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阅建筑 · 越金融⑨丨原汇丰银行大楼:这片飘落至外滩的“橄榄叶”迎来了百岁生日

时间:2023-8-4 12:11 0 536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乔争月
金融历来被誉为百业之首。中国近代金融业也在历经汇通天下的兴盛、流金岁月的繁荣后,留给了我们一笔丰厚的文化馈赠。
当城市金融遇上历史建筑,又会擦出怎样的故事火花呢?【阅建筑·越金融】用崭新的视角为大家解读上海金融历史建筑,讲述渐渐湮没的金融往昔。
建筑可约,亦可阅;历史可读,更耐品。
原汇丰银行大楼
地址:外滩12号
大楼呈现的是简洁明快的新希腊风格,没有多余装饰,仅依赖比例和线条,塑造出高贵的形象。
DSC0000.jpg

位于黄浦公园的外滩历史纪念馆,于近日又重新开馆了。馆内展示了几座好看的外滩建筑模型,其中就有外滩12号——原汇丰银行大楼。
恰逢今年正好是外滩12号建成的第100周年,这一期就让我们来聊一聊这座百年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吧。
DSC0001.jpg

汇丰银行由苏格兰人萨瑟兰德(Thomas Sutherland)于1864年创办于香港。他敏锐地意识到香港与大陆港口城市间的金融需求,让银行从后来清廷的贷款中获利颇丰,一度将中国海关与盐税的存款权牢牢掌握。
1921年6月,外滩12号作为汇丰银行的“新大楼”奠基兴建。同年,股东大会宣布汇丰250万港元的注册资本已增长到5000万港元,汇丰成为了远东第一银行。
1923年6月底“新大楼”竣工。新楼由公和洋行的建筑师威尔逊(George Wilson)设计。他在1920年初便完成了设计,但经过一年推敲,他居然下决心化繁为简,就像用了一块大橡皮把立面细密的雕刻统统擦去。因此最后落成的外滩12号呈现的是简洁明快的新希腊风格,没有多余装饰,仅依赖比例和线条,就塑造出高贵的形象,且时至今日气场仍然十分强大。
DSC0002.jpg

大厅中的奢华圆柱
由于汇丰建造新大楼意在显示实力、重塑信心,认为金钱常随信心滚滚而来,于是银行决定“无论要经历多少困难、痛苦或是麻烦,只要有适合大楼使用的材料,都必须想办法弄到”。银行大厅中那8根由整块意大利大理石制作的奢华圆柱,便是不惜工本弄到的建材之一。
走进银行大厅,就感觉好像走进了一间恢宏的神殿。八角形门厅穹顶的马赛克镶嵌画看得让人目眩神迷。八块镶板上的图画分别代表了汇丰银行在伦敦、纽约、香港等地的8家银行,每一幅都值得仰起脖子细细欣赏。
DSC0003.jpg

马赛克镶嵌画
这些珍贵的壁画能完好保存至今,十分幸运。1955年上海市政府搬入12号大楼办公,可能是为了把商业银行改为办公楼,便采取了用石灰膏覆盖壁画的临时措施。也正是因为这一“临时措施”,这批“世纪壁画”得以躲过浩劫。
后上海市政府为恢复外滩金融街的功能而迁出。1996年,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获得了大楼使用权。1997年,在对大楼进行修缮时,上海建筑装饰集团的修缮团队发现了被奶黄色石灰掩盖的马赛克壁画,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DSC0004.jpg

建设中的汇丰银行大楼
根据《新民晚报》1997年11月1日的报道可知,由于历史资料失传,修缮团队在英国专家的协助下发现了大楼壁画的线索,随后花费了40天时间手工小心擦拭。在脱去了四层石灰膏后,彩色壁画重见天日,八角厅也重现璀璨。
除此之外,新大楼在汇丰旧楼的基础上,又加上原11号别发书店(Kelly & Walsh) 和原10号新茂洋行 (Messrs Thomas Simmon & Co)的地皮,最后造价高达1000万元,超出预算数倍。这显著的位置、宏大的体量加上精美的建筑设计,也为12号大楼赢得“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壮观建筑”的美名。
就连英国历史学家萨金特(Harriet Sergeant)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外滩细细游览后,看到12号大楼投射在外滩的巨大的身影时,都忍不住惊叹“让人无处可以逃离它的影响”。
DSC0005.jpg

还记得大楼奠基时,英文报纸《远东时报》(Far Eastern Review)曾形容这是“一片诺亚的橄榄叶”。而“诺亚的橄榄叶”出自《圣经》故事:诺亚乘坐方舟躲避大洪水后,他派出探听消息的鸽子衔回一片橄榄叶,表明洪水已退,灾难终于结束。报道也借此寓意:“大楼奠基象征着经济衰退的潮水正在退去,对于捱过了最困难时光的人们来说,未来是光明的。”
也许这座壮美的楼,真如一片飘落至外滩的“橄榄叶”,为这座一度低迷的城,带来了信心与希望。自它奠基之后,上海的民族工商业和金融业发展壮大,城市发展的引擎加速,迎来了一段生气勃勃的“黄金时代”。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