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鲲鹏击浪》明晚收官,饱满的人性光辉,澎湃的中国精神,真佳作

时间:2024-1-8 11:44 0 34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电视剧《鲲鹏击浪》明晚迎来大结局,毛泽东被反动军阀围捕,杨开慧凭借自身智慧,悄然送润之哥出城;红船之上,曙光初现,鲲鹏击浪,中国精神。整部电视剧,到这里结束,令人拍案泪下。再重新回过头来纵览全剧,可谓是,饱满的人性光辉,澎湃的中国精神,真正的顶级佳作。
在“饱满”与“澎湃”面前,一切的创作技法,其实都是可以退而求其次的。剧评文章,实在是需要更多讲技法的。所以,电视剧《鲲鹏击浪》在一定程度上是“反剧评”的,它更需要的是观看者追剧之后对于内心激情的一种文字抒发。此等情绪,案头拍起,键盘撞击有声。《鲲鹏击浪》不是佳作,谁还是?
我愿平复心情,以尽可能之理性来聊这部电视剧之大结局。然而,《鲲鹏击浪》带来的后劲儿实在太足,追剧结束后,千言万语,终究不能聊该剧千分之一的精髓。如是,请允许我先聊这部电视剧作品中的多处泪点内容。
开局剧情当中,让人眼含热泪的内容实在太多,我在早前的剧评文章当中已经多少提及。这里不再重复。在《鲲鹏击浪》的尾声部分,也有多处泪点内容,时而令人扼腕,时而令人拍案,时而令人潸然泪下。
DSC0000.jpg

比如,杨昌济先生去世这场戏,真是让人忍不住落泪。“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这句诗,是对杨昌济先生最好的诠释了。杨先生一生,爱国爱民,长存救国之心,置身教育事业,实践了中国读书人的家国大情怀,兢兢业业,死而后已。
杨先生最后一刻,依旧让女儿研墨,给友人写信,举荐爱徒,说他们是救国之能人。先生无我,有的,是对中国要往更好处去的牺牲与探索精神。先生千古,我辈当接先生衣钵才是。《鲲鹏击浪》无疑是把杨昌济先生之精神影视剧化的最好典范作品之一。千古大德,传承开来。
再比如,杨开慧妙计送毛泽东出城,去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组建会议,反动军阀的喽啰兵们,借机搜刮钱财,把杨开慧身上的所有钱都掠夺走了。这个时候,“穷家富路”这句最为朴素的话语再次响起!送毛泽东出城的轿夫们,纷纷拿出自己身上携带的钱币,杨开慧女士更是摘下自己的首饰,放在毛泽东手中。
如是中国,必红船初晓,鲲鹏击浪!中国革命之胜利,也便是千千万这样的“轿夫”们默默无闻地奋斗出来的。工人、农民、市井走卒……都是苦难中国的一员。中国将往何处去?中国就是将往没有苦难中去,往幸福美满、安定和谐当中去。这一刻,中国的引路人和中国的劳苦大众,实现了最好的互文关系。
再次纵览全剧,我认为,《鲲鹏击浪》最大的创作特点是剧作当中有着饱满的人性光辉,这些饱满的人性光辉又带来了澎湃的中国精神。人性光辉和中国精神、革命信仰之间,是共生的关系。剧作当中,这些饱满的人性光辉,塑造了一位又一位有血有肉的革命前辈,呈现了一段又一段真实可信的人间情感。师生情、夫妻情、革命战友情,情情入心,情情刻骨。
DSC0001.jpg

师生情,是《鲲鹏击浪》当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编剧马继红在《鲲鹏击浪》中,最令人拍案叫绝之笔,便是塑造了杨昌济先生和弟子们真正的师生情。杨先生到北大任教,听闻北京有了留法勤工俭学的名额,马上动笔写信,告知自己的学生们。先生握笔,哆哆嗦嗦,内心之澎湃,喷薄出电视荧屏。这其实便是编剧的力量、导演的力量、演员的力量。
毛泽东回到湖南,想要创办《湘江评论》,奈何资金方面,捉襟见肘。杨昌济先生去当铺,典当了自家值钱的东西,他更拿出了自己的珍贵藏书,去和黄侃先生换一些可以资助的钱财回来。
驱张团入京,杨昌济先生来看望。他发现学生们的油墨机陈旧,杨先生便让闺女送来新买的油墨机。杨先生是有钱人吗?先生去世之后,办丧礼的钱都捉襟见肘。杨先生是没钱的人吗?北大教授的工资,是很高的。杨先生是把所有的钱都资助了学生,资助了中国要往更好处去的事业当中去!
DSC0002.jpg

同样是北大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先生,没钱吗?他的工资可不少。但是,他把自己的工资都花在了救助穷人上。长辛店的劳工们没发工资,没钱过年,他就带着饺子去了,请工友们过年。什么叫毁家纾难,这便是!《鲲鹏击浪》当中,毛泽东离别北京,要到上海去。李大钊先生请毛泽东来家吃面,继而,拿出自己的手表送出,“我虽然没钱,但一块手表还是送得起的,人在路上,总是要看看时间的”。
什么是老师?杨昌济先生、李大钊先生以身作则,论证了什么叫作“老师”——思想上的引路人、经济上的帮助者。我想,这样的师生情在咱们当下的生活当中,也广泛存在。看《鲲鹏击浪》,我总能想起自己的恩师来。道业传承,如是真挚。
DSC0003.jpg

夫妻情,是《鲲鹏击浪》当中真正的点睛之笔!
以往的严肃剧作,不敢于也不善于创作爱情内容。因为,在俚俗之作当中,爱情内容就是注水的,就是滥竽充数的。然而,马继红编剧、刘飚导演的《鲲鹏击浪》给出了不一样的回答:顶级佳作,爱情是点睛之笔,是与革命情感高度共振的!
《鲲鹏击浪》中,塑造的是一批中国革命先烈,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一批人,是有儿女情长的一批人。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是赤子真心的一批人。这份“赤子情”,放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事业中,便是鲲鹏击浪、无我奉献,放在儿女情长中,便是真心实意、天地可鉴、与尔偕老!唯有赤诚,方成革命,也唯有赤诚,方有感天动地之爱情。
毛泽东和杨开慧,为什么能够走到一起?《鲲鹏击浪》开局剧情中,杨开慧读毛泽东的文章,说杨先生的弟子中,唯有这一位可以给满分之后更高的分数。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欣赏。《鲲鹏击浪》后半程剧情中,杨开慧向父母表明自己的想法,非毛泽东不嫁。她说,她已经做好了与毛泽东共患难的准备!那一刻,夫妻不是同林鸟,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是相濡以沫,同生共死。
革命与爱情,在赤子真情当中,得到高度统一。毛泽东心怀天下,杨开慧也当仁不让。他们的彼此欣赏,非小儿女之情长,而是基于家国天下大情怀之下的英雄互赏。爱得越深,越是对中国革命信仰得越坚定、越执着。所以,《鲲鹏击浪》当中,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是点睛之笔,是真正的编剧匠心。似乎,这又不算匠心,匠心者,多少还是技法的体现。我认为,这点睛之笔是编剧情之所至,性之必然!
DSC0004.jpg

革命战友情,我想从略。湘江三友的桥段,在《鲲鹏击浪》中随处可见。这些情感本身,也是观众可观可感的。正是因为师生情、夫妻情、革命战友情的可观可感,才让这部《鲲鹏击浪》和观众没有距离——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是用观众最朴素的情感,讲了一个更为朴素却又十分深刻的道理——中国革命,为什么最终会走到马克思主义道路上来。
如上这些,便是我对《鲲鹏击浪》大结局的一些浅见。该剧观后,实在让人心潮澎湃。我之浅见,不及剧作精髓万分之一。若有认识编剧者,还望带话,请马继红老师亦要保重身体,再出佳作!(文/马庆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