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大师厉以宁:一生质朴,勤耕不辍,最关注保障体系建设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021
主题
147038
回复
17312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87
理财情报局 | 再现0费率!年末银行理财开启“花式”营销,头部理财公司发起自购含权理财
0/86
新希望金融科技曹滔滔:坚守边界,以科技力量助力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
0/57
友邦人寿总经理张晓宇升任友邦保险集团区域首席执行官,余宏拟任友邦人寿CEO
0/56
金价连续5日上涨 触及2700美元/盎司
0/59
对话汽车流通协会周伟:银行或将继续在汽车金融市场保持优势
0/64
用户比例达到88%!手机银行已成金融服务主导渠道
0/55
视频 从整个ETF持仓量的变化来看,投资者对黄金的一个热情和策略有哪些调整?
0/59
平安健康险亮相“乌镇峰会” 科技向善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0/53
视频 丨 黄金振荡期,投资者可以采取什么样的交易策略?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大师厉以宁:一生质朴,勤耕不辍,最关注保障体系建设
时间:2023-3-7 13:27
0
33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章剑锋
出品|网易新闻《why星人》栏目
拍摄|网易新闻直播中心团队
享寿92岁的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近日辞世,人们纷纷缅怀这位改革先锋、中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的理论学者之一、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网易新闻《why星人》栏目访问了厉以宁的博士生、汇力基金董事长、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北京汽车厂工人身份的孟晓苏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毕业后进入中央单位工作,担任领导人秘书。1988年再度考入北大,读硕士、读博士,一直师从厉以宁教授,从此在学术思想上,一直追随着厉以宁。不仅如此,孟晓苏的儿子后来也拜入厉以宁门下,做他的博士生,成为厉以宁门下的父子档博士生。临到晚年身体状况不理想的阶段,厉以宁还在指导年轻学生写论文做研究。
本次访问,我们请孟晓苏先生从求学和交往的历程中,点滴回顾和追忆他老师。
右二:厉以宁,左二:孟晓苏/受访者供图
一,晚年还带博士研究生,最关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why星人》:厉老师最后在医院里,您去看望他的时候是什么情形?
孟晓苏:我去医院看厉老师的时候,他已经是处在病危阶段了。我夫人当时还在厉老师耳边说了几句话,告诉厉老师我们几个人都是谁,来看望您,希望您能早点恢复健康,我们都很想您。当时看到他眼睛动了,嘴也动了,看来是听见了。后来我跟守在病房的厉老师儿子厉伟交流,他说他们在厉老师耳边说话的时候,他也有反应。我们就以为能平稳度过的,还幻想是不是能再延续几个月,鼓励厉伟坚持下去。没想到人还是走了。我们刚离开医院不久,我儿子就通知我们了。
厉老师夫人何玉春老师跟我说,医院确实用上了最好的抢救设备,她很感谢医生护士们对病人的照顾。
《why星人》:厉老师晚年的状态怎么样?
孟晓苏:厉老师不仅是我国经济学界泰斗、卓越的经济改革思想家和理论家,他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高龄的时候还在指导学生,我记得他89岁时还去给学生们讲课。他晚年一直在带博士研究生,一直带到他自己力所不及。他最后的两个博士生里有我的儿子孟明毅,他指导孟明毅完成了研究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如何进入中国的博士论文。那时把REITs引进我国还是一项艰巨的事情,厉老师说你要搞创新研究,要写关于REITs的论文。在孟明毅获得博士学位后,厉老师又要求把博士论文编辑出版,他还亲自为这本书《中国企业REITs研究》作序推荐。
厉老师曾经跟我说,在我的博士生里面,父子档的就你们一对!我问他还有夫妻档吗?他说有一对夫妻档。
那时候厉老师已走不动路了,出门要靠轮椅,从卧室出来的时候要靠人扶着。但是他头脑仍然很清醒,还要跟我聊一聊经济大势。他非常关心国家经济发展,从来没有停止对现实情况的了解和调研。他的学生们很多在经济岗位工作,去看他的时候他都要问问情况。
厉以宁老师愿意跟我谈的都是宏观经济,会特别问问房地产业的发展。厉老师应该说是推动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先驱人物,
他一直就没有停止思考,不断提出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包括股份制改革、市场经济改革,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等等。在很多改革思想上他都走在了时代前列,他的经济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
我注意到,他那一代的经济学家和改革理论家,有些人后来因不同原因淡出了,而厉以宁先生一直活跃在理论殿堂上。不管是在北大报告厅还是在其它重要场合,只要他能出席,大家都把请厉老师讲的20分钟当成最精彩的环节。厉老师讲话的时候不拿稿子,在他近几年腿脚不好的情况下,依然自己慢慢走上讲台坐下,然后对着麦克风侃侃而谈,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已是一个高龄老人。他的思想仍然活跃,讲话逻辑思维清晰。可以说,厉老师是活跃在经济学术殿堂上的一棵不老松。
《why星人》:厉老师走了,他这一生有什么遗憾或者未了心愿么?
孟晓苏:在个人生活层面,他本来就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让他表示遗憾或不大满意的事情,还是建立全民保障体系上的问题。他曾经在2008年央视对话中说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最遗憾的事情之一,就是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得极慢。具体体现在,比如说教育的保障,比如基本医疗的保障,比如说养老的保障,还有生活最低程度的保障,包括廉租房的保障。”他还说:“农民的土地流转必须和社会保障连在一起”。他说,”一定要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
他特别关注农村,他生前积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现在只是破了题,还没有整体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当年是他指导学生写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城镇化的论文,后来厉老师又专门就“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写出了很多文章和著作,都是要挑战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说”,要在中国创立一个打破二元结构的社会模型。但是这些事情到现在为止只是破了题,并没有做完。厉以宁说:“城乡二元体制是不合理的,一定要消除。”
关注低收入家庭,关注农民群众,这是厉老师在晚年多次讲话中明确讲出来的。从他那番谈话到现在,又经历了十多年,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但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还很重。我认为这些也是留给我们日后的任务,一个不轻的任务。
受访者供图
二,厉以宁的追求:不想当官,只想当学者
《why星人》:厉老师去世后,大家纷纷缅怀他,之前同样是改革理论家高尚全去世,也是如此。这些老人都不是明星,但都意外得到了大家的关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孟晓苏:全国各阶层的人民群众都在改革开放中受益,中国改革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人民群众对这些当年推动改革开放的人,尊敬和怀念是一种自发的感情流露。在这些改革人物去世的时候,全社会也都会表现出一种极高的尊敬和缅怀。这并不是说人们对现实不满,而是对改革功勋人物的褒奖。现在中央推动改革的力度不小,未来还会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这就让人们更加缅怀最早把改革思想引进的人,最早将改革火把举起的人,他们是当年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灯塔。这些老人虽然岁数大了,有的不会像明星那样被年轻人了解,但是他们所传递的改革思想和改革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营造出年轻人今天的生活环境。他们应被时代铭记、被历史铭记。
《why星人》:由于没有近距离接触,很多人对这种著名学者的认识一般都比较平面,生活中的厉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点?
孟晓苏:厉以宁先生出版过好几本诗集,每次出版诗集都签名送给我。他的诗集里面很多都是谈儿女情长、谈夫妻感情、谈家庭和谐的。我认为他晚年生活还是很幸福的。其中有两句诗的雕刻版至今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沉沙无意却成洲,只计耕耘莫问收”。讲的是他一生辛勤耕耘,也可能无意中会做成点事,但是他只管去劳作,不问收成、不享受那些成果。他就是这样的人生心态。
他在晚年的时候,每天早晨起床后先写600字,写的就是他自己想到的东西。他老人家是拿笔亲手写的,不像我们拿电脑或平板。他每天先写600字或600字以上,然后再去做饭,他愿意亲手做饭。
何老师说,我所以愿意让他去做饭,不仅是因为他做的饭好吃,更是为让他借此机会放松与活动一下。不然他就会整天坐在办公桌前读书和写作。厉老师夫妇在很长时间内不雇保姆,都是由他们自己打理家务、收拾房间和做饭。厉老师做饭手艺颇佳,他把给家人做饭当作生活情趣,几乎做了一辈子饭。
我去看望他时,好几次被他留下吃饭。每次厉老师都要亲自下厨。他做的蒸炒湖南腊肉,色泽与味道俱佳。他与何老师还把自家腌好的腊肉交给我带回家,告诉我怎么切,怎么蒸或炒。厉老师虽然是江苏人,但他多年在湖南工作生活,习惯于湖南口味,也善做湖南菜。
他生活与工作都很有情趣,他讲话风趣幽默。这些风格也都深深感染了我。
《why星人》:您说他幽默,有例子吗?
孟晓苏:我记得他在课堂上讲课,讲到他外出调研到了广东,那地方不适合种植某些农作物,但是适合种菠萝。后来在专家建议下,农村技术人员帮助农民种起了菠萝,从山上看下去整个一大片。他说农民收入提高了,地名也改了,叫做“波罗的海”!这么一说大家就笑了。他这样讲课就生动有趣,让学生们从故事中看到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画面。
还有一次,我陪他到贵州北部的贫困地区考察,随行参加考察的还有他的其它博士生,都是党政干部和企业家。傍晚到农村小馆去吃饭,吃的是用铝盆盛的水煮鱼。有人带了一瓶茅台酒,大家就着水煮鱼和米饭喝着茅台酒。那个饭馆小到就一张桌子四条板凳,人坐不下就站在桌旁。厉老师说,在这么个场合吃饭喝酒,得划拳啊!大家就笑了,因为谁也不会划拳。我给大家概括说,厉老师的意思是,酒文化要和吃饭场合相配套。
他还经常用一些幽默的小故事来说明白他的经济学观点。比如他发明的“自行车理论”,就是说经济速度快了有风险,但是慢了也不行。就像骑自行车一样,慢了就会倒。我一听就能听出来,这是一个骑了半辈子自行车的经济学家。很深奥的经济学理论,他通过很简单的比喻就讲清楚了。后来我学习他的讲话方式,也常用一些小笑话、小故事来比喻经济现象,果然容易让人们听明白了。
《why星人》:他骑了半辈子的自行车?
孟晓苏:你想想当年谁也没有汽车,靠走路距离又远,北大校园里只有骑自行车最方便,厉老师多年一直就是骑自行车。即使在现在的北大校园里,自行车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代步工具。如果厉以宁老师是位西方经济学家,他能提出“自行车理论”来吗?这就是人们生活里面最常见的交通现象。当时确实有些人只讲经济速度太快不行,要求国民经济速度降下来并且要“软着陆”。厉以宁老师的讲法就让大家都明白了,自行车走慢了会倒。后来好多机关在学习的时候,也都要说增速不能太慢,慢了会倒。这说明“自行车理论”很快深入人心。
《why星人》:他说他从来不想当官,就想做一个学者,作为学生,您能理解他这个定位么?
孟晓苏:厉以宁老师的长项就是做学问,他用经济理论指导了很多政策实践,也培养教育出不少领导干部。中国改革开放需要有知识的干部推动决策和落实,而基础理论是谁提出的呢?就包括厉以宁老师这样的人。
厉以宁老师在三十年时间里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些岗位也都是领导职务。但是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官”,他不是要“当官”,而是要干实事。
有的民主党派副主席当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厉以宁先生多年担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但因为他同时又是共产党员,这种身份多少影响了他走上国家领导人职位。我认为他在这一点上不会遗憾。
如果他走上更高领导职位,我想他就不得不拿更多时间忙于政务活动,还可能会在理论探索方面受到约束,这对他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受访者供图
三,遇到阻力淡然处之,在困难挫折面前从不气馁
《why星人》:有资料说,厉以宁这一辈子当中面临过不少的质疑和挑战,老先生遇到的质疑和挑战是什么样的?
孟晓苏:厉老师在困难时期、在遇到各种阻力的时候,他从来都是淡然处之。特别是我1988年到他身边当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以后,和与他后半生的长期接触,我看到他是一个开朗、达观的人,遇到困难挫折从来不气馁。
我开始读厉以宁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是1988年,当时国家改革开放思路还是很清晰的。但是到了1990年,思想理论领域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我的硕士论文因为主张“走向市场经济”,遭受到主流报刊杂志的批判。那时有人还发动了对厉以宁经济思想的批判。我问厉老师:“对于那些批判,我要不要回击他们一下”?厉以宁老师说:你看已经是“八批厉以宁”了,我都没有回应他们,你也不要回应。你若回应,那他们纠缠的劲头就更大了。
他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潜心去研究环保理论,写出不少关于环保的文章,汇集成为著作,使他成为我国环保理论的主要提出者。中国环保理论最初产生于1990年,那是在厉以宁改革思想遇阻的情况下,他辛勤耕耘取得的另一门类学术成果。
萧灼基老师那时跟我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看来我们这代人已经完成使命,以后的改革创新就要靠你们了。萧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厉老师也在场,他没有说什么。他可能预见到不久后形势可能会出现变化。厉老师跟我说过:等一段时间看,有可能形势就转变了。
果然不久后主要领导人南巡讲话,中国改革开放又掀开新的历史篇章。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理论走出误区,改革事业又蓬勃发展了。
《why星人》:他是始终乐观的么?因为我们知道既使改革开放到今天,实际上还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甚至争辩,他关注这种反复么?
孟晓苏:他是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理论家、思想家,当然关注着每一次思想理论的波动。较大的理论争议包括中国要不要走市场经济道路、要不要进行所有制改革;还有一些是在推动改革与发展中出现不同路径,有时候变成了争论热点。
比如说在1996-1997年,国民经济陷入发展困境。那时领导人要求重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把打压通膨的政策制定得非常严厉。厉以宁在那时候就提醒说:“失业比通货膨胀更可怕”。这句话让当时的领导人很不高兴,还在一些场合批评厉以宁的观点。但是没过多久,职工下岗失业问题扑面而来,领导人就赶紧忙着安置下岗人员再就业了。事实证明厉以宁的判断与提醒都是正确的。
怎么解决当时通货膨胀与失业叠加、如何让国民经济走出困境呢?1996年我在几个主管部委参与下成立房改课题组,厉以宁老师指导我完成的博士论文成了房改方案的主要内容。1998年国家启动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通过内需驱动改变了经济低迷的状况,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迎刃而解。房改让许多干部职工拥有了房产,并提出了“市场供应商品房、政府提供廉租房”的“住房双轨制”目标。房改让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多年以来,厉老师的理论观点都是跟中央一致的,因为他的理论思想都已融入到现实政策里了。他多年来“润物细无声”的学术思想普及,慢慢让更多人增强了理论认知,提高了实践水平。包括历史上发生过的跟他看法不同的争议,最终也都证明了厉以宁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成为人们公认的“经济学界泰斗”!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