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聚会
作者:戴近水(原载于《世界日报》)
春节期间,有很多小聚会,亲戚小聚、同学小聚、战友小聚、朋友小聚,几个、十几个人小聚一下,泡茶聊天侃大山,天南海北、家长里短其乐融融,到饭点嘬一顿,合个影发群里或朋友圈,大家乐一乐。
新春佳节大家都回家过节,想小聚一下,有人牵头,定下时间、地点和小聚范围,群里发个消息,无须资金筹备,省却召集之不易,方便快捷。届时,先来的泡茶聊大天,后到的,打个招呼,不熟的(忘了的)重新熟悉一下,到齐了,或围炉火锅,或饭馆嘬一顿。新春佳节,很熟悉的亲戚朋友,自炊时备足食材,图个热闹,善烹者还会露一手,烹一道招牌菜,大家乐一乐。
小聚,特别是同学战友间的小聚,由于是小范围人少易召集,时间卡得准,先来后到差不了几分钟,到齐了泡茶聊天,初次见面不熟或忘却的,介绍一下牵个手就热络起来了,有足够的时间海阔天空,一回生二回熟,二次小聚时就熟了。大型聚会(特别是阔别数十年的聚会)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说筹备时间长,资金筹集、通知到位不易,就是赴会时间也参差跨度大,本就熟悉的先到的可以聊聊天,后来的不熟悉或忘却的连个互相联系(或重新联系)的机会都没有,到齐了,安排合影留念,开个短会,完了聚餐,同桌的也熟悉不到一半,餐后各奔东西,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回忆的,实际效果不是很好。
笔者参加过大型的跨越半个世纪的参战老兵聚会,战友来自全国十几个省,人太多(1000多人),住得分散,后到的安置住宿、吃饭,半个世纪没(少)联系,想找个同连队战友都不易,车旅劳顿,冲个凉歇了。隔天开会、合影、领取纪念品,聚餐后各奔东西,即使遇上同连队战友想叙叙,行色匆匆互留个电话互道珍重,得不到更多信息,难怪有的战友说,以后这样的聚会不去也罢。就是那年半个世纪同学聚会,从十几岁满面菜色(毕业时正逢三年困难时期)学生娃到如今两鬓微霜的老翁,笔者眼拙,不看参会胸牌,能顺溜叫出名字的廖廖无几,短短几个小时,合影、开会、就餐占去大部份时间,按时下潜思维,想通过聚会获取政坛、商海、就学信息更是难得了。
小聚会除了文中所述的好处,还有人员少,聚会时间虽短但有足够时间供互相熟悉和聊天,通过聊天可获取很多信息,用时下的话说叫“可利用的资源”,职场的、就学的、商海的,有用的、暂时不需的五花八门信息都储存着,用时,俗话说:“人托人托上天”,或者不需要很熟悉,有时也会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同学、战友聚会,除了有意义的(周年庆)大型聚会,我窃为还是小型聚会更佳,更有实际意义,诸君以为如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