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走入贫民区
作者: 逸萍(原载于《世界日报》)
这户人家本是个收入不错的家庭,主人是计程车司机,为能拥有自己的一辆计程车,他每日供款给公司一千菲币,两年后,他就能拥有这辆计程车。他每日辛苦奔波,就为达到这目标。生意再不好,也要继续绕着跑,直到赚够一千块上交给公司。就在再差一个月就能拥有这部车时,祸从天降,他中风了,半身动不了,从此无法再开计程车,而那辆辛辛苦苦供了二十三个月的计程车,最后不了了之。
这个家的主要经济收入一倒,从此生活很是困苦。现在主要收入,是靠女主人把小块布集在一起,缝成一块圆布。有人会来收购,一公斤三十块。他很自责地说:「每次跑车回来就喝酒解累,才导致中风,而拖垮了这个家。因中风没了收入,令两个大的女儿随便嫁人,现生活也很不如意。家里还有分别十七岁的儿子,十二岁的女儿及十一岁的小儿子。」十七岁的儿子半工半读,放学后去为做建筑的邻居当下手。我们到时,十二岁的女儿正在屋里烧木块炸鱼煮饭,一口锅用土块简陋地架起,木块是拆屋后的旧木材。
这个中风的男人现年五十七岁,三年前开始得到慈济的救济。他虽有康复,但走路还不是很方便,一个手臂无法动弹。为增加收入,屋内前方有个深坑,就在缝纫机旁边,养了几只鸭子,一只可卖五百块。黑乎乎的屋内后方养小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想方设法增加收入。
前面一个房间地上只有一个单人床垫,一家人大概皆是睡地上。后面还有两间房,堆满待缝的碎布。养了两只小狗,就为防贼,缝纫机的机身,晚上还要拆下放进房里,要不然会被偷。他们住的地方蛮大的,但屋顶破烂不堪,东一块、西一块的塑料布层层叠叠地遮着。当雨季来临时,想必屋内的雨肯定不小于屋外。
我们到访时,正好他儿子打工的那个做建筑的邻居也在家,慈济委员就顺便请他估价一下屋顶。设想是:「如果能弄好屋顶,后面两间房可出租,这样一家人的生活费就有着落了。」 嗯嗯。能够帮就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