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为何华裔学生不喜欢与大陆人交友?

时间:2016-6-17 17:25 1 418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编者按:以下是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人华侨研究院教授梁茂春与陈文所撰写的研究报告,调查对象是中国的东南亚华裔留学生。调查发现,来自东南亚的华裔留学生,都不喜欢与中国大陆人交朋友,从这篇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箇中原因。

原题:东南亚来华留学生的社会交往状况分析
作者:梁茂春 陈文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人华侨研究院教授)

1.jpg

本研究对中国两广地区15所院校东南亚来华留学生的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留学生在中国就读期间与本国学生的交友最多,其次是与东南亚留学生其他境外留学生交友而与中国大陆人的交友相对较少。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者认为华夏血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会使海外华人与中国居民产生"血浓于水"的亲近感,但问卷数据和个案访谈资料并未支持这种观点,华裔学生与来自于其居住国的非华裔学生之间的交往较为密切,而与中国大陆学生之间则存在明显的疏离。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李钊、邓禹参加了广西和部分广东调查,并与国际政治专业的张竞尹、徐畅、王舒越、陈晓璐录入了广西部分问卷,陈嘉瑜、叶家燕、杨焕槟、林雯、郑玲等参加了部分广东调查,调查得到两广样本学校师生尤其是东南亚留学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1. 问题的提出

就读于南方一些高校的东南亚留学生平日里总是三五成群,穿梭于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之间,与中国大陆学生存在着明显的边界。他们毕业离别之时送别的人群大多是来自于本国的学弟妹,而中国大陆学生并不多。

对类似的场景,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然而,一些问题仍需要我们去解答: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校就读期间有着怎样的社会交往?他们与中国大陆学生和居民之间的交往关系如何?什么因素影响了外国留学生的跨国社会交往?

鉴于国际民间社会交往已成为影响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了解这些方面的信息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十多年来,中国高校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迅猛增长。从1990年的8201人增加到2011年的292611人,增长了30多倍。?

尽管关于来华留学生的研究相当丰富,但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留学生在中国的文化适应、文化习得、学校管理等问题、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形象的比较、?来华的华裔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以及分析东南亚华裔青少年留学中国的动因,?

对他们的跨国社会交往尤其是与中国学生的交往却较少关注,使我们较难准确地评估中国高校大规模招收的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居民的社会交往状况。

有鉴于此,笔者通过两广地区15所院校的抽样调查和深入访谈,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并重点解释影响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交往的主要因素。

2. 假设、方法与资料

作为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后首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适应新的社会、学校环境以及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一适应过程中,他们将或多或少地与中国大陆人之间产生交往,并形成不同的社会交往关系。

关于国际留学生(international student)在留学所在国(host country)的社会适应问题,学术界有过不少经验研究。

这些研究发现,部分留学生能够较好地融入留学所在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而许多留学生的生活则局限于本国学生的圈子,与当地社会比较疏远。

留学生在跨群体交往中存在的这些差异,与留学生个体对留学生所在国的语言掌握程度、个体性格、在留学所在国居住时间的长短、当地社会对外来者的偏见与歧视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

结合上述相关研究的发现,我们认为中国高校为东南亚留学生提供的客观交往条件、留学生的中文能力、留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中国学生、居民对留学生的态度等因素将影响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与中国大陆居民之间的交往关系。

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拥有较好的中文表达能力、来自于东南亚国家的华裔(如华裔学生可能因华人的族群身份,更偏爱与中国大陆人交往)、来华时间较长的留学生将更易于适应中国高校的学习生活,并与中国大陆人产生较好的互动和交往。

而如果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之间缺乏客观的交往条件(例如存在居住场合、教学场合的分离,这可能主要起因于中国高校在生活安置和学习安排中对中外学生所采取的分隔管理办法),将可能阻碍两者之间的交往

相对于熟练使用中文的华裔学生而言,非华裔学生将可能因族群身份的差异较低的中文水平而与中国大陆人较少往来。我们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入访谈资料来检验上述假设是否成立。

鉴于广西、广东与东南亚国家相邻,既是中国发展与东南亚关系的前沿地带又是招收东南亚留学生较多的省区,具有较大的代表性

因而是我们分析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交往关系的理想调研场所,我们选择在两广地区的院校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课题组成员对广西、广东高校的东南亚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首先,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抽取学校,选取了两广东南亚留学生较多的15所学校作为样本院校。

其次,在选取学校后,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东南亚留学生样本,再根据样本学校东南亚各国留学生在总体中的比例发放问卷。?

本次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89份,来自东南亚10个国家的留学生。有1149名留学生填答了性别  其中男性479人占41.7%,女性670人占58.3%。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置了一张表格要求东南亚留学生填写他们在中国院校就读期间交往的十个最好朋友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朋友的国籍、性别、与自己的关系、交往方式与频率等。

通过这个表格的信息,我们试图了解他们朋友圈的一些具体信息,更重要的是了解在其列举的十个朋友中是否有中国大陆人。

“十个最好朋友”中,中国大陆人人数越多,就表明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的交往越广;反之,如果“十个最好朋友”中无一或较少中国大陆人,则表明他们与中国大陆人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往障碍。

2.jpg

3. 东南亚留学生在华期间交友的基本状况

1. 与中国大陆人的交友情况。

有1189位东南亚留学生回答了其目前交往的十个最好朋友中是否有中国大陆朋友的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东南亚各国留学生在交往的十个最好朋友中没有中国大陆朋友的占绝大多数

其中,有360位留学生在中国就读期间结交了中国大陆朋友占30.3%而有829位留学生没有结交中国大陆朋友,占69.7%。东南亚十国留学生结交中国大陆朋友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在留学生交往的十个最好朋友中文莱留学生有80%菲律宾留学生有85.2%   印尼留学生有74%、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留学生有70%的人   没有中国大陆朋友,而新加坡留学生有60%的人没有中国大陆朋友,结交中国大陆朋友的比例最低。

在东南亚留学生所列出的十个最好朋友中不仅无中国大陆朋友的比例较高,而且有中国大陆朋友的人数也不多。

据问卷数据统计,在1189位东南亚留学生中,198人有1个中国大陆朋友占16.7%,85人有2个中国大陆朋友占7.1%,31人有3个中国大陆朋友占2.6%,15人、16人分别有4个和5个中国大陆朋友,而有6—10个中国大陆朋友的留学生均未超过10人。

由此可见,两广地区东南亚来华留学生有中国大陆朋友的比例较低,有多位中国大陆朋友的比例更低。他们与中国大陆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有局限的。

2. 与本国学生之间的交友情况。

数据表明:东南亚留学生主要与来自本国的留学生交友,东南亚十国的留学生总体上有76.7%与本国留学生交友,未与本国留学生交友的留学生仅占22.3%。

与本国人交友较多的前三位依次是泰国的84.5%马来西亚的82.5%,印尼的79.6%;后三位则依次为文莱的20.0%,新加坡的46.7%和柬埔寨的66.7%。

3.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留学生之间的交友情况。

数据表明,东南亚国家留学生除了倾向于与本国学生交友之外,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留学生的交友也相当多,有些甚至超过与本国学生的交友规模。

除越南和马来西亚的留学生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交友的比例低于半数之外(分别为38.5%和46.7%),其余的8个国家的留学生大多数有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交友

其中,比例较大的是老挝留学生,有85.1%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有交友行为,新加坡留学生的比例则达到80%。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

在十个最好朋友中的第1位朋友中,文莱留学生分别有33?3%的朋友为印尼人和新加坡人,新加坡留学生有21.4%的朋友为马来西亚留学生;而中南半岛国家,柬埔寨留学生有16%的朋友为越南留学生,有12%为老挝留学生;而老挝留学生有10.9%为柬埔寨学生。

在第4位朋友中,老挝学生有17.6%的朋友是越南学生,柬埔寨留学生有33.3%的朋友是老挝学生,越南留学生有10.7%的朋友是泰国学生新加坡留学生有22.2%的朋友是马来西亚学生。

总的来看,东南亚海岛国家留学生之间的交往比其与中南半岛国家留学生的交往多,而中南半岛国家留学生之间的交往也比其与东南亚海岛国家留学生的交往多

如在第5位朋友中,文莱留学生分别有33.3%的朋友是印尼、菲律宾和新加坡留学生;而柬埔寨留学生有30%的朋友是老挝学生,15%是泰国学生

4. 与港澳台学生的交往。

我们所调查的15所学校,除了招收东南亚十国留学生外,还招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境外学生一般被分配住在留学生公寓,所以,东南亚留学生的交往圈也扩大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

1189位东南亚留学生的十个最好朋友中,除了东南亚留学生及其母国亲朋和中国大陆朋友外还有97人是中国港澳台学生比例为8.2%。

所调查的15所学校中,除了暨南大学招收较多港澳台学生外,其他14所学校招收的港澳台学生数量较少,所以这15所样本学校的东南亚留学生十个最好朋友中的港澳台学生数也相对较少。

在暨南大学,东南亚留学生与港澳台学生的交往较多。总之,东南亚留学生在华期间的社会交往主要以本国学生为主,其中,东南亚海岛国家留学生之间中南半岛国家留学生之间的交往较多

东南亚海岛国家留学生与中南半岛国家留学生间的交往则相对少些。而相对于与本国或其他东南亚国家留学生的交友规模而言,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港澳台学生以及其他外国留学生之间的交友规模是比较小的。

4. 影响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交友的因素

分析社会群体成员的群际交往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检验上述主要的研究假设,我们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在控制来华时间、汉语熟练程度、性别等变量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来解释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之间较深层次的交往(即交友)的主要影响因素。

鉴于问卷调查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我们还从问卷填答者中选取70多位东南亚留学生进行深人访谈

同时还访谈了一些担任学生干部的中国大陆学生、相关老师以及与东南亚留学生有所接触者,通过适当追问的方式收集更详细的资料,以增加统计数据分析的解释力。我们对上述的相关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

在这一模型中,因变量为“十个最好的朋友中是否有中国大陆人”,由于这个因变量属于二分变量,因此我们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逻辑斯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发现:客观交往条件限制(主要通过“是否与中国大陆人同住”来测量“同住”赋值为1,“不同住”则赋值为〇)

来华时间长短、来华后对中国国民素质的评价等因素成为制约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之间交友的主要因素而华裔学生更倾向于与中国大陆人交友的假设没有获得数据的支持

1. 华裔学生并不偏爱与中国大陆人交友。

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者常常认为,尽管东南亚华裔学生与中国国内的同胞在语言、生活习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中国人的归属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仍能够将他们联系起来,使其对中国人存在“血脉相连”的华夏族群认同的潜意识。因此,华夏血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世界各地的华人与中国居民存在“血浓于水”的亲近感。?

但问卷数据和个案访谈资料均表明,东南亚来华留学的华裔学生并未明显表现出这种情感,相反,他们所认同的群体明确地包含来自于其居住国的非华裔学生,并不包括中国大陆人在内。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是否华裔”在统计检验中并不显著说明这个变量并不会影响与中国大陆人的交友,华裔留学生更倾向于与中国大陆人交往的假设没有获得实证数据的支持。

这一结果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对本国其他非华裔留学生的群体认同比对中国学生群体的认同更强。个案访谈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

例如一位泰国留学生谈到,自己在泰国并没有被他人看做是华人,实际上华裔已经与其他泰国主流群体融为一体即便到了中国  他们仍自称为泰国人而非“华人”。他认为自己与中国人之间实际上并不是同属于一个群体,  因此更倾向于与本国学生交友。

而尽管印尼华裔学生与非华裔学生在印尼时并不经常往来,但到了中国后却往往成为好朋友。

暨南大学一位印尼华裔学生对笔者说:  “我在印尼时从来没有和土著孩子一起玩过,也没有土著好朋友。可是来到中国后,却与印尼土著居民成了好朋友因为我们都是印尼人呀。”

一位暨南大学的外招生学生会干部对笔者说:  “在暨南大学,马来西亚、印尼缅甸等东南亚留学生都喜欢同本国同学一起玩,并在QQ群里发布各种信息讨论相关问题。印尼同学,不管是华裔还是非华裔,很团结,经常一起活动。”

由此可见,各国留学生对各自国家的国民认同(national identity)已经超越了对华人群体的认同

或者说,海外华裔学生与中国大陆学生、居民之间并不明显地存在跨国界的华人群体认同。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不少东南亚华裔学生在评价中国大陆学生或居民时

常将“你们中国人”挂在嘴边   并表示“中国学生与我们的习惯不一样,我们与留学生更谈得来”。

中国大陆学生也并不把华裔学生与其他东南亚留学生明显地区分开,而是将他们都看成外国留学生。显然,中国大陆学生与东南亚华裔留学生还是存在着明显的群体边界。

这种国民认同使来自于同一个国家的留学生形成了某种凝聚力,促使他们更倾向于对本国同胞产生认同,将本国的非华裔成员看做是他们“想象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中的一部分,而华人血统或华裔身份并未使他们将中国大陆人看做是自己的“同胞”。

东南亚留学生在华期间积极参加母国社团活动。有1174位留学生回答了在华期间是否参加母国社团活动,其中有494人(42.1%)参加了母国留学生会,52人(4.4%)参加了母国商会,71人(6.0%)参加了母国的其他团体

共有52.5%的留学生参加了母国社团活动。东南亚各国留学生会经常举行联谊活动,有利于同一来源国的留学生相互认识、结交朋友,从而通过本国人的互动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本。

两广地区的东南亚留学生不仅成立本国留学生会,经常开展活动,而且来源国使馆也经常召集本国留学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和聚餐,一些国家还资助本国留学生出版留学生会刊

刊登母国新闻和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增强本国留学生的凝聚力越南驻广州领事馆就经常召集在广州的越南留学生举行各种活动,资助留学生办了一份刊物,并有相关的纪律约束。

一次笔者想请位越南学生帮助发放问卷,她却说:  “老师,很抱歉,我不能帮助您,因为我们有规定,不能随便帮中国人做事。”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留学生协会干部梁同学(中国人)说.?  “学生会搞活动时需要中方组织者直接到留学生宿舍楼下接人,留学生一般不会单独赴约,联系一个东盟同学通常会来好几个。

越南同学的政治敏感度较高,来华后都想到中国各地旅游,但很少一个人进入中国人的圈子。”(2011年9月20日李钊、邓禹访问)  东南亚国家相关机构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

这种民间交往中的“国家在场”,主观上是为了凝聚和管束本国留学生,但是在客观上却阻碍了留学生与中国人的交往,不利于他们与中国人交朋友,不利于他们尽快地了解中国社会。

“是否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这一变量同样不显著,说明东南亚留学生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并不会促使他们更愿意亲近中国人并积极地与中国学生交友。

这个变量与“是否华裔”的变量是有密切联系的,因为绝大多数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都是华裔。“汉语水平”也在统计检验中不显著,说明汉语水平并不影响中外学生之间的交往。

虽然东南亚华裔学生的汉语水平明显高于非华裔学生,如马来西亚华裔学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但是他们大多并不喜欢与中国大陆人交往。

实际上,由于中国大陆学生和东南亚留学生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外学生之间的交往大多使用跨国界的“公共语言”——英语。因此,中外学生之间的交往并不受汉语水平的影响。

2. 阻碍或促进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交友的因素。

问卷数据表明,一些主客观因素确实已经有效地促进了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而另一些因素则起着相反的作用。

首先是高校对中外学生的管理制度与措施。虽然来华留学增加了与中国学生的接触机会,  但由于许多院校实施的在居住上分离管理以及在教育管理上“分班教学”措施,使得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接触在客观上受到了限制。

在学生的居住安排上,大多数中国大陆高校均采取了“内外有别”的管理模式即一般外国留学生都会被安排在“留学生公寓”集中住宿,由此隔绝了他们与中国大陆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正如美国学者道格拉斯?

艾伦所说:中国的很多大学都能为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住宿条件,  既有一个非常舒服和安全的环境

同时又有很好的服务和支持,就像是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一个家一样,但是它却有着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外国留学生无法与中国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

因此,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是否同舍居住、在课程教学上多大程度内外生合班上课等因素将对两者的交往产生实质性影响。与中国大陆学生同在一个宿舍里生活意味着相互之间更容易摆脱中国高校普遍的区隔管理的束缚,有更多的接触机会。

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是否与中国大陆学生同住”这一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498,发生比率即exP(b)为1.645,表示与中国大陆学生同住的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交友的发生比是不与中国大陆学生同住的东南亚留学生的1.645倍。

可见,居住上的隔离是阻碍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交友的主要因素。由于在我们所调查15所院校中,中外学生的居住场所以及同住(同居于一室)的对象全部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和管理的,并非由学生个人自由选择

因此我们认为,中外学生居住上的隔离主要起因于学校的管理措施。我们所调查的两广地区15所学校,除了暨南大学将外国留学生与港澳台学生统一管理外,其他学校对内外学生均分开管理。

全校大专、本科、预科留学生的住宿和上课一般与大陆学生分开,即使同班上课,留学生和大陆生也是泾渭分明。这种分开管理模式对留学生在华期间的人际交往、社会网络的构建有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它促进了外国留学生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东南亚留学生构建本国留学生之间、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留学生之间的社会网络。

另一方面,内外生分开管理虽然为管理者减少了诸多麻烦,但是客观上却造成了中外学生两个群体间的隔阂,给东南亚留学生结交中国大陆朋友制造了人为障碍,并不利于留学生深人了解中国社会。

其次,是否参加学校学生会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我们所调查的两广院校均有包括中外学生在内的学生会组织,但东南亚留学生对参加学校的学生会并不积极

有557位留学生回答了此问题,其中参加中外学生混合的校级学生会的有159人,仅占28.5%。东南亚留学生并不积极参加所在学校的学生会活动这无疑也减少了他们同中国大陆学生交往的机会。

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是否参加学生会组织(P=0.028)、是否与中国大陆学生同住(P=0.075)、  来华时间(p=0.024)以及“来华后对中国国民素质的评价”(P=0.020)等变量均比较显著。

前两个变量主要测量的是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学生之间的客观社会交往条件

参加校级或院系级的学生会组织意味着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学生将在共同的学生组织合作,比其他未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大多数学生有更多的跨国交往机会。

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是否参加学生会组织”这一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485,发生比率为1.624

表示加人校级或院系级学生会的东南亚留学生有更多的与中国大陆人交友的可能性,与中国大陆人交友的发生比是没有加人学生会的东南亚学生的1.624倍。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留学生都愿意加人学生会,其中也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有机会成为学生会干部,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这样的机会,这也是导致中国大陆学生与东南亚留学生之间交友比例较低的原因之一。

第三,不同专业,交友状况不同。而在东南亚留学生所就读的各个专业中,人数的多寡也对其交往中国大陆朋友有一定的影响。管理学、理工科、经济学等留学生人数较少,一般与中国大陆学生同班上课,所以他们与中国大陆学生交往的机会较多,交有中国大陆朋友的比例也就较大

而语言文学其中汉语占绝大多数留学生人数最多其中又有不少  是2+2、3+1模式留学生,他们上课、住宿均与留学生或本国人甚至本国同班同学在一起,与人数少的专业留学生相比,汉语言专业90留学生接触中国学生的机会反而较少

与中国大陆学生交友的比例也就比较小。布劳等人所提出的宏观结构理论(macro-structural theory)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这一理论认为,当某个群体在—定区域内的人口比例相对较小时,群体内的成员将倾向于与外群体成员有更多的交往。第四,东南亚留学生来华后对中国大陆国民素质的评价也是影响他们与中国大陆人交友的一个重要原因。

“来华后对中国大陆国民素质的评价”(从0-10分打分分数越高印象越好)这一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107 ,发生比率为1.113,表明对中国大陆国民素质的评价增加1分与中国学生交友的发生比即可增加11.3%个案访谈也与这一分析结果一致。

例如,当笔者问及目前中国哪些方面最需要改善时,所有被访问的东南亚留学生均提到中国大陆的国民素质问题,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不排队、人际关系难处、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饮食店比较脏等。

第五,留学生来华时间的长短影响交友结果。交往朋友、相互间深入了解是需要时间的,因此来华时间长短也对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交友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  “来华时间”这一变量的回归系数是0.184发生比率是1.202,表示到中国学习每增加一个学期,与中国大陆人交友的发生比将增加20.2%。

问卷数据显示,1177位东南亚留学生回答了来华时间,其中,271位来华3个月以内的留学生中有67人有中国大陆朋友,占24.7%;88位来华3-6个月的留学生中有28人有中国大陆朋友

占31.8%;88位来华6—12个月的留学生中有22人有中国大陆朋友占25%;326位来华13—24个月的留学生中有105人有中国大陆朋友

比例上升至32.2%;404位来华24个月以上的留学生中有134人有中国大陆朋友,比例升至33.2%。

总体来看,随着东南亚留学生在华时间的延长,其交有中国大陆朋友的比例也会不断增加。

可见,东南亚留学生是否交有中国大陆朋友,与其在中国时间的长短有一定的关系,他们来华时间越长,结识中国大陆朋友的比例就越大。此外,中外学生生活习惯存在显著差异,也可能是制约他们之间社会交往的因素之一。

不过,由于问卷设计的疏忽,漏掉了这方面的问题,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在这里,我们只能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做一些补充性解释。例如,当访谈中问及为何所填的十个最好朋友中没有一个是中国大陆学生时

一位在广州就读的马来西亚华裔女留学生解释说:  “因为我们留学生在生活习惯上差不多。而与大陆同学没有共同的话题,看法也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

比如,我们留学生喜欢聊天,有时中午聊天,会有笑声,但是隔壁的大陆同学就来敲门,很凶地说‘你们安静一点,别影响我们睡午觉’。

可是中午我们是不睡觉的呀。还有其他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我们与港澳同学就有一些共同语言,还谈得来。”这个访谈个案提示我们:

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可能是影响中外学生之间社会交往的更为重要的因素这些需要今后进一步调查和探讨。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检验了相关的理论假设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东南亚留学生在中国期间有多种社会交往圈,不同程度地构建了相关的跨国社会网络,主要有东南亚留学生与本国人之间、东南亚各国留学生之间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之间

东南亚留学生与其他境外留学生之间等的跨国社会网络,其中,留学生与本国人之间构建的社会网络最大,而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之间的社会网络规模较小

第二,各院校对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分隔管理模式很可能是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交往的人为障碍。统计分析显示,中外学生在居住上的隔离是导致他们之间缺乏深层次交往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次调研没有收集到对中外学生采取混合管理方式的学校的相关数据因此无法比较91分析在分隔管理、’混合管理模式下中外学生的跨国交往状况的异同。

研究还发现,各院校的学生会组织也没有很好地为中外学生的互动发挥桥梁作用。不过学生会毕竟是中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加入的团体,因此在这样的社会团体中所呈现出的较低程度的“相互进人”并非是由学校的分隔管理模式直接导致的。

第三,汉语水平高低、华裔身份等因素与东南亚留学生是否更倾向于与中国大陆人交友之间没有相关关系,换言之,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并不比非华裔留学生更喜欢与中国大陆人交友。而且,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也并不会促使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更愿意与中国大陆人交友。

第四,两广地区院校的东南亚各国留学生人数大多以国别为单位开展活动,各国驻华使馆经常举行的本国留学生活动,也有利于增强其本国留学生群体的内聚力。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和通信的便捷也使留学生能够随时保持与母国的联系,客观上抑制了他们与异国学生构建新的社会网络的需求。

而中外学生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也抑制了东南亚留学生对与中国大陆人的交往意愿。上述多种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的深入交往。

不过,东南亚留学生在华居住、生活的时间与留学生同中国人交友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这一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消解中外学生之间跨群体交往的障碍。

为便于东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居民的社会交往,相关方面应尽可能减少民间交往中的人为干预,多组织内外学生的联欢活动

留学生管理人员也应采取情感投入、心灵沟通的教育管理方式,为东南亚留学生的跨文化交往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

扩大留学生与中国大陆人的交往,一方面不仅可使来华留学生通过各种跨国社会网络积累新的社会资本,同时也能更多地了解中国社会

另一方面,通过来华留学生的桥梁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与留学生来源国之间的民间交往和友好关系的发展。

来源:《世界民族》2016年02期

1回复

偶嘛卡拜托 发表于 2016-6-18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菲律宾 SMART通讯公司
角度不同,不一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1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