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潮生·香帅年度财富展望2023(演讲全文)
今年,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过去中国式的创富叙事已经接近尾声,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互联网信息化的四股浪潮或衰竭,或转向,或进入峡谷地带,冲击到两岸的峭壁之上,碎成万千片碎浪。
只有告别旧叙事,才能翻篇展开新叙事。
2023年7月29日,第二届“共潮生·香帅年度财富展望2023”如约而至,为您带来“一场关于中国社会财富创造的全新叙事”。
以下为演讲全文,与你分享。
2023
告别,转身
01
预期
从哪里开始呢?从“预期”这个词开始吧。
这是我博士生导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商学院院长,苏珊·克里斯多夫森。
2006年我刚到她门下,抱怨学金融太苦,会折寿。我老板安慰我,“金融学通了,豁达,容易婚姻幸福,还活得久。”
为啥?Because you know how to deal with expectation(因为你知道怎么处理预期)。
当时太年轻,当笑话听。今年突然意识到,我导师不是在给我上金融课,是给我上人生的课程呢。
怎么处理预期,大概是最重要的人生问题。想明白了这一点,发现很多人生的答案都在金融学模型里。
比如说这个著名的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用大白话说就是,任何一个资产的回报率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来自市场大盘,叫Beta,剩下的叫做超额回报,叫做Alpha。
你想想,对于我们个人这种“长期资产”来说,什么是最大的大盘?是时代。没错,时代红利或者时代冲击,就是我们人生最大的Beta。
顺着这个线索,我把自己身边所有人都仔细想了一遍,发现过去四十年,我们人生的起落,都来自几股巨大的浪潮——
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互联网信息化。
所以,我们今天感受到的撕裂和痛苦,也几乎都跟这几股力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工业化在2012年左右已接近尾声,后面主要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最近麦肯锡有个报告说,制造业将是被人工智能影响最大的行业,64%的制造业活动将被替代。屋漏偏遭连夜雨,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城市化是和我们大部分家庭财富联系最紧密的。2022年中国人口第一次出现负增长,那种以大规模人口驱动的简单城市化的红利没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
还有互联网信息化,暴风骤雨式增长这么多年,2021年,也就是平台治理开始的那一年,中国上网人数和人均上网时长的增速第一次同时出现下降,我们熟悉的那种互联网造富模式也走到尽头。
你会感觉到,一切都在变化。
02
时代变了
说到变化,我想起一个人。
这个人叫周群飞,苹果手机屏全球最大供应商,蓝思科技的创始人。
她的成长史浓缩了过去四十年几乎所有核心要素:
一个湖南偏远农村姑娘,中学没毕业就南下深圳打工,草根创业开工厂,做手机屏,然后成了苹果最早的供应商,从此人生开挂,2015年蓝思科技成功上市后,市值一路狂飙至最高2000亿。
但是,时代变了。
这是过去两年蓝思科技的市值变化,缩水65%。其实蓝思科技还算好的,中国A股25家果链公司的市值平均缩水了70%。
所以啊,还是那句话,时代红利或者时代冲击,就是人生最大的Beta。谁不是命运绳上的蚂蚱呢?
其实,这就是我们当下面对的最大的时代Beta——
从这里开始,全球化碎裂成岛链化。
岛链化这个词是我在去年的共潮生中提出来的,记得当时说,全球化意味着一个平坦的大市场,各种要素自由流动。
岛链化则意味着这个市场被政治、意识形态等各种因素分隔,但又在经济、产业、贸易、金融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记得当时说,岛链化时代注定是个疼痛的大时代。
去年这个时候,“岛链化”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年后的今天,很多人都对这个词有了微观的感受。
那天,一群经济学家开会讨论应该采取什么逆周期政策防止经济过冷,自然聊到美国的通胀会不会下来,突然有人说,哎呀,世界两大经济体的周期好久没有这么不同步了。
何止是经济周期呢?
前一阵子有人要从上海飞波士顿,一查经济舱,往返机票2万元,耗时40个小时。同样的机票4年前,4000人民币,20个小时。
2022年,美国进口商品里面,中国占比超过40%的品类是9个,5年前这个数字是19个。
变化无处不在。
这就是2023年我看到的景象——
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互联网信息化,这些托举了我们人生的巨大浪潮,一个接一个,或消失减弱,或变成激荡的狂流。
没有人能逃脱。
再仔细想,所有我们经历的各种动荡,房价、投资、就业、出口、股市、汇率……也都是这些浪潮变动的反应而已。而且你会发现,如果我们曾被这些浪潮托举得越高,当下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就越深。
比如说房地产行业。今年6月我看到一个高盛的报告,说中国房地产市场是“L型复苏(L-shaped recovery)”。所谓L,就是说预期很高,然后狠狠地从这个预期上摔了下来。
人类的预期都是历史的产物。就像在金融模型里,预期收益率都是根据基于历史数据估算岀来的,一旦市场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模型就会失败。
说到这里,我还真想起了一个著名的金融学故事。
这三个人叫约翰·梅利韦瑟,梅隆·肖尔斯和罗伯特·默顿。
一个是华尔街大佬,两个是诺奖得主,搞了一家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有人说,这家公司拥有全球最高的智商密度,1994-1997年这家公司每年的收益率达到了40%以上。《经济学人》评论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终于将风险控制从拍脑袋变成了科学。
结果1998年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
俄罗斯总理突然宣布:卢布贬值,暂停国债交易。也就是说,一个大国公开违约。
现代金融市场上没有这种先例,发生这种事情概率大概是“六到七个西格玛之外的事件”——相当于说这种事想要发生,整个宇宙的寿命都不够用。
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模型里,这种概率就是0,所以他们当时持有大量卢布和俄罗斯国债,还加了杠杆。
但是这事儿,它还真的发生了。
然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大概4周内就走到了破产边缘。也就是说,一个“结构性变化”,让一群天才的预期成了笑话。
所以,当我想起我老板讲的那个“笑话”——“金融学通了,会豁达,活得久,因为你会知道怎么处理预期”。
忽然明白过来,老板是在跟我说,金融学通了,就会明白,预期是用来调整的。
预期稳定的前提是“市场处于稳态结构”,一旦市场发生结构性改变,预期会失败。
所以,这是我们看到的当下——
当时代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时候,基于历史的预期就成为了包袱。
03
这才是当下
今年初夏,我和两个朋友夜游西湖,聊到未来经济增速的判断。
我问,经济下行还会持续吗?
朋友笑了,说,你问这个问题时已经预设了一个基准,不管你心里的基准是1992年还是2001年,都是将过去年份作为基准。
“可是”,他指着正在岸边涌动的湖水——
“这才是当下。”
未来,应该以2023年为新的基准线。
当时,脑子里像有一道闪电,刺破了这一年看到、听到的很多小现象:
大房地产老板说,现在几百万的单也亲自出马;
基金研究员看企业的时候,把抗风险放第一,短期盈利更重要;
居民提高储蓄率,年轻人提前还房贷……
这些细细碎碎的小事忽然在我脑子里串成了一条完整的线索——
身体总是比意识更诚实,其实我们已经模模糊糊在行动中改变预期,只是还没有形成更为普遍的共识。
那就是,过去四十年的历史Beta,都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模型来做新的预期。
所以,我当时决定,今年共潮生的主题就是,告别和转身。
告别那些历史的Beta,转身去寻找新的时代Beta。
说到告别和转身,2018年我和妈妈有过一次谈话。那时候要离开北大,很多人劝我,包括学术圈里很著名的老经济学家们。
这可是北大啊,何况我还是个女生,何况我还刚生了个孩子——要不要再想想?
我跟我妈说:“妈妈,他们都说未名湖是个海洋呢。”
我妈抬头,看看我,回答:“那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鸟呢?”
是啊,从一尾鱼逐渐长成一只鸟,我花了5年时间。然后今天,我站在了这里。
此刻,我妈妈就在台下。妈妈,你是对的,离开海平面,我可以进化成一只鸟,找到自己的天际线。
情感博主告诉我们,告别一段旧恋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开始一段新恋情。其实,人类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呢?
2023年,是时候告别海平面了。
所以,今晚,让我们一起转身去看看,如果以天空作为新的基准,我们将会拥有什么样的新叙事呢?
再次欢迎来到,共潮生2023年香帅年度财富展望。
Chapter 1
AI的创造和毁灭
01
人工智能
说到2023年的新叙事,最没有争议的应该就是AI人工智能。
第一次有头皮发麻的感觉,是看到Midjourney的员工人数。
这是现在全球最火的AI绘画工具,1年多时间,全球1600万用户,营收1个多亿美金。
你猜猜这样一家公司有多少人?11人。对比全球最大的传统商业图片库,Getty Images,9.26亿美金营收,员工1700人。
简单说,两者的人均产出比是17:1。
这个对比让我应该隐约感到,AI带来的恐怕不是“效率提高”,而是“生产力提高”。所以我跟团队说,一定得开始学AI工具。
然后就在这场演讲的前两周,发生了一件事。
这组图片来自现场观众手里的礼盒,里面包括共潮生徽章、书签和价值365元的金银岛门票。
这是怎么来的呢?
两周前闭关备稿的时候,大家随口聊到,要把我们团队今年新做的几个产品给到用户,比如“共潮生”,比如金银岛。
然后我又加了一句,喜欢马王堆出土的汉帛,审美特别高级。说完也没放心上,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之前天天在脑子里冒出来,不可能都落地。
首先你得会画画吧,得会设计吧,最少也得会点基本工具吧,PS、AI、3DMax、手绘板。可是我小学三好学生差点当不上就是因为图画不及格,更不要说这些还牵涉到材质和工艺。
所以,从没想过这样的“想法”可以变成现实。
然而,团队小伙伴告诉我,AI可以帮我。
团队行政总助,王佳雯,新闻学背景的文科女。用户马骋,土木工程专业,ChatGPT的深度使用者。
就这么一对小白CP合作,用几天的零碎业余时间,训练ChatGPT和Midjourney,定稿的所有工作,然后联系了工厂做成了这个不太完美的礼盒,送到了现场。
你们发现没,这两个人的“专业”都是2023年所谓的天坑专业:土木工程和新闻。
他们证明了一件事:专业也没有那么重要,对吗?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个小事,但它确实让我反思到一件事:专业正在被AI重新定义。
为什么?因为人工智能可以快速赋予人类很多特定的“专业能力”。
好,现在我们不妨想想,“专业”到底怎么来的?
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也日趋细化,现代分科教育体系就是这种要求下的产物,而分科教育对应的就是“专业设置”。
这个好处很明显,你可以几年之内通过训练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劳动者”,比如一个好的技工,好的工程师,好的会计等等。
德国当时工业经济发达,就是受益于分科教育,所以大家都争相模仿。
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专业社会”成为工业时代的主流。
你看,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其实就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只不过随着分工的细化,“专业”上出现各种金字塔,大学教育也出现金字塔。
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专业设置也越来越细。
这个事施展老师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专业像挖井,越往下学,就是把这个井挖的更深。
井挖得深,当然让整个社会的知识技能有巨大的积累和提高。
但也产生了一个问题,井口的人,看不见井下面到底是啥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专业门槛”。
各个井里还产生了自己的语言,行业黑话。
行业黑话的目的是提高行业内沟通效率,但另一方面其实也设置了行业理解的障碍。
在一个稳态的社会结构,这也没什么问题。
但过去一二十年,随着技术变迁的,很多新井打出来,老井荒芜了。那种专业人士在各自的深井里待着的情况,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下的需要。
所以,我也是今年才意识到,为啥罗胖和脱不花当年跟我磨课的时候,反复说,不准用你们黑话,你是讲给高级外行听——
其实是想把这一口口的深井里的水舀出来,端给所有人看看,相当于给专业祛魅。
我也是最近意识到,给专业祛魅,本质上,就是对那个传统专业社会的反思和进化。
而且,你们意识到没有?这样一件事,改变了很多井里面和井外面人的命运。
包括今晚,我们相聚在这里,也是这只猫头鹰铺成的路。
02
技能永生
如果说得到是通往AI时代的一块小路基,那么今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AI工具将时代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不仅仅是给专业祛魅,而是对专业进行解构,并将越来越多的“专业能力”做成标准化配置包。
但是,创造的另一面永远是摧毁,这个事另一面则是——
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专业壁垒正在被不断踏平,越来越多的井即将荒芜。坦白说,我们熟悉的“专业社会”都将面临巨大的改变。
说到这里,我想起今年6月的一个热搜,张雪峰老师说,“打死不能报新闻专业”。
张老师看对了现象,没说对逻辑。
看对的是,新闻专业这20年确实变化大。
某种意义上,新闻专业现在的门槛已经是平的了。不再是20年前,只有新闻科班毕业的学生才能够进到中央电视台、各大报社。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写公众号、拍短视频。
看错的是,学新闻专业一定没前途吗?
我们现场坐着的嘉宾就得跳起来跟你急:罗老师(中央电视台),馒头大师(解放日报),现场还有很多企业的PR、市场、品牌负责人,大批从传媒行业出来。
其实,这些年自媒体做得好的,或者说抓住了互联网风尖浪口的,其实新闻专业背景特别多,例如一条二更的创始人、吴晓波老师、六神磊磊、馒头的太太、神秘的石榴婆……
为什么?因为AI时代,专业渐枯,技能永生。
去年我们发布了一个《中国职业技能发展数据库》,里面列出了400多个工作岗位被AI取代的风险系数,然后总结出三个难以被AI替代的技能:创意,社交智慧,手艺。
这几个技能都有一个共同点,很难标准化,也就是我们说的“不可编码”。
但是今年,通用人工智能让“不可编码”的范畴被大大的拓展了。之前很多被认为是不可编码的技能,比如画画、设计、编曲……你会发现,中间很多步骤都变得“可编码”。
这件事意味着什么?此刻现在我们认为的“好专业”,其实很快就可能不是什么好专业。
尤其你会发现,2023年之后,这种小甜甜到牛夫人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变化速度越来越快。
原因就是“好专业,坏专业”的结论都是建立在“工业社会—分科教育—专业设置”这个大逻辑下,而这个“专业社会”都在被AI解构和重塑。
03
绝不鸡娃
说真的,“专业社会被解构”这个思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内心。
作为一个5岁多孩子的妈妈,你懂的,海淀妈妈。但今年想明白AI时代来临之后,心里好受多了。
而且那天正好看到马斯克的一个视频,醍醐灌顶,“跟时代和解”了。
马斯克认为,美国的传统教育专注于专业知识,但没有教孩子“如何解决问题”,这是根本性错误。所以他索性自己建了一个新学校,Ad Astra,目标是教育界的特斯拉和SpaceX。方法就是进行通识教育,打破年级,自己选择课程,重视数学、科学、人文和伦理学。
非常“第一性原理”。
我不是马斯克,当然没法这样天马行空地豪横。但是这个思考让我确定了,绝不鸡娃。
其实我一直琢磨,为啥我们中国人在应试教育上特别强?
教育有两种属性:
价值属性,告诉我们怎样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对应的是理想主义。
工具属性,教我们掌握一门可以谋生的技能——对应的是实用主义。
而实用主义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精神家园是高度吻合的,做起来得心应手。哪个专业能更好谋生,我们立马把这赛道都给占了。
冬奥会冠军,谷爱凌还记得吧,滑雪这种高难度高成本赛道,一旦被我们发现能被用来作为爬藤的工具,嗖,马上被湾区家长使得虎虎生风——
最近湾区“鸡娃”正在朝贵族体育运动项目进军,估计很快会被攻克下来。
所以,我,一个海淀妈妈,焦虑啥?
即使从实用主义出发,我们也会发现,在通用AI的冲击下,所有工具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关于未来,我所确切知道的,就是我并不确切知道。
所以,我下定决心不“鸡娃”,也不“教导”他。
因为他将面临的未来,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有新的游戏规则和秩序。今天我的焦虑,很可能都是笑话。
所以,对我儿子的教育,我和他父亲达成了两个共识:
1. 彻底打消对他所有的成绩预期。
2. 鼓励他的逻辑思考,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我觉得这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未来教育在“专业选择”上可以少一点实用主义,多一点理想主义。
为什么?因为AI的出现,会让今天的实用,在未来变得不实用。同样,AI工具的发展也会让那些“追求本性,遵从内心”的理想有了落地的可能。
下一个时代来了。这个时代,和我们这几代人生存的这个工业时代相比,可能会是哲学意义上的不同,既有的经验不知道会在什么节点被废弃。
所以,我唯一的期望,就是他能成为AI时代的原住民,一个具有生存能力的原住民。因为未来他要面临的竞争,将是残酷的。
04
成为你自己
这几年引起“专业界”震动的事情不少。
2020年,麻省理工学院宣布用AI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生素。过去100年,人类也不过发现了100多种抗生素,每种平均耗费10年,耗资10亿美金。
这个抗生素耗时多久呢?在模型确定后,耗时大概几天。根本不是一个效率。
前两周还看到一个新闻,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用AI当导师。哈佛大学的老师,算是“专业社会”的金字塔吧,但这个堡垒,也被攻破了。
还有很多,亚马逊的畅销小说是AI写的,AI还解出了数学难题……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以后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会越来越多。
在新技术冲击下,已经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安全堡垒”。
所以,不妨问一下,为什么AI显得如此强大?因为人工智能和我们人类相比,学习模式完全不同。
人类是清零式的,所以知识的深度、广度累积很慢。
AI是复利式的,每一代AI都完全是上一代的迭代。
接下来,令人战栗的“知识复利时代”将被开启。但问题来了,这是AI的知识复利。
给定我们人类的物理硬件,在吸收和记忆现有信息这个维度,我们一定无法和AI竞争。
那我们拿什么跟AI竞争?这也是我替自己,替我儿子一直考虑的问题——
创意,创造力,都对,好像有点抽象,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一直到前两个月,看到一位印度裔美国企业家纳瓦尔的一句话,大受震动。
他说,“在成为你自己这件事上,没有人比得过你”。
这句话说的就是,只有做你自己,才可能具有真正的创造力。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们猜我想到了谁?
香港名媛,章小蕙,今年她是小红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充满艺术感的带货,一夜卖货6个亿。作为名媛,她就是爱逛街,善于逛街买东西。
你哪里想到,会逛街,爱买买买,也是巨大的资产。
这个例子一下子让我明白了,成为自己,就是找到那些自己做起来得心应手,容易形成正反馈的事情。然后用媒体和代码放大这个效应。
我们每个人,多少都有特别擅长的地方对吧?比如,念书,考试,协调沟通,整合资源……
但很多人干这些不行,就爱下棋打牌,跳舞烹饪,跟人聊天,或者八卦追星,算塔罗星盘……在这些事情上就是特别来神。
说这些的时候,你脑子里是不是已经出现很多人的影子?讲故事的凯叔,讲星座的陶白白,还有各路娱乐八卦博主……
我有时候确实会觉得,人哪,得相信造物的神奇。
我们总会发现一些事情,自己做起来没有那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容易坚持,容易兴奋,容易产生多巴胺,而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创造力”才会被激发,你能做得比别人更好,能做得和现有的不一样。
这就是创造力。
创造力,就是算法算不出的部分,因为他们尚未存在。
我想到这里特别激动,因为在创造力这个维度上,几乎所有人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但是有人跟我说,还有一种可能,AI摧毁的速度会不会比创造的速度更快,宫殿没造起来,废墟倒是一大片?
我还真想过这个问题,今天我们讨论的人工智能,不是天上掉下来,而是从大数据和云计算演化过来的。
那真正的大数据是从哪里开始的呢?2007年苹果手机面世,2008年安卓系统推出,让智能手机成为了最大的“数据采集站”,人类的数据突然爆炸式增长。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云计算开始突飞猛进,再接着才有了AI的一次次突破。
所以,这张图告诉我们什么?
人工智能不是天外来客,它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进步突破都会对消费/生产产生巨大影响。
想想,从2007年开始,我们的生活、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我们今天这个活动,不也是这个时代的微小产物?其实,也就15年而已。
也不知道为什么,谈到AI这个话题,我脑子就会自动响起这个BGM——
“推开世界的门,
你是站在门外怕迟到的人。
捧着一颗不懂计较的认真,
吻过你的眼睛就无畏的青春。”
你们不觉得特别吻合这个时代,我们这些未来“移民”的心境吗?
那么,推开那扇世界的门之后,未来还有多远呢?
不多,也不少,15年,5000天。这是著名的未来学家,凯文凯利的一个判断。
他说,从1991年互联网出现到2006年普及,经过了大概5000天,15年。然后2007年社交媒体出现到2022年,又过去了大概5000天,15年。
所以,接下来的5000天,AI会有不断迭代和普及,又一次改变世界的方方面面。
如果我们以Chatgpt4.0的面世作为新未来的起点——来,算一下,我们还剩下多少天?
5000 – 136 = 4864。
走吧,推开世界的门去吧。
Chapter 2
中国CIO
01
中国智造
门的那边是人工智能,门的这边还有庞大制造业——
“中国制造”怎么跨过这道门成为“中国智造”,是当下的灵魂拷问。
不过,这两年我总是有种感觉,这个问题上大词太多,比如全流通数据贯通,全价值链业务协同,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但怎么学,怎么向上,怎么成为,搞不太清楚。
今年3月,企业微信的小伙伴推荐我去佛山一家企业,说数字化做得很好。
这家企业名字叫日丰。
做什么的?做管子的,就是我们家里厨房,洗手间下水道,暖气,燃气,那些管子。
特小的东西是吧?人家年产值80多亿,规模很是不小。
第一次去,见到是日丰的CIO(首席信息官),尹浪,人称浪哥。
我问,你们如何做数字化转型?他第一句就击中了我——
“(我没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事后总结出来的词。”
为什么?因为企业要活下来,就要不断解决问题,所以——
“从企业角度,(数字化转型)就是在不同阶段用不同工具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他给我举例:前几年,为了解决市场上的盗版问题,给每个管子打个二维码,相当于产品完成了“在线”。
然后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
山东一个水暖工上门检修漏水的管子,发现可能是某个批次的产品有问题,就在群里@工程师,工程师当即过去,确认后马上报总部,当天就决定召回全球所有这个批次的产品。
之前我们只听说过,召回汽车,第一次听说“召回”一根水管。
还有,管子大小尺寸形状不一样,要怎么装车更节省空间,这事之前主要靠老师傅凭经验,现在数据都是即时在线的,直接用算法得到最佳装车方案,算下来差不多节约15%的装货空间——疫情期间的运输物流价格大涨,这一下就节约了不少成本。
他讲完,我脑子里立马出现了很多文件报告里的一个词,“产品的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有点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这个虚词,第一次在脑子里有了具体的场景。
浪哥告诉我,他们不是特例,佛山很多制造业企业都有大同小异的感受。我跟他说,希望见见他们,仔细聊聊,现实中的制造业数字化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浪哥给我安排了一群CIO,传统的小家电、家居卫浴、铝型材,到新行业的光伏、芯片。企业大小不一,上市的,没上市的,小的有30亿营收的,也有大到800亿的。
很多人对30亿没太多感觉,中国一共300多万家制造业企业,30亿大概处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前0.1%以内的水平,也就是说,除开几家制造业巨头外,这个样本已经是中国制造业的绝对头部。
可以这么说,他们的数字化现状是中国制造业最光明的一面。他们曾经和正在经历的痛苦,会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的“常规课”。
讲两个我印象很深的故事。
一家建材企业的CIO,说自己加入这家企业,是因为老板觉得他跟自己“八字特别合”——这原因够奇葩,但也很中国,对吧?
然后他六七年前过去的时候,企业已经规模不小,但只有一个记账系统,IT团队20来人,主要就是维护生产设备或者稀稀拉拉的电脑。
最令他头疼的你们猜是什么?要绞尽脑汁的跟老板和高管们解释,为啥要买电脑,上软件。
听着好笑?一点也不,那几年房地产好,建材那么好卖,卖就是了,什么数据不数据的,纯属浪费钱。
这个听上去挺黑色幽默的故事,几乎每天中国都会有不同地方的制造业出现。困难永远比想象中要更具体,也更出乎意料。
还有,你们觉得这东西叫什么?螺丝?螺钉?镀锌螺丝?
恭喜你,都答对了。一个燃气热水器上有多少个这样的东西?大约几十个,而且名字五花八门。
所以CIO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内部信息系统里把物料的名称给统一了。
为什么要统一?因为物料名字不同,可能导致编码不同,部门之间沟通就统一搞错,采购时候订单分散,没议价能力,而且库存管理也乱。
他告诉我,这叫“物料标准化”,这个是基础和源头,没有这个,后面什么数字化都是空话。
是不是远比你想象中的要鸡毛蒜皮?没错,就是这么鸡毛蒜皮。
然后我问,这不都是最基础的信息化工作吗?
CIO们都笑了,对啊——
早期就是搞设备自动化;然后不同部门自己搞信息化,上不同系统,OA,ERP,OMS;再接着呢,开始整合各个系统,让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起来;后来,再通过通讯接口,把设备数据采集出来;最后让数据在企业各个环节流通起来,然后反哺到生产、销售、管理的各个环节。这个过程,再加上更高端点的技术能力,就是现在大家理解的企业数字化啊。
每一步,都是很琐碎的日常。但企业,就是这些日复一日的枯燥日常。
没有鸡零狗碎,哪来丰碑林立。
所以,渐进,是佛山企业们数字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第二个印象是“倒逼”。什么叫倒逼呢?
消费电器行业大多是多层级的经销商制度。代理商下面有分销商,分销商下面是门店,之前企业一般就管理核心代理商,因为管不过来。所以,订单都是从门店汇总到分销商,再汇总到代理商,然后下到企业,企业安排生产。
可以想象,订单数量会比较大,时间周期会相对长——企业的生产排期、采购、物流,都会按照这种“低频大单”的节奏来。
现在有了数字化工具,从代理商到经销商到门店都线上直通,门店直接下单到工厂,这就是所谓的“营销数字化”,然后倒逼就开始了——
有家热水器CIO告诉我,之前是200家代理商,每月下一次单,每次几千台;现在6000多家门店,从月订单变成周订单,一个单可能就是10台、8台。
怎么办?首先精简品类,销量小和过时的砍掉。
然后优化算法,比如把相同的型号,大致交货周期相近的排在一起,减少换模、换线时间,同时一点点推进生产排期、采购、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让“小单快跑”可以实现。
一旦小单快跑开始了,又倒逼企业对自己上下游的供应链做数字化整合,因为如果上下游跟不上,整个链路就断了。如果哪个上下游企业跟不上这个节奏,那就只能分手另外找对象了。
有家铝型材企业CIO就说他们也是被“逼”着做数字化改造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给一些新能源车做零部件,新能源车企的数字化水平相对较高,一些客户提出来要和他们的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供应链条上的部分信息共享——
做还是不做?不做,可能会失去他了。如果几个大客户都流失了,企业肯定江河日下。
那做吧,就得去做相应的改善。
所以,“数字化”也是倒逼的结果,因为不进则退。逆水行舟或是退出激流,企业必须做出选择。
“倒逼”在佛山形成了一种数字化的涟漪状外溢。
我意识到这点是因为一个疑问。我发现佛山大小企业的CIO中,美的出身的特别多。当时参加一个会,现场300多人,美的出身的CIO有上百人,占了全场人数的30%以上。
我问为什么?他们说,80年代美的从乡镇企业起步,到90年代已经颇具规模。企业大了,必须搞信息化管理,上系统,否则跟不上。然后下重金,花大力气搞。随着美的不断做大,内部也开始整合信息系统,做升级。
什么叫升级?用市面上有的先进技术和工具做迭代,就这样慢慢培养出了企业自己的数字化能力,包括技术、系统、人员。
效果就出来了。就像刚刚说的,你想做美的的生意?只能跟着数字化,否则就OUT了。
跟着做数字化得有人力资源啊,从哪里来?美的。
然后,被“倒逼”着做数字化的企业长大了,又开始外溢自己的上下游,就像一颗石子下去,涟漪四处扩散开。
有一家智能平板企业,曾经是美的客户,美的(美云智数)帮它做了财务和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这家企业逐渐长成行业龙头,觉得自己的供应商效率太低,而自己的质量管理要求又高,干脆自掏腰包,给30多家供应商建了一套生产数据采集和质量管理系统。
02
复杂网络
3月我第一次从日丰工厂出来开始,连着往佛山跑了好多趟,仿佛内心被某种力量牵引,好像和数字化有关,和制造业有关,但又不全然是。
我说不清那是什么,似乎是某种更深层次的情绪和思考,模模糊糊抓不住。我跟很多朋友聊,希望找到答案,一直到徐远教授说出了“复杂网络”四个字。
大部分人想到佛山,第一反应是,黄飞鸿,舞狮队。但实际上,佛山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一个顺德区北滘镇,就有两家千亿巨头,美的和碧桂园。除此之外,还有10万来家大大小小的制造业企业,电器、陶瓷、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新产业老产业,你能想到的“中国制造”门类,这里基本都有。
看着这张图,再想起几次佛山之行,我明白了一件事:
工业本质上就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上下游,供应链,甚至竞争对手,都是这个网络的一个部分。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协作,也相互竞争。
就像热带雨林一样,越复杂,生命力越强。
我们什么时候见过一棵孤零零的大树呢?树底下面的杂草、青苔、蚁穴,树干上的虫子,枝叶间的鸟巢,甚至毒蛇,才构成了一棵充满生命力的树。
什么是最大的复杂网络?市场经济就是最大的复杂网络。因为各种不同的业态之间,都是复杂网络关系。
比如说,平台和制造业之间千丝万缕;房地产上下游和银行,更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不要轻易使用“一鲸落而万物生”这样的词语,因为市场体系中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那市场经济这个网络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自主性。渐进,“倒逼”和涟漪状扩散,就是自主性。
佛山大大小小企业,不是在苗圃里被选定的某颗种子,被除去杂草,被浇肥施水,被修剪枝叶。他们是大地的孩子,会顺着季节去调整生存策略,跟着环境去演进出真实的生态。
中国有很多这样的生态,佛山CIO,制造业和美的,通讯设备行业和华为,电商服务和阿里……都是。
自主性意味着更脆弱,也更坚韧。
来佛山之前,我对制造业数字化这个事情有点云山雾海的感觉。来了之后,总结出五个字,“很难,不颓废”。
在佛山这样的地方,企业要活下去,数字化转型就是条不得不走的路,要在现有制造业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不停地升级和迭代。
确实没人躺平,因为躺平的都OUT了。
所以,中国制造业远比我们想象中地更接近数字化时代。
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在现实的泥地里,一点点匍匐着接近这个时代,更看到了“市场”这两个字,是怎么坚韧而持续地支撑着中国制造业和中国经济。
这就是过去四十年中国市场经济的历史给我的牵引,就像余秀华那首诗写的——
“那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当我们说“历史”的时候,往往觉得有些抽象,几十年、几百年被浓缩成几个王侯将相,朝代更替。
最近史学界很流行微观史,就像《清明上河图》,从日常生活,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眼中透视出时代,这叫以碎立通。
就像著名的汉学泰斗,哈佛大学的费正清教授的一句话——
“在中国的黄河上逆流行舟,你往往看到的是曲弯前行的船,而没有注意到那些在岸边拉纤的人们”。
对我来说,拉纤的人,才是真正的历史。
其实,刚才我讲到的很多CIO,包括浪哥,此刻都坐在台下。
请允许我念出他们的名字:尹浪、温文聪、伍名跃、曾戈、龙春年……以及他们共同的名字,中国CIO。
谢谢你们,在一个日渐浮躁的时代里出做着最朴素的事,写着最沉静的答卷。
谢谢你们,和所有在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的黄河边拉纤的人。
03
经济“虚”与“实”
这两年在研究数字化的过程中,我还被一件事情苦恼,就是怎么分清经济的“虚”和“实”。
都说制造业是实,平台是虚。但对我来说,数字经济的灵魂之一,就是虚实边界在消融。
但我一直找不到简洁的逻辑把这个想法讲清楚。今年,这个事情算是解决了。
第一件事是,我在CIO们的会场里发现,现场除了制造业企业外,还有很多数字服务商,包括阿里、腾讯、字节、华为等大厂。我意识到,其实制造业企业的很多数字化,都用到了平台的能力和工具。
第二件事是跟一个朋友聊天,知衣科技的郑泽宇。
泽宇是我长沙老乡,学霸,奥赛选手,也是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年轻元老。谷歌、字节,他一直是“平台”这一挂的选手。但是前几年,他和我另一个朋友冯敏一起做了家公司,冯敏也是平台这一挂做电商的。
他俩现在在搞制造业,服装制造的数据化。
比如说一件衣服,不管你在哪个平台卖,这个数字化停留在哪个层面?冯敏给了一个非常精准的词语,成品。
不管哪种类型电商,多少种SKU,被数字化的都是商品本身。
那“成品的过程”呢?不就是所谓的产业互联网么?制造业数字化不就是这个概念的组成部分么?
一个向下渗透,一个向上生长。
突然想到之前写过的一句话——
“数字平台,既是一种企业组织,更是一种经济形态”。
当时抽象的思考,终于找到了落地的场景。
在静态的二分世界里,我们习惯了非黑即白,平台是虚,制造为实。想当然地认为,制造业要发展,平台就需要限制。
在动态的现实世界中,我们看见的却是这样的图景——
他们在各自的进化中,不断接近。平台和制造业,总算要金风玉露一相逢了。
但愿这次相逢,会胜却人间无数。
最近有本畅销书叫《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设计?》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设计?我想,佛山制造业的数字化已经给出了答案。
Chapter 3
YOLO:要,我现在就要
01
我只活一次
这是今年五一的出行消费数据。和2019年相比,出行人次是同期的119%,但旅游消费101%。
直观解释就是“消费降级”,毕竟每个人花的钱确实是少了。
不过有时候,换个角度,结论就不一样。
今年五一我来上海,找朋友要司机,说司机请假出去旅游了。
40岁的中年人,十多年从没出过远门,突然聊发少年狂,两公婆还分头行动,一个跟哥们开车去淄博撸串,一个跟闺蜜去长沙打卡。
我看到那个数据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就出现了这件事——
这个数据说明,有19%的人,疫情前从不旅游,疫情后决定对自己好一点。即使不富裕,节衣缩食,还是要在路上,去体验人生。
毕竟,生命那么短促,人只活一次而已。
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这是过去几年特别流行的一个词语。
听上去像情绪吧?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还真不是。
它是一种新的价值观。
所谓价值观,就是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深刻影响的思想潮流。
那YOLO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呢?活在当下。
为什么想活在当下?
过去两年,学术界研究这个的很多,还有专门的模型——
YOLO意味着关于未来的折现率变大了,所以未来那点快活变得没啥吸引力,还不如今天多快活一点。
记得有一句俗话,“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国家大事、气候问题、各种病毒,都是我们渺小的人类控制不了的事情,所以,对于那些想不清也管不着的未来,算了,放一放,多顾着点今年就好。
这个词还让我们想起另一个词语,延迟满足。
为什么可以延迟满足?因为对未来有确定性预期,延迟了可以满足。但如果如果延迟了不能满足呢?
那就,要,我现在就要,因为YOLO,我只活一次。
现在,YOLO这个价值观已经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经济学人》写过一篇深度报道,专门讨论YOLO在美国社会中的表现和影响,里面说到一个年轻人,叫内特·莫斯利(Nate Moseley),29岁,他是美国一家大型服装零售商的采购员。
他早就想离开这个古老行业了,但是一直犹豫不决,毕竟薪水高,13万美金。
今年他创建了一个名为「20多岁的危机」的表格,写了很多下一步行动的可能选择:上编码课,挖以太坊,参加2022年的政治竞选,搬到加勒比海地区,开一家旅游公司……
然后,2020年6月1号,他行动了。为什么,因为疫情后他觉得,那种回到从前的想法不再吸引,“时间是个单行道,我只活一次,如果不是现在,我什么时候才能改变?”
这是美国式的YOLO,越来越多人选择推翻自己的生活,放弃了舒适而稳定的工作,开始了新的冒险事业。
《经济学人》杂志也说,职业白领,金领开始“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这种价值观正加速美国的创新。比如说,60年代嬉皮士文化,很多硅谷大佬都是嬉皮士,包括苹果创始人乔布斯。
中老年人也YOLO。2020年之后,很多有储蓄的中老年人,忽然想明白了,一辈子忙忙碌碌所为何来?
一直想着退休后要去加勒比海钓鱼,去撒哈拉徒步,或者在院子里晒太阳。所以,就像《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一样,“老子不干了”。
然后,美国55岁以上的劳动参与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相当于150万的劳动力永久的退出了劳动力市场——
这对宏观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通胀——
劳动力供应紧张,(名义)工资增长,然后推动全社会价格上升。
这已经是美国经济学界的共识。
前美联储主席,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伯南克说:“美国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下降,劳动力供给不足是构成通胀上行的主要因素。”
美国的YOLO主要体现在就业市场上,中国的YOLO有点不同。
今年中国有个热词——特种兵式旅游。
我从微博上截了一张图,来自一个年轻的成都的码农,柟多多,他在网上爆红是因为5天内打卡五岳。
这个小伙子是旅游爱好者,今年他突然萌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要用五天假期爬完五岳。说干就干——
4月28号下班,立即出发,第一站,南岳衡山,中午登顶,打卡,下山,然后马上出发奔赴下一站,嵩山,登顶,打卡,下山,再下一站,泰山,恒山,华山。
五天,五城,闪现五岳山顶。
我开始不是特别理解——然后五一节特地带儿子去了趟沈阳做特种兵式旅游,早上6点钟二等座,打卡工业博物馆,撸串,然后去皇太极的北陵公园,中途还陪他打卡了两个游乐场,晚上11点晚班机回到北京。
很刺激,感觉人生是浓缩的。
然后再想想这个男孩,突然就理解了,人生不就是在路上吗?
“五岳归来不看山”,你想想,5天,120个小时,浓缩了别人的半生和山河的精华,何等的刺激?最重要的是,成本也不高,负担得起。
所以,中国式的YOLO会体现在消费市场上,一方面因为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还是想省钱,另一方面,又真的觉得人生苦短,要多体验。
所以我们在消费上会发现很多奇怪的悖论,看着像消费降级,但又不完全是消费降级。
我总结了一下,中国式YOLO=【低成本,强体验】
02
枫叶租车
前两个月,我跟枫叶租车的创始人聊到这件事,他一听,太对了。
“设计符合时代价值观的产品,提供符合时代价值观的服务,这正是我们公司发展的轨迹。”
比如,为什么要切入高端汽车租赁市场?最开始是基于对“消费升级 vs 消费降级”的思考。
举个例子,你十年前买个帕萨特多少钱?20多万?现在宝马3系,大约也是20多万。所以,你很难界定什么叫升级或降级。
但用户对品质的追求是永恒的,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决定了方向,要让用户“用更少的钱享受到更高端的品质”。
接下来发现,年轻人对汽车的拥有权和使用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老一辈人的观念中,汽车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它只是一个出行的工具。
年轻人追求的是如何能有更好的驾乘体验,通过体验不同的产品获得不同的乐趣。
所以,这是他们的另一个出发点,要让用户“用同样的钱获得更多的体验”。
在这两个思考下,从高端汽车租赁这个场景入手,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发现,高端车的用户比自己想象的要年轻差不多10岁。
这时候,他们开始更多地考虑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发现整个汽车产业在技术层面的冲击下,连对车的定义都发生了变化:从资产到玩具。
所以整个产业链的销售模式,以及客户的消费模式都发生了改变。
“体验”这个词变得更重要。
这些变化都促使他们去思考,为什么不能为用户创造更高频的极致体验呢?
比如保时捷、奔驰、宝马、沃尔沃、特斯拉这些车,尤其是新车型,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是向往,但是还有点够不着,能不能当下就要,又要得起呢?
这就是他们正在推出的“汽车订阅”。
汽车订阅,和长租比较类似,但是长租的意思是,你这段时间只能开这辆车。订阅的意思是,你什么时候觉得这个车不想开了,可以在订阅池里面再换一辆不一样的车。
所以,他总结说,从汽车租赁到汽车订阅,本质上都是提供出行解决方案。但这个方案,一定要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变化。
他们这个方案,契合了年轻人对整个汽车产品的新思路,YOLO。
枫叶这个案例也让我再次肯定,YOLO在中国市场上会更多地体现在消费的“高性价比,高频次,强体验”。
这个思路下,很多消费场景都变得可以理解。比如小家电行业里的养生壶,煮蛋器,空气炸锅,新款层出不穷;茶饮行业里不断推破圈的联名产品......
这些热闹背后,就是YOLO价值观的渗透,要快,要体验。
03
生如夏花
对YOLO这个事情,我感受特别深,因为我是长沙人。长沙就是YOLO精神特别强的城市。
这两年,我碰到所有人都告诉我,超爱你们长沙哦。
为啥?我觉得就是长沙这个城市骨子的YOLO气质,恰好回应了这个时代的YOLO心态。
上个月我回长沙,跟老同学一路顺着著名的网红区域逛,天心区,还有解放西路,然后发现一大溜熟悉的名字——
茶颜悦色、文和友、墨茉点心局、虎头局、三顿半、费大厨、柠季、盛香亭、零食很忙……居然全出自我老家。
这里面很多品牌都曾经是社交媒体的绝对宠儿。
我一查,这几年长沙居然有86个网红品牌,一浪接一浪,虽然不断有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但总有后浪滚滚来。
而且不管前浪是成是败,那种一瞬间铺天盖地占据所有心智的场景不会持续,而且前浪消失的速度越来越高,概率也很高——而这,也正好是这些年网红品牌的常态。
所以,很多讲究“基业长青,长期品牌”的学者对这种“昙花一现”的现象颇有微词。
但我反而觉得,正常。
那天看巴菲特的直播,看到老爷子仍然喝可口可乐。突然意识到,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品牌故事,不会在这样一个YOLO时代出现了。
不是因为产品不行了,而是因为供给更充沛,认知更多元,信息流更快速——
你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触达更多用户,占领更大市场。这意味着什么?现在红1年可能相当于之前红10年。
所以对产品,对品牌而言,你面对的是一个更广阔,但也更稍纵即逝的市场。
在这样一个YOLO的时代,【生如夏花】可能才是常态。
我今年特别认真地思考了“生如夏花”这四个字。
从前,时间犹如深潭,慢慢的岁月,慢慢的成长。
今天,时间犹如激流,瞬间到高潮,也会瞬间被荡涤。
但是,开放过,存在过,被看见过,没有价值吗?
比如说淄博,很多人觉得这是非市场化的行为,炒作,泡沫。
没错,淄博烧烤的温度降下去了。但是换个角度看看?淄博很多小商家的人生,就在这两个月内发生了改变:
卖鸭头的小哥叫伊扬,曾经一夜直播卖货100万。
小饼店家的利润4、5月曾经高达100万,现在“断崖式”下跌到10万,但比之前还是多不少。
从个人角度来说,将一个月活成了一年、十年的例子不在少数。
从城市角度来说,淄博被看见了。不说这些社交媒体动辄百亿的数据,就说经济学家这个群体,什么时候讨论过淄博?我觉得这个价值可能比任何城市名片工程都有用。
所以,曾经被看见,难道不也是一种幸运?
这些事情让我继续思考关于“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作为一个信息生物,人类拥有的无非就是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自从苹果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数据喷涌,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面对的信息空间被无限扩张了,而信息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感受到的“时间”被压缩了,变短了。
我们看见的可能是一夜爆红,转瞬即逝,但在更哲学的意义上,这是时间的相对论,因为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所有的生命所面对的时间已经变快了。
而这,意味着太多变化——
品牌、影响力、价值这些东西本就是人类的共识,当时间变“短”的时候,共识构建和破裂的速度也会变得越快。
这意味着,YOLO,是时间相对论的产物。
人类的空间被扩展,时间被缩短。
YOLO时代,品牌来来去去,影响力沉沉浮浮,价值起起落落。
对一个品牌,一个人,一座城来说,也许生如夏花未免遗憾,但这是否也意味着,在同等的时间长度上,每个人,每个品牌,每个产品,每座城,都有被看见的机会。
我们都是技术的生物。
回头想,“人类”这个生物在苹果手机面世的那一刻已经被改变了。
今年通用AI的出现,只是将这个变化再往前推进了一步而已。
作为“未来”的移民,我意识到,既有的观念、价值都即将或者正在发生重大的改变,既有的经验可能都被荒芜,所以,活在当下就好。
这不是短视,不是注重享乐,而是时间的相对论。
我想起了那个冲进球场拥抱梅西的孩子,我记得他仰着的头,张扬无惧的笑容。
是啊,YOLO,你活且仅活一次,我知道被看见过,被改变过,这就够了。
所以,有人问我,共潮生有压力吗?
我早问过自己,你是要永远在镁光灯下么?还是绽放一次也可以?
答案是,后者,明年,明天,你记不记得住根本不重要。
We only live once we only live tonigt.
请记住今夜就够了。
Chapter 4
服务业工业化2.0
01
数字能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