理工作有关。不可否认,一些银行账户长期“闲置”、处于“沉睡”状态,的确增加了电诈风险,推动“沉睡账户”清理,或是按标准下调一些银行账户的非柜面交易限额,对于进一步深化反诈治理、遏制电诈风险,有其必要性。但从现实反馈看,这项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或仍有待提升。
如有网友称,自己用了20年的银行卡被限额5000元;还有网友吐槽,自己在归还消费贷时才发现,银行账户转账限额被调低了……显然,这不仅增加了用卡不便,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些用户的消费热情。毫无疑问,这并不是深入电诈治理必须要有的“代价”。
理想情况下,到底哪些银行卡存在风险隐患,银行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包括账户持有人的身份、职业,以及用卡习惯和消费行为等,是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的。但现实中,其具体操作仍有模糊性,各银行之间的标准似乎也存在较大差异。
如“沉睡账户”,一般是指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有余额的银行卡,但有的银行给出的标准则是三年,甚至有的银行对半年以上未使用的银行卡停止非柜面支付功能。
关于调整交易限额,各家标准也有不同:部分银行明确为开立6个月以上未发生业务的I类账户,部分银行则表示为网银限额与账户交易流水有明显不符的账户等。这样一种“各自为政”的状况,或难免增加“误伤”的可能性,也有损相关治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另外,相应配套服务也不无可改进空间。像一些限额调整前,用户未得到有效告知,留给用户的反馈和应对时间明显不足;有的即便申诉,也被要求必须去银行网点办理。这其实都放大了对用户正当权益的“误伤”程度。
更好兼顾风险防范效果与用户合法权益保障,理应引起更多重视。毕竟,银行与用户之间还是存在着合约关系,一旦服务内容发生重大调整,也需事先协商,应对用户有基本的尊重。
事实上,近些年不少银行也有一系列的针对性行动。如有的银行就建立了多样化的监测模型,通过银行核心系统、反洗钱系统实现对可疑开户信息、大额交易信息及可疑交易信息进行异常特征监测,以此实现对不同账户的精准化风险管理,同时减少“误伤”的可能性。
当然,相关部门针对银行机构出台的反诈措施,也可以提供必要的精准指导,给予更多规范和考核机制优化,避免银行将“成本”过多转嫁到用户身上,忽视用户体验。
而随着反诈治理深入,相关措施越严,越要减少“误伤”,并提供人性化的救济措施。这无疑也是体现银行风险防控能力及服务意识的重要维度。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刘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