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既然和苏易水当不成师徒,能当同事吗?

时间:2025-2-20 09:47 0 5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仙台有树,职场有术。
难!太难了!
修仙界不好混,师傅不易当,师徒换位养成更是难上加难!
DSC0001.jpg

一部《仙台有树》有没有让身处职场的你找到共鸣?职场同样荆棘密布,‘牛马’难当,想修炼健康的心态更是难如登天。剧中苏易水和沐清歌(薛冉冉)的经历,看似是“开挂”的爽文 套路,实则暗藏人性的认知陷阱——过度美化强者、迷信幸存神话、高估自身能力。这些心理效应在职场中同样致命。今天,我们从心理学视角拆解故事,助你避开“滤镜式思维”,做清醒的职场大女主!
DSC0002.jpg

DSC0003.jpg

邓为饰演的苏易水,带领仙门众人在绝山上对阵魔尊魏纠,在众人无力对敌的时候,他明明有一战之力却因为自己的暗中谋划,主动拿出“幽界密钥”哄走魔尊,面对其他掌门们的诘问,漫不经心一句“累,打不动了。”怼的群情激愤,什么?正道楷模?我既然是正道楷模,那我做的事就是正确的行为,否则“要上你上啊!”。众人无语,只能一味屈从,没办法反 驳,实力不允许啊!这位“正道楷模”一定是另有计划,对,一定是这样的!这就是——光环效应。
DSC0004.jpg

光环效应(Halo Effect)指的是人们对某人的某一突出特质产生好感后,会无意识地将这种好感扩散到其他方面,认为他“什么都好”。通俗来说,就是你主动给 某人上了“光环滤镜”,从此就再也看不到TA身上的阴影与缺陷了。身为职场牛马,你或许像修仙界的基层弟子一样,终日在大佬的光环下摸鱼修行,但小心——这种环境最易让人陷入‘光环效应’的陷阱。
DSC0005.jpg

职场陷阱
迷信明星光环:职场上有很多职位之外的标签,诸如 “大厂精英 ”“ 海归高管 ”“ 行业翘楚 ”等等,这些 光环 很容易让人 盲目追随其观点 。
畏惧强势人物:领导 气场强大,行事 果断, 是好事,毕竟鸟随鸾凤飞腾远, 但盲目追随可能坠入深渊 ,容易 忽略其决策中的逻辑漏洞 。
认知错位失衡:同事颜值高,开豪车,穿名牌,言谈得体,彬彬有礼,那 TA一定工作能力强……吗?很多时候你是不是也省略了后面的“吗”。
破局指南
“原相机”看人:见到“光环”别上头,去掉“美颜”和“滤镜”,通过现象看本质。 “您在大厂工作了十年,请问具体做过哪些项目? 都具体负责什么部分? ”
“列清单”做事: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分解,拉一张清单,罗列每一个过程,并标注上得失关键点,从而判断出计划是否存在漏洞和逻辑错误。
当个委婉的杠精:凡事多追问一个“为什么”可以提前解决很多隐患,“您定的这个目标很振奋人心,但不知人员规划是否充足? ”“这个数据您是从哪里得来的? 我也有个信息源,咱们可 以交叉验证一下”。
DSC0006.jpg

PS:清醒的打工人只用“原相机”,拒绝各种职场的“神仙滤镜”!
DSC0007.jpg

同门庆祝沐清歌即将“飞升”,沐清歌却说:“我成这仙有何用?”,颇有点大圣“我要着铁棒有何用”的不屑一顾。其后,她的徒弟苏易水亦是放弃飞升的希望,将半颗金丹换师傅转生,其中 固然有情感的选择,但未尝不是他和沐清歌一样,都看透了“飞升”的陷阱,1%的幸存者固然成为神仙,但99%的失败者化为累累白骨,用1%赌99%这个胜率高吗?
DSC0008.jpg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人们只关注“幸存”的显性信息,忽视沉默的失败者,导致认知失真。二战时期,联军幸存的战斗机机翼损伤多机尾损伤少,局方意图强化机翼,专家反对,认为应该强化机尾,因为统计样本都是幸存的战机,机翼损伤多恰恰证明其不致命,也预示着机尾的损伤容易导致战机无法返航,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就像追星时只盯着C位偶像,忘了台下还有无数淘汰的练习生。信息的传播天然偏爱成功者,而真相往往残缺不全。因此,我们总被赢家的‘神话’吸引,却对输家的沉默视而不见。
职场陷阱
看成功不看失败:看到自媒体博主“年入百万”的新闻,忍不住自己也注册了公众号,却忘记了更多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码字人其实是无人报道的。
看机遇不看风险:同学聚会上创业成功的小A夸夸其谈,让你羡慕不已,下意识地忽略了创业的种种风险,那些正是导致小B、小C、小D今日缺席的原因。
看高峰不看低谷:老同事跳槽升职,进入名企当高管,渐渐从你的社交圈里神隐,不要怪TA“贵易交,富易妻”,因为风口过后,降薪裁员这样的事情TA是不会主动和你说的。
破局指南
用“挖坟心态”看案例:所有的逆袭传奇和成功案例,都不一定经得住“挖坟”,比如“和TA同期进入这个行业的人现在还有多少在? ”“TA在上游行业当高管的舅舅真的没有帮TA吗? ”
数据需要“打假”:公司宣称“平均晋升率是25%”,这个数据也许需要层层“脱水”: 统计基数是全体员工还是中层以上员工? 是否有连年晋升的关系户一直在提升这个数值?
和“失败者”喝咖啡:想创业时,不 要去找成功者取经,而要多跟失败者聊聊。“钱都是亏在了哪些地方?”“最失败的环节是何处?”“如果重来一次还会选择这个行业吗?”
DSC0009.jpg

PS :清醒的打工人会扒开成功学的糖衣,专挑那99%的苦药吞下。
DSC00010.jpg

所有的爽文,爽的只有逆袭的主角,总有狂傲自大的反派沦为炮灰暗自神伤。比如《仙台有树》里苏易水的爸爸平亲 王,以为自己是棋手,将儿子当作工具人,殊不知自己也是棋子,被最终的 BOSS夜心当作棋子在利用。而夜心也难免功亏一篑,被徒子(沐清歌)徒孙(苏易水)徒重孙(薛冉冉)稳扎稳打击破阴谋。可见,修仙界的第一大杀器是什么?不是功法,不是宝物,不是机缘,而是过度自信!
DSC00011.jpg

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个体对自我的能力评估总是存在偏差,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能力越高的人,反而更谨慎。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的经典“定律”——越菜也嚣张,越牛越谦虚。刚出了新手村都觉得自己能单挑最终BOSS,反而高玩们在一点点探索地图,一页页研究攻略。其实很多时候,初入职场的我们和那些新手菜鸟一样,迷失在达克效应的误区里。
职场陷阱
自信爆棚易爆炸:刚学会用VLOOKUP函数,就觉得自己能吊打财务总监: “这报表我十分钟搞定! ”——直到被反问“动态现金流模型怎么建? ”自信炸了,职场口碑也炸了。
口无遮拦露短板:几份方案被夸奖过,觉得自己已是“行业天花板”,跳槽简历敢写“精通全链路运营”。 当被新公司问到“用户增长模型怎么搭建”时当场卡壳。
拒绝学习被淘汰:出色完成几个项目之后,在心底将“成绩”改成“成就”,认为“现在的东西够用一辈子”,拒绝学习新技能,被后辈逐一超越,成为“前浪”。
破局指南
让“小白”打脸自己:当你觉得自己很牛的时候,不妨多问问自己: “如果让行业顶尖的大佬来做这事,TA会比我强在哪里? ”“我是真的独立搞定的还是套了前辈的模版”,知道自己“小白”在哪里,才能下笔添上色彩。
寻求“降维打击”:多参加高端会议了解趋势,多读写专业书籍填补无知,多和前辈交流业务积累经验,多请上司指教避免盲区,这些都是你的“纠偏伙伴”,且都是“上问”,何必羞耻?
能力是个进度条:当一个游戏中多位玩家达到了满级,官方就会调高满级上限,能力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进度条, 你要做的就是不断逼近顶点,菜鸟-入门-熟练-精通-专家,如果停滞就是从头再来的节奏。
DSC00012.jpg

PS:清醒的打工人知道菜鸟在顶峰狂欢,高手在谷底修行。
编辑:Yuri
撰文:鱼龙曼衍
设计:姜黑勒久
图源:豆瓣、网络
DSC00013.gif

DSC00014.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