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中国人能读懂孔子,美国人读不懂莎士比亚,原因竟是……

时间:2023-7-25 10:31 0 60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新网:不同的文字、语言和文化对东西方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何影响?中文怎样成为世界性语言?又能否在人工智能时代经受住数字化考验?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被称为“汉字叔叔”的美国学者、汉字字源数据库创始人西尔斯(Richard Sears)与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副所长张靖和中国文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学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军辉围绕上述话题展开对话。

在西尔斯看来,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他希望可以帮助外国人理解这些故事。张靖和杨军辉则认为,中文完全能够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而考虑到中文的使用人群的规模以及中国如今的综合国力等因素,中文已具备成为世界语言的条件。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汉字具备拼音文字

所没有的特殊优势


中新社记者:汉字作为非拼音文字,是如何形成与西方字母文字大异其趣的书写体系的呢?

西尔斯:
如果你看英文、法文、俄文……它们都是字母文字。如果你看英文,500年以前莎士比亚(的文字),对美国人来说非常难读懂;800年以前的乔叟(的文字),我们美国人完全看不懂。中文则不一样,如果我们看汉字,600年前唐诗中的汉字,(今人)还可以看得懂;2000多年以前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的文字),尽管跟现在的汉字不完全一样,(但今人)还是可以看得懂。

有一首中国人都听过的古诗——《回乡偶书》。如果你是广东人,你可能会用粤语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讲普通话的人可能听不懂。可是如果你去读诗,就能看懂这些汉字。所以这就解决了时代不同的问题,也解决了方言差异的问题,这是汉字的特殊(优势),字母语言没有这个特殊(优势)。

杨军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字母文字主要是用来记音的,而汉字除了记音功能之外,最重要的是表达它所想表达的意义。

张靖:有观点认为,在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字其实是有两种发展途径的,在那个时候有一种可能是表音的,汉字可以朝字母文字发展。其实有的语言学家或文字学家也提出过,很多古代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最后都往字母方向发展了。然而因为中文很多词是单音词,而单音词光靠记音符号没有办法完成表意功能,所以中文就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变成了形声字,没有走字母文字的方向。

汉字深刻塑造了中华文明的面貌


中新社记者:汉字对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军辉:
汉字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可以从四个方面概括。

首先,从文明起源的角度而言,作为一种文明的形式,汉字的萌芽和形成,实际上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第二,从功用上讲,汉字可以超越时空,它可以促进不同地域间(的)人们进行沟通,也可以促进古今知识观念的传递。可以说,它在我们多民族国家统一、交流、融合的过程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桥梁或保障作用。

第三,用汉字记录的很多中华典籍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永续传承,并且不断地创新发展。可以说,中华文化通过汉字,维系和推动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此外,从汉字本身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实际上还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汉字,我们可以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状态,特别是早期的社会历史状态,从中探寻中华文化早期的一些观念。

普及汉字发展史

可帮助外国人爱上学中文


中新社记者:汉字与英文各自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中折射了中西方怎样的文化差异?

张靖:
英语的发展,从英国历史可以看出来,它真正确立要到16世纪以后,乔叟、莎士比亚的英语和现代英语是不同的。所以在英语演变的过程中,它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借助外来语,不断地变化,就像《周易》里面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实中文和英文是有共同之处的,同样是经历了很多坎坷,一直演变到今天。

中文其实很了不起,因为基本上世界(多数国家)目前都是字母文字占主体,所以反映出来的就是中西方的思维差异、文化差异。包括像西尔斯先生,他会想要去追寻汉字背后的逻辑,我们中国人学习英文的时候也是,如果你想学得好的话,你会去找它的词根,它的词根蕴含意义,也衍生出更多变化。

我觉得通过对我们古文字的普及和教育,能够让中文方块字的魅力体现出文化的层次。我觉得在这方面,西尔斯先生的功劳是很大的。他唤醒了普罗大众对汉字魅力的认识,包括杨老师他们在安阳做的甲骨学堂也是,在对民众进行普及。

杨军辉: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字,数量并不是很多。这也说明汉字本身有一种很强的表达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可能反映了中国人对祖先所创造的文字有一种非常崇敬的态度。所以我们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说文解字》里边也提到“(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说明中国人对我们的文字向来是非常崇拜的。这种观念深深地根植在人们的心中。一直到现在,民间还存在“敬惜字纸”的传统。所以说,中国人不会放弃掉汉字,而是一代代人不断地对汉字进行改造,让它与时俱进,得到不断的发展,来适应新的需求。

我想,这是中国人从汉字本身反映出来的对文字、对文化的一种非常“固执”的坚持,或者说坚守。

中新社记者:如何让外国朋友更好地读懂汉字之美,进而欣赏汉字之美?

张靖:
古代的象形文字很像画,如果从甲骨文或者早期的象形文字入手给外国学生演示,让他们产生兴趣,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入门。我觉得这样会让他(们)觉得,汉字其实不是每一笔都是随意的,它是有讲究的。

所以如果外国人也能理解到这一点或知道汉字的演变其实有着厚重的历史,也有很有趣的故事,那么这起码可以让入门更加容易。

“未来会有更多人学习汉语”


中新社记者:中文是否具备成为世界性语言的潜力?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取得突破,中文能否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

张靖:
世界性语言或者说全球通用语言,一定要有足够多的使用人群。就中文而言,不仅中国人口不少,现在全世界学中文的人也不少,此外也和国力有关,这些我们都具备。

其次,还得看它是不是一个很有效的搜索和存储的工具。英语之所以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是因为大家都能通过这门语言了解到最新信息,存储最好的信息和知识。我觉得中文可以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西尔斯:随着中国越来越进步,汉语普通话也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可能更多人会学习汉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