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剧照。
这是一届极为不寻常的大选。两位候选人的白热化竞争,是美国社会严重分裂的一次集中呈现。在大选计票期间,我们曾先后推送两篇文章,,如今拜登时代将开始缓缓拉开帷幕,而拜登或许仍无力改变现在的分裂局面,而这恰是特朗普为何能崛起的原因。也正因此,有评论预测,美国可能即将进入“没有特朗普的特朗普时代”。
过去几十年,在全球化背景下被遮蔽的美国底层社会,既是特朗普崛起的社会基础,也是精英们“进步主义”傲慢的表现。 撰文 | 钱静远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研究生) 01 险胜背后的迷思
“两种迥异的价值观和社会愿景,在二十年间冲突不断加剧,撕裂了美国社会的基本共识。”(图为《硅谷》第一季剧照)
把美国人割裂在不同回音壁中的,不仅有城乡、地域和阶层的鸿沟,还有不断加剧的观念冲突。东西两岸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区,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种族和文化构成越来越多元,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越来越自由开放;而内陆地广人稀的乡村地带,却依然是一个以白人为主、观念传统而保守的基督教社会。这两种迥异的价值观和社会愿景,在二十年间冲突不断加剧,撕裂了美国社会的基本共识。而特朗普近四年间的崛起,便是一个焦虑的保守主义美国向一个傲慢的进步主义美国的逆袭。
在许多自由派人士的眼中,近半个世纪是进步主义思潮在美国社会高歌猛进的时代。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让种族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而源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浪潮,也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生态,让美国从单一的白人国家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开放社会。
与此同时,性别不平等的现状自七十年代的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起逐步改善,女性开始冲破了男权社会的束缚,获得了处置自己身体、选择职业规划的自由。而性少数群体在近半个世纪的争取之后,终于在2015年的最高法院判决中赢得了同性婚姻的合法化。这些成就让许多进步主义者乐观地认为,随着社会观念的变革,一个种族、性别与阶层间更加平等、社会观念更多元开放的美国是大势所趋。
以“堕胎”为背景的美国电影《苹果酒屋法则》(The Cider House Rules,1999)剧照。
然而,这样的想法往往是一厢情愿。进步主义思潮仅仅在高校、东西海岸发达地区和受教育人口较多的大城市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而在中西部和南部广袤的乡镇地带, 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却常常引起当地人的焦虑与恐惧。这些地区有着人口众多、信仰虔诚的福音派基督徒民众,而堕胎和同性婚姻等敏感议题,无疑对他们恪守的传统家庭观念造成了严重冲击。面对社会观念的剧烈变革,许多较为保守的美国人往往无所适从,进而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们将世俗的进步主义理念视为对自身传统价值观的威胁,指责“东西岸知识精英”们败坏了社会道德、颠覆了美国自立国之初绵延至今的固有秩序。在这样的焦虑心态驱使下,许多保守派民众开始怀念“昨日的世界”,对那个种族构成单一、宗教信仰虔诚的旧时光寄托了种种浪漫想象。
然而另一方面,自由派知识精英在倡导其进步理念时,并没有积极地与社会保守人士对话,寻求他们的理解与认同,反而对他们表现出了智识上的傲慢与轻蔑,甚至用“政治正确”的话语霸权来压制对方的反对声音。进步主义者将保守派民众对多元文化的顾虑,简单地归咎于“种族主义”偏见,却没有耐心理解他们面对移民流入、人口结构变化时受到的心理冲击;当宗教保守派反对堕胎与同性婚姻时,进步派人士往往动辄给他们打上“厌女”“反同”的标签,在道德高地上大加挞伐,却很少思考性别平权与传统宗教应如何达成兼容与和解。可以说,这种拒绝对话的傲慢态度,让两种迥异的价值观之间的鸿沟更加难以弥合。
而特朗普的种种言论举动,便完美迎合了保守派民众面对社会结构剧变、进步思潮冲击时的焦虑心态。他的竞选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所暗示的就是将美国带回保守派眼中那个曾经“伟大”过的旧日时光。身为一个有过三次婚姻、私生活混乱不堪的浪荡公子,特朗普在任内却时常鼓吹美国的“基督教传统”与“传统家庭价值观”,动辄在教堂门口故作虔诚地举着《圣经》作秀。这些与他私生活构成鲜明对比的姿态,无不是为了契合福音派基督徒们对美国社会回归传统的期待。而特朗普对女性、少数族裔和所谓“建制派精英”的人身攻击,无论在反对者看来是多么粗鄙可憎、毫无底线,在他的支持者眼中,却是他勇于冲破自由派“政治正确”言论禁区的壮举。 04 余论:“没有特朗普的特朗普时代”?
《什么是民粹主义?》,(德)扬—维尔纳·米勒 著,钱静远 译,译林出版社,2020年5月。
11月9日,候任总统拜登在胜选演说中,摆出了和解的姿态,公开向支持特朗普的7800万美国选民伸出了橄榄枝。他承诺将会聆听他们的诉求,请求他们给自己一个机会来弥合美国因长期分裂所遭受的创伤 。
然而,知易行难。拜登即将接手的,是一个折叠成不同平行空间的美国。城乡、地域、社会阶层、思想观念的鸿沟,把美国社会隔离成了许多互不相通的回音壁。不同回音壁中的人们,价值观差异难以弥合,相互的成见与怨恨无法消解, 在基本的事实与理念上取得共识更是难上加难。
四年前,特朗普利用了美国人之间的撕裂与隔阂,掀起了民粹狂潮,登上了总统宝座;而四年后,拜登想要改变这一积重难返的社会现状,恐怕并非易事。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钱静远;编辑:西西;校对:刘军。题图素材来自《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