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新闻部 发表于 2016-8-9 13:34

南斯拉夫泣血警示菲:改制有风险,且行且珍惜


作者:紫嫣
      在2016年的菲律宾政坛,年逾古稀的杜特地上演了一场非主流的庶民派对传统政界精英的成功逆袭。上台后的杜特地大刀阔斧铲除社会毒瘤,继而立誓要修宪改制,不惜一切代价要将修宪改制进行到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菲国现行宪法于1987年2月2日由全民投票通过,由时任总统阿基诺夫人于同年2月11日宣布生效。该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体;总统拥有行政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总统无权实施戒严法,无权解散国会,不得任意拘捕反对派;禁止军人干预政治;保障人权,取缔个人独裁统治;进行土地改革。自宪法颁布实施以来,菲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宪法始终未能做到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面对这种情况,宪法修改便提到了杜特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应该说,适当的修宪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必将对菲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此次修宪杜特地政府将改制放在了首要位置,要将总统共和制国家改制为联邦制国家。此举引起轩然大波,改制是否能让菲国政治、经济发展实现软着陆?在这方面杜特地应该参考南斯拉夫的改制,五马分尸的南斯拉夫是否能给菲国改制敲响警钟呢?
曾经是欧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的发起国之一的南斯拉夫为了消除国家集权的弊端,铲除特权阶层产生的根源,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国,在自身经济并未达到高速发展的时候就将权利逐渐下放。南斯拉夫天真地认为,只要照办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事实远非如此。南斯拉夫改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执政者专断以及腐败现象,但也出现了另一方面的问题,那就是权利的下放直接导致了各地方权力膨胀,各自为政。这不仅妨碍了经济的发展,也助长了民族主义和分立主义倾向,削弱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力量。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罔顾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过早地下放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菲国目前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方面并未达到高速发展的理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硬性实行联邦制未必不走南斯拉夫的老路。

南斯拉夫强调发展民族的独立性和绝对平等,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导致各民族的民族主义的发展,加剧了民族矛盾。最后,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民族矛盾和冲突的爆发,对国家和社会构成致命的危险,成为国家崩溃的导火线。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90多个民族。因此,菲国改制继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就必须考虑各民族、地区的利益和特色,使各民族、地区在相互尊重和国家统一的基础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此外,杜特地在有关改制的问题中也提出了要将各地区穷人和富人平均分配,从而实现真正的平等。让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绝对一致和均衡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地理条件、人口、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一个国家内出现的地区差异是很自然的现象。南斯拉夫启示菲国一切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都是徒劳。

在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外部势力的支持和干预起了相当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南斯拉夫一些共和国的民主势力是西方国家长期培养起来的,他们很早以前就从国外得到支持: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的独立事先得到外国的承诺;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的分立主义越闹越大,也是与外部势力长期渗透和支持分不开的。可以说,外部势力的介入为南斯拉夫的分裂打开了方便之门。在西方国家的支持和怂恿之下,南斯拉夫内部的战争就像多米诺骨牌,一场接一场发生,最终导致了20多万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创下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最大的人间悲剧。欧洲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别国的利益是它们的生存法则。众所周知,美日同盟在对待菲律宾的问题上历来是狼狈为奸。美国以地区安全拉大旗作虎皮,日本则配合美国向菲律宾输出经济利益,营造了“安全+经济”的双重利益链,长驱直入干预菲国内政外交,对菲国内部以及外部完全埋下隐患。杜特地改制要时刻警惕美日外来势力的渗透。

改制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件改旗易帜的大事,盲目照搬西方的联邦制,其结果往往会造成水土不服,破而不立,最终或导致经济停滞,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仅损耗国家实力,甚至扼杀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杜特地政府不要重蹈南斯拉夫的覆辙,无论哪种政治体制都应以国家统一为主,以民为本,凝聚民心,把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才能有利于促进菲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南斯拉夫的分裂启示杜特地政府:改制有风险,且行且珍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斯拉夫泣血警示菲:改制有风险,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