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老人养老钱“变”保单?保险不哄人,销售员在误导吗?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9644
主题
149661
回复
17583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55
首席展望|万家基金莫海波:今年或是AI应用大爆发的一年,看好科技成长类资产
0/51
行稳致远:主权财富基金与养老基金的ESG实践|财富与资管
0/47
国开行2024年支持收购近万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0/48
山东发布二十条措施促进住房领域消费,着力推动一季度“开门红”
0/51
以实干促信心!万科2024年销售面积行业第一,获多方积极力挺
0/47
德州:对在天衢新区购买新房的前1000套房一套房的购房者,给予1万元购房补贴
0/50
云南河口县:鼓励房企通过“共有产权”方式销售商品房,购房人可先期购买不低于50%的产权
0/51
报告:1月份北京、上海和杭州等热点城市优质地块均迎来“开门红”,带动平均溢价率走高至7.4%
0/47
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步入快车道,对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老人养老钱“变”保单?保险不哄人,销售员在误导吗?
时间:2024-5-9 11:22
0
30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据说这是发生在山西的一件事情,凤凰网和中华网都发了,宋女士55岁的母亲去存款,结果10万元存款变成了“一年一万,需交满五年”的增额寿保险,2023年开始就协商退款,一直没达成一致,但是银行说如果退保,只能退1万多,到了现在,银行说还有两年缴款。
宋女士很不理解,她所办理的存款业务不仅性质发生了改变,而且每年还需支付一笔逆贴款,为何还差银行20万?报道出来后,很多人指责保险产品骗人的,但是也有民众比较清醒,他们认为是银行工作人员误导了储户,而不是保险产品骗人。
其实对于远期有养老需求的民众来说,这类保单锁定了3.5%的复利,非常划算。但是对于短期需要用钱的民众来说,或者对于那些不符合需求,只想短期储蓄的民众来说,流动性受到影响,缴费期内退保会损失,那就不该买。那么谁说的对呢?
德先生确认,宋女士的母亲大概率买的就是一个连续5年的增额终身寿险,每年需要交10万,连续5年的缴费期,未来锁定利率3.5%到终身,是一个现在挪储的网红神器产品。缴费期满后客户将终身受益,以3.5%的复利,持续为客户提供现金流,客户能获得终身的被动收入。客户投入了这5年缴费期的金额,为自己打造了未来长长久久的现金流。
其实如果客户没有被误导,所有的条款都明白,这是一款不错的增额终身寿产品,因为现在这个锁利的此类产品都停售了。客户以现在的利率锁定了未来,锁定了与生命等长的终身。但是客户假如在保险缴费期内去退保,自然会承担比较大的损失,这就是在视频中看到的银行业务人员所说的,只能退回一万多元。
其实在缴费期内做任何的退保,都会承担损失。就如同在定期存款期限未满时提前支取,也会遭受损失。本来约定好的定期存款利率就变成了活期存款利率,那么同样年金保险合同在缴费期内退保,保险公司本来已经投入了长期项目,但是现在要应付客户的流动性支付,不也同样要损失吗?保险公司损失了,那么给予客户支付的现金价值不也就少了吗?
但是客户为何现在不满意呢?其实就是现在银行和保险合作中出现的顽疾问题,在银保合作推销保险产品时,很多保险公司业务员不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客户,这就导致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业绩,对客户进行充分的误导。
银行工作人员担心保险业务员前期接触客户后,就会引导客户通过其他渠道购买保险产品,不通过银行代销渠道购买。但是客户被前期撬走,于是从前期开始,不然保险专业人员接触客户,银行人员自己来介绍保险产品,但是他们不专业啊,银行人员也不懂啊,但是为了能完成绩效,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信息都敢隐瞒。最终保险产品变成了所谓的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客户在不了解自己需求的情况下,误导”被购买“了。
保险产品本身没有问题,也不是保险产品本身会给客户造成损失,他们是符合客户长远养老推出的合规金融产品。不过银行等代销机构人员推荐的产品并不是客户需要的产品,或者说并不是客户明明白白想购买的产品,更不是客户进入银行后想做的事情,所以产生了冲突和危机!现在监管提倡的原则是买者自负,卖者尽责。但是银行在合作保险产品时做到了卖者尽责吗?所以出了此类事情,当然不能让人忍受了。
对于需要做养老规划的民众来说,短期如果没有用钱的需要,那么在目前利率已经逐步下行化的当下,未来利率还会持续下滑,如果从长远考虑,如果从未来的被动的现金流考虑,那么前期5年的投入是值得的,目前只有此类保险产品才能提供未来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
但是这一切的售卖过程都是以合法合规为前提,而目前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特别容易造成投保客户的误解。本来客户到银行是存款,结果最终买到的是保险,而客户还以为自己买到的是存款。那么到底是谁的错呢?银行代销保险真的应该吗?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