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汉学家魏汉:如何向印度民众讲述中国故事?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6 人收听 TA
52923
主题
53374
回复
72070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4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中国发展造福人民 惠及世界
0/35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天综合:团结奋斗之光闪耀天涯海角
0/27
“洋买家”爱上中国品牌 二手车火热出海
0/23
葡萄牙青年在澳门学中医:中医有独特优势
0/25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一缕“假”发“真”给力!“梳”出两百亿元大市场
0/18
凡人微光|山东文旅,会玩!
0/19
“拍蝇”不手软 反腐惠民生(人民时评)
0/21
海外网评:让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
0/21
网络流量如何成为发展增量(财经观)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汉学家魏汉:如何向印度民众讲述中国故事?
时间:2023-9-18 10:38
0
413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电 题:
如何向印度民众讲述中国故事?
——专访印度青年汉学家魏汉
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中国和古印度,同属四大文明古国,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其起源之早、绵延时间之久、包罗面之广、生命力之强,世所罕见。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印文化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中印文化有数千年的友好交流史,在两国的长期交往中,两大文化体系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蝶变出了文学、绘画、音乐、医学、数学、建筑等领域的诸多文化精粹。在持续的相互交流和借鉴中,中印文化交相辉映,共同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当前,中印同为发展中大国,在当代如何延续中印文化友好交流的传统?如何进一步增进中印之间的相互理解?印度青年汉学家魏汉(Vikash Kumar Singh)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召开之际,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探讨相关问题。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从哪些方面展开互动和交流?
魏汉:印中两国交往历史悠久,具体从何时开始,学界尚有争议,但根据一些考古发现及文字记载推断,大致可以确定两国交流从中国先秦时期已经开始,到两汉时逐渐频繁,在隋唐时趋于高潮,宋元时更加深入。印度佛教、音乐、舞蹈、天文历算、文学语言、建筑等先后传入中国。同样,中国的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传入印度,也极大地丰富了印度文化。
两国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等多领域的交流都有据可循,尤其是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激烈碰撞,经深度交融、演化后,自成体系,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两国文化交流亦随之增加。
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朱鸿山 摄
中新社记者:你是怎样与中国及汉语结缘的?
魏汉:我小时候喜欢看中国功夫电影,这些影片为我揭开了中国神秘面纱的一角。我是2004年开始学汉语的,那时中国经济已经腾飞,许多中国游客前往印度旅行,中国企业也扩大了在印投资。两国间人文、经济等各方面的联系逐渐紧密起来,而当时的印度缺乏汉语人才,学习汉语成为热门。在此背景下,我考上了印度著名的尼赫鲁大学,并开始学习汉语。我与中国及汉语的不解情缘在那时正式结下。
我的中文名字“魏汉”是大学汉语老师为我起的,这个名字一方面是我的本名谐音,另一方面也有向兼容并蓄的中国魏晋、两汉文化致敬之意。我很喜欢这个名字,一直用到现在。
在深入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了解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要到中国继续学习”的想法。后来,我如愿来到中国,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中国史和印中交往史等。
中新社记者:在你看来,中国文化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魏汉:我很认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这简单的五个字概括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和行事规范,在当代社会仍有重要价值和示范意义。我很喜欢《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在他身上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是他所代表的忠义精神,备受推崇。
湖北省当阳市关陵庙内的关羽塑像。刘君凤 摄
中国人还特别讲究“礼”,注重仪式感。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代大到官家的程序性活动,小到百姓家的婚丧嫁娶,方方面面几乎都可以找到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当代中国虽然已经简化了很多“繁文缛节”,但在日常生活中仍可以随处看到“礼”的影子。例如,我每次跟朋友聚餐,如何安排主客座位就大有讲究;每当分别,我的中国朋友会多次寒暄,直到看不见人影时,他们才会默默离开,这都是让我颇为感动的地方。从这些礼仪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朋友的重视,看到了中国人“不学礼,无以立”的文明风貌。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的一场婚俗展演。卓忠伟 摄
此外,“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印度也很重视“孝”,因为只有懂得对自己的父母感恩,才能去关爱他人。“孝”是一个人的精神根源所在。
印中文化都体现出强烈的东方特色,和而不同,千余年来不断进行平等、双向、互惠的人文交流互鉴。
中新社记者:你是以何种方式将中国文化讲述给印度民众的?
魏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有句老话叫“书中自有黄金屋”,各类中国文学典籍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文化传承、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我想把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及其承载的中国文化,用大多数印度民众能看得懂、听明白的印地语讲述给他们。
民间故事产生于生产生活实践,又高于生产生活,反映了一个地区民众朴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也是迅速了解一国文化的快捷途径,因此,我最初决定从翻译民间故事着手。
我精选了50多个中国民间故事,将它们翻译成了印地语,希望不熟悉中国的印度民众能通过我的翻译作品对中国文化有初步的了解。
后来我读到了中国作家贾平凹的作品《秦腔》,被深深吸引。这部小说以贾平凹故乡棣花街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叫清风街的地方近二十年来的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在我看来,小说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也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思考问题,即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我历时两年完成了《秦腔》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东西,也获得很多感悟。当前,印度在经历快速发展期,印度传统文化经受着现代文化的剧烈冲击。立足当下,如何更好地处理过去和未来的关系,我觉得印度或许能从这本小说中获得一些启发和感悟。
中新社记者:你认为当前应如何促进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增进相互理解?
魏汉:印中两国文化古老而充满生命力。回首过去,我们都曾创造了辉煌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展望未来,印中作为发展中大国和人口大国,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共同携手应对。印中两国应继承和发扬友好交往的历史传统,一起续写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诚然,现在印中之间仍有一些分歧和误解存在,这需要我们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扩大交流,以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去拉近民众的距离,进而增进相互理解。近年来,中国影视、音乐、科技产品等逐渐在印度市场走俏,而印度美食、传统服饰、瑜伽等生活方式也在中国圈粉无数。
长沙洋湖湿地公园,数百位瑜伽达人在白鹭塔下进行瑜伽秀。杨华峰 摄
除了翻译中国经典作品,我还身体力行地将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讲述给我的家人和朋友。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十余年里,我到过中国许多城市旅行,看到了很多跟印度媒体报道不一样的地方,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中国民众身上展现的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等诸多优秀品格。如今,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有关现代印度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玄奘是印度人非常推崇的中国高僧,泰戈尔是中国人熟知的印度诗人,他们都是印中文化交流史上杰出的使者。立足当下,我们要学习他们,努力做当代印中文化交流使者,推动印中民众的友谊代代相传。(完)
受访者简介:魏汉,北京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耶鲁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先后于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取得中国研究学士学位、国际关系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印地语、印度文学、印度历史、近代中印关系史等,熟练掌握印地语、汉语、英语。他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担任印地语专家,自2018年起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担任印地语专业讲师,主要教授印地语口语、写作、中印文化交流等专业课程,并合作编写教材《印地语精读教程》,同时参与《中印经典互译》《印地语-汉语词典》等多个合作课题项目。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