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电影中无处不在的挥霍和虚荣,让人没办法在价值观上,对它产生认同。 其二、郭敬明式的电影技法与风格,让影迷完全没办法体验到一部电影应该有的审美。
但这些都只是“是什么”,我们不妨借《小时代》上映十周年,试图梳理一下它“为什么”。 小城青年
POST WAVE FILM
40年前,郭敬明出生在四川自贡富顺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4岁那年,他身患重病,在医院住了很长时间——据说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在文字的世界纾解了自己的孤独,也第一次意识到了文字在情感上的力量。
郭敬明汤臣一品豪宅,曾用于拍摄电影《小时代》
据去过现场的媒体称,他屋里挂的是一盏就要50万的红宝石水晶灯,地毯是FENDI的、茶几是KENZO的、椅子是手工教皇靠背的……每一个都价值不菲。 穷奢极欲
POST WAVE FILM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拆解郭敬明的这些经历? 因为关于《小时代》的,或者说围绕在郭敬明身上的绝大部分争议,都能在他的这些经历中,找到答案。
应该说,郭敬明用这些让人应接不暇的奢侈品,撑起了《小时代》的奢靡气质。
用他的话说就是,他想在这个穷奢极欲的故事里,讲述主角们空虚的灵魂。
但问题是,人们走进电影院之后却发现,事实并不是郭敬明说的那个样子。 外糟里烂
POST WAVE FILM
在《小时代》的幕后特辑里,介绍把原著改编成电影的初衷时,郭敬明说了这样一段话。
他说国内没有一部成功的都市时尚电影,老一辈会讲故事的导演,普遍缺时尚的感觉,而年轻一代拥有了时尚感觉的导演,又往往缺乏把故事讲好的扎实功底,导致拍出来的电影,更像是90分钟的加长版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