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议事厅·周报|上海出台多项政策推动AI赋能药物研发
英矽智能上海药物研发中心在人工智能(AI)新药研发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其代号为ISM001-055的候选新药顺利通过了Ⅱa期临床试验的药物安全性验证和初步疗效验证,标志着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首次实现了概念性验证。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对此表示:“该药物在Ⅱa期临床研究中不仅展示了安全性,还显示了疗效,这意味着AI驱动的药物研发取得了真正的突破。”AI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在推动新药研发的效率革命,不仅大幅降低了研发成本,还成为了医药企业加速创新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首先,在药物靶点发现阶段,AI通过对海量生物学数据(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的分析,能够高效预测潜在疾病靶点,帮助研发人员更快速、精准地锁定创新药物研发的方向。
其次,在分子设计阶段,AI算法可以快速生成并优化大量候选分子,借助模拟筛选技术,挑选出具备最佳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特性的化合物,加速药物筛选进程。
在临床试验方面,AI显著提升了试验效率,不仅能够精准筛选出潜在的试验参与者,优化试验设计,还能够实时监控和分析数据,确保安全性的同时缩短药物研发周期,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速度得以显著提升。
为了推动AI赋能药物研发,上海推出了多项政策,如《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计算生物学行动计划》,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共性平台建设,全面支持生物医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目前,上海在AI药物研发领域已经具备领先优势,拥有强大的科研基础和产业生态。自2021年张江AI新药研发联盟成立以来,汇聚了英矽智能、翰森制药、晶泰科技等近40家顶尖药企,形成了强大的集聚效应。目前,上海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AI药物研发项目数量分别占全国的45%和50%。
其中,英矽智能作为AI药物研发的明星企业,建立了涵盖生物学、化学和临床医学的AI药物研发平台Pharma.AI。通过该平台,英矽智能已开发出多款创新药物,如小分子抑制剂INS018_055、全球首创TNIK抑制剂ISM001-055等,并取得多项临床试验批件,研发管线数量及进度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其多元化商业模式涵盖了AI-biotech、AI-CRO和AI-SaaS,不仅自主研发新药,还提供药物发现服务及AI平台的使用服务,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尽管AI在药物研发领域极大地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生物学数据的复杂性和质量问题直接影响AI模型的准确性。与相对稳定的化学数据相比,生物学数据因受环境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增加了分析难度,这使得AI算法的设计更加复杂。其次,医疗数据的隐私保护以及全球监管法规的差异也进一步加大了AI应用的合规难度和成本。此外,AI在药物开发中的技术成熟度仍有待提升,尤其在临床试验阶段,其应用尚不够广泛,影响了整体研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AI驱动的新药研发要真正实现创新突破,关键在于将传统医药研发基础科学(如生物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等)与核心AI技术紧密结合。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提升,更需要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包括技术专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联合攻关,确保AI技术能够深度参与药物靶点、表型和分子分型等复杂问题的研究。同时,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将助力攻关重大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完善医药研发数据库,为AI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解决数据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带来的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质量数据库、加强伦理法规建设以及创新商业模式,将进一步提升AI技术的市场接受度和可靠性,推动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广泛应用,助力解决全球医疗领域的关键问题。
长三角
苏浙港口集团联手推动区域码头股权重组和一体化运营
9月19日,江苏省港口集团与浙江省海港集团在太仓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区域码头股权重组和一体化运营。通过这一创新举措,两大港口集团将提升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协同效应,助力长三角水运一体化发展,构建“港产城融合、储运贸一体”的全供应链物流体系。(来源:新华日报)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发布一系列重点合作项目
9月19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在滁州召开。会上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并集中签约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其中包括长三角水环境科技应用领域协同发展联盟、苏皖环高邮湖绿色一体化融合发展区建设、良渚文化遗址联盟以及长三角融媒创新协作平台项目等。(来源:安徽日报)
沪苏湖高铁正式联调联试
9月19日,随着首趟检测列车从上海开往湖州,沪苏湖高铁正式启动联调联试。建成后,松江枢纽将成为长三角区域的关键交通节点,对于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解放日报)
沪皖签约共建长三角康养基地
9月19日,上海市政府和安徽省政府签订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合作项目。该基地作为沪皖合作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也是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示范项目,将以生态绿色为特色,融合海派文化和皖南风情,打造国际标准的康养示范标杆。(来源:解放日报)
经济
浙江首条直达圭亚那、苏里南海运航线开通
9月14日,载有2000余吨义乌货物的马耳他籍货船“佩斯”轮从宁波舟山港白泉港区综合保税区码头启航,驶向南美国家圭亚那和苏里南,标志着浙江首条直达该地区的航线正式开通。新航线的启用将航程缩短至45天,大幅降低了客户企业的物流和时间成本。(来源:浙江日报)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
9月20日,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大会期间,举办了2024国家制造强国建设论坛和全国新型工业化实践交流研讨,并发布“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展示了国内外领先的制造业新技术与新产品,探讨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来源:安徽日报)
产业
江苏8款大模型通过国家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一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信息,其中包括江苏汇智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CarrotAI大模型、智慧芽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芽仔大模型。截至目前,江苏共有8款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来源:新华日报)
北斗导航卫星数量增至60颗,未来上海重点发展空间信息产业
9月19日,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未来,上海将依托北斗导航卫星技术,重点发展空间信息产业,建设8个空间信息产业园区,推动数字经济转型。上海将打造8个空间信息产业协同创新特色园区,到2025年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来源:解放日报)
科技
江苏成立低空经济发展产业研究院
9月14日,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低空经济发展产业研究院成立,将紧扣4个产业方向加强项目资源整合与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站在市场侧、需求侧角度,广泛发掘低空经济潜在场景,加快形成江苏低空经济聚集效益和创新生态。(来源:新华日报)
法治
浙江开展全国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试点
9月19日,全国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杭州召开,浙江成为全国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唯一试点省份。目前已明确五大体系、25项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进展,协同办案、重大改革场景等体系建设均已完成半数以上任务,正着手开展8个重点课题研究,牵头起草3个标准草案,并推进政法数据共享。(来源:浙江日报)
(本文作者郭颖珂、陈思泽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