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专访交行上海市分行行长涂宏:商业银行适合做科技企业的“耐心资本”

时间:2024-10-22 12:21 0 5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炎炎 上海报道
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开篇,当下,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提升科技金融在全行战略中的地位,而在金融助力科技发展的征途,国有大行更是义不容辞。
近期,就科技金融业务的现状、挑战及前景等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交通银行同业业务总监、上海市分行行长涂宏。他认为,要服务更多科技型企业,需要商业银行、PE/VC、政府基金、资本市场形成多方合力,而商业银行因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是适合作为“耐心资本”的,但需要在银行的信贷文化中有机融入投资文化,在债权思维中有机融入股权思维,以更好地服务于新质生产力。
“传统贷款都是按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张表’来评判企业的偿债能力的,非常强调抵押物,甚至经常以企业的‘清盘’残值作为最终的门槛来衡量贷款的安全性,强调的是企业过去积累的价值,而科技金融更多的是依据科技创新新未来创造的市场价值进行融资”,涂宏认为,应当将投资文化、股权思维引入商业银行,明确信贷资产和股权资产风险管理模式的巨大差异,健全风险评估制衡与不良追责体系,这样更能助力商业银行成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在兼任上海市分行行长之前,涂宏已担任交行同业业务总监数年,多年深耕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曾担任交行总行国际部总经理、纽约分行总经理,极具国际视野。
《21世纪》: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科技金融被列入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如何理解科技金融在当下金融业务中的地位的?
涂宏: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篇,既体现出中央层面对科技的高度重视,也赋予了金融服务科技新的历史使命。在此背景下,发展科技金融,不仅是商业银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助力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自身转型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实际上,国家“十四五”规划早已明确,将科技自立作为驱动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战略。
近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会指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切中肯綮、值得好好研读、领会贯彻的。
从区位上来讲,近年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经历了夯实基础、攻坚突破、深化推进等阶段,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开放性的创新空间格局全面拓展,系统性的重大创新任务布局不断优化,支撑性的创新法规和政策体系日益完善,而科技金融是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要素和成功保障。
《21世纪》:科技金融的难点在哪里?
涂宏:我从科技贷款、科技企业债券融资角度分别谈谈。
科技金融中的科技贷款,一定是有别于其他贷款的。传统贷款都是按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张表”来评判企业的偿债能力的,非常强调抵押物,甚至经常以企业的“清盘”残值作为最终的门槛来衡量贷款的安全性,强调的是企业既有的资产和现金流是否满足信贷审批的要求,主要看“过去和现在”,比如要求企业是盈利的,从企业生命周期看,只有成熟期的企业能获得贷款;而科技金融要求投早、投小,这个阶段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创阶段,很多企业没有盈利,甚至没有现金流,完全不符合银行信贷标准,需要的是用来“烧”的钱,这只有股权融资,比如种子基金、天使基金能够才能够提供融资。因此在科技贷款方面,挑战就在于,传统信贷文化不适应科技金融投早、投小的需求。对应于银行信贷的债权融资和投资的股权融资模式,风险管理的模式也差别很大。债权融资依靠多笔信贷中不良贷款比率低来控制风险获得盈利,而股权融资很多情况下是在多笔投资中市场溢价多数为保本甚至亏钱,少数几笔投资市场价值几倍几百倍增长来盈利。实践中,传统银行业务的“尽职免责”这一点也是界限比较模糊,相当难以认定的,造成科技金融股权业务不敢投、不敢审批。改变责任追究认定机制,对于科技金融成败非常重要。
在债券融资方面,科技企业进行融资,需要符合交易商协会制定的债券注册的系列标准,有时候会吃“闭门羹”。其实2009年人民银行和交易商协会推出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一个可以参照创新科技企业债券融资产品的模板。“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可以让几家规模不大的企业联合起来,解决单个企业独立发行资质弱、规模小、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此外,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的方向,但目前科技型企业的界定标准仍相对模糊,不同银行在实际操作中认定标准差异较大,期待能形成对科技型企业界定标准,进一步保障商业银行科技客群建设的稳定性与合规性。同时,由于科技行业技术迭代迅速、市场波动性较大,发展科技金融往往也伴随一系列风险,如对科技型企业尽职免责相关认定标准和流程能进一步得到优化和简化,也可有效提升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的意愿和效率,培育更多敢做愿做科技金融的展业队伍。
《21世纪》:商业银行适合作为科技企业的“耐心资本”吗?
涂宏:从基本面来看,商业银行目前营收、净利润较为平稳,是适合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
目前我们金融业监管采用分业监管,这是有其历史脉络和现实考量的。但是目前确实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企业还未成长起来的阶段,银行的科技贷款可能并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在分业经营的过程中,客户也觉得多有不便,在寻求PE/VC融资的时候要做很多案头工作,在贷款的时候又需要重新做材料。
当前,五大行成立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并不断放宽投资试点范围、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限制,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未来,希望商业银行能将投资文化引入商业银行,健全风险评估制衡与不良追责体系,这样更能助力商业银行成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21世纪》:为了支持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不少政策,哪一条政策交行上海市分行业务受益比较多?您认为从银行角度看,还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涂宏:近年来,相关委办和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科技金融支持政策,持续坚定了我们发展科技金融的信心和决心。2022年底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去年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放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
人民银行出台的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对于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正向补贴,对商业银行以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起到了非常大的激励作用;市区财政、市担保中心和市科委等,持续推出风险补偿政策和风险分担产品,帮助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的减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21世纪》:作为总部在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积极打造科技金融“上海样板”,又设立了科技金融专班服务相关企业。如何评价上海市分行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近两年来的工作质效?
涂宏: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是交通银行系统内第一家科技金融专营机制试点单位,于2021年成立科技金融专班,围绕科技企业客群,提供包括银行信贷和股权联动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专班成立以来,上海市分行持续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的优化升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上海主场”创新策源功能,科技金融业务规模和服务能力实现持续增长。
至今年6月末,分行银保监口径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超700亿元,达到2021年的6.7倍;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超3200户,达到2021年的3.4倍,其中小型、微型企业数占比近86%。今年上半年,分行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和增量均位列总行系统内第1名,科技小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0%,增量排名总行系统内第1名。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监管局于2023年选定我行作为科技金融专营机制建设推进小组牵头机构之一。
《21世纪》:在服务模式上,交行上海市分行有哪些创新突破?
涂宏:一是磨炼科技金融的“全要素打法”,打造“股、贷、债、租、托”综合科创服务的上海范式。充分发挥总部在沪、全牌照优势,整合集团资源,有效串联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加强全链条综合化金融服务。例如,股权投资方面,联动交银国际、交银投资、交银资本等集团内部的投资职能子公司,支持科创企业的股权融资;融资租赁方面,加深与交银金租的联动,以特色金融租赁为科创企业提供信贷产品的差异化补充和区域性延伸;出海方面,综合运用境外发债、境外IPO、中长期信保融资、跨境并购贷款等产品和服务,积极支持头部科技型企业“走出去”。
二是为科创企业开辟授信审批的“绿色通道”,大幅提升服务效率。在严格遵守“审贷分离”的基础上,科技金融专班下设前台营销团队和中台审查审批团队,建立一套独特的前中后台专业化信贷服务体系,中台派驻制审查审批团队专职专业审批科创企业贷款,大幅提升审查审批质效和科创企业服务效率。科技金融专班的架构使前中后台之间对企业技术、行业赛道、市场趋势等方面的认知得以融合和打通,及时捕捉行业内变化,加深科创行业认知。
三是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服务的新模式,在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力度、发挥知识产权增信功能的基础上,向前一步,在授信给额阶段就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评价体系。在今年分行推出的“科创易贷·智慧知产贷”线上产品中,于底层搭建科创企业技术评价体系,内含多维度知识产权相关细分指标,高效满足拥有核心技术但暂未实现大规模收入的科创企业金融需求,畅通科创企业“知产”变“资产”通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