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封神”的《庆余年2》,是你想象中的样子吗?

时间:2024-5-23 11:24 0 28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 | 眸娱
#庆余年收视率#
#和庆余年2对打的是歌手2024吧#
#庆余年第九集封神#
开播以来,几乎所有热搜都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庆余年2》爆了,甚至于已经开始用“剧王”而非“爆剧”来形容这部剧了。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关于剧集“封神”的论调确实不少,真正引起大范围套路的剧情内容却并不多,“剧王”这个称号,《庆余年2》拿得稳吗?
《庆余年2》,爆了吗?
从数据维度来看,《庆余年2》确确实实爆了。
5月16日首播,央视八套收视率一路狂飙,只用了半个小时,实时收视数据就成功登顶,峰值破2,市占率高达12.8%。
开播一个小时后,腾讯站内热度突破31000,成为腾讯历史上第一部开播首日热度破31000的剧集,目前站内最高热度已经突破三万三,创下腾讯视频热度值历史最高记录。
一向高冷的腾讯视频忍不住嘚瑟起来,在#庆余年 剧王#的热搜词条里回复“是的”,对《庆余年2》的信心是毋庸置疑的。
DSC0000.jpg

事实上,《庆余年2》能够拿到这么高的数据在意料之中。
一方面是前作热度加持,在《庆余年1》引发全民追剧热潮后,阔别五年、原班人马打造的续作,关注度只高不低,播前预约人数已经超过了1800万。
另一方面得益于腾讯的全方位宣传,腾讯视频主页铺满了《庆余年2》的广告,点进腾讯视频就能接到演员语音电话,前期造势就是冲着“剧王”去的。
所以开播后网络声量持续走高并不让人意外,但问题在于,一直强调《庆余年2》是爆剧,究竟“爆”在哪呢?
DSC0001.jpg

时间倒回五年前,《庆余年》第一部的热播,是完完全全靠内容推起来的,有深度的剧情和轻喜剧的风格融合的恰到好处,既便于大范围传播,又能够让观众有探讨、有思考。
其实第一部的整体风格和范闲的人物底色是一致的,而且每一个角色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弧光,即便过去了五年,剧中的爆梗和名场面依旧被赞为经典。
比如言冰云的“一切为了大庆”、范闲和朱格的经典对话“人该生来平等,并无贵贱之分”,名场面诸如祈年殿范闲背诗、滕梓荆之死、肖恩之死......都是剧播当时引起大面积讨论,现在依旧可以拿出来回味的内容,这也是一部爆剧的必备条件。
但很明显,《庆余年2》在这方面是缺位的,目前播出到第十一集,几乎没有真正引起全民讨论的“爆梗”,一旦观众的讨论欲下降,收视率随之下降也是难以避免的。而在剧集内容讨论缺失的同时,剧外关于广告太多、SVIP抢先看等问题引起了普通观众的不满,爆剧续集《庆余年2》的致命问题正在逐渐凸显:如何平衡好内容和商业
《庆余年2》,过度商业化
《庆余年2》遭受吐槽的一切原因都可以归咎为:过度商业化
商业化的第一大表现就是,广告太多。第二部开播首日就有观众提出了“五步一广告,十步一堆广告”的问题。
《庆余年2》在播出之前就官宣了26个品牌入驻,首播就出现了9个广告,共计136秒,创下了首播广告时长记录,当然招商情况好也从侧面印证了剧集的市场潜力大,广告商才会集体押宝投放。
但《庆余年2》的广告并不仅限于片头、片尾,或是剧播中途出现的广告页面,已经进化到了直接植入到剧情中,比如范闲假死之后走在街上遇到的酸奶推销,店铺牌匾上明晃晃写着“安慕酸酪”,还安排了店员说广告词。
植入剧情的广告是无法跳过的,而更让观众不解的是,腾讯视频VIP也无法跳过大量的贴片广告,对此腾讯方面给出的解释是“会员只是减免部分广告,所有用户都有广告的”。
无论如何这个广告观众是看定了,一定程度上会大大降低剧情的流畅度和观众的追剧体验。
DSC0002.jpg

第二大表现是平台排播拖沓。作为腾讯视频紧紧攥在手里的王炸,对《庆余年2》的期待是拉动平台会员用户数量和ARM(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的增长,势必会在播放排期和会员规则上下功夫。
目前腾讯视频非会员用户可以观看五集,除了首播更新了两集之外,基本保持一天一集的更新速度,缓慢的非会员更新速度一方面是为了延长剧集热度,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会员用户的转化。
而VIP用户目前可以观看10集,周一到周五每天更新两集,周六、周日每天更新一集,同时更高一级的SVIP则每天可以再多看一集,会员之后还有会员,形成了一种套娃式的会员模式。
为了拉动平台会员的盈利,腾讯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客观来说这种排播无论是对剧集本身还是对存量用户都是一种伤害,毕竟第一部的教训在前,开启超前点播导致片源泄露,大大影响了剧集的实时播出成绩。
第三大表现是剧情内容和演员的调整。相比于广告数量和平台排播问题,剧集本身的调整才是导致《庆余年2》评价不如前作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爆款续作都难以避免会向市场妥协,这也是过度商业化的一大标志,《庆余年2》当然也不例外。
剧集非常明显的变化在于轻喜内容的增多,第一部权谋中夹带轻喜剧好评满满,第二部就更侧重于轻喜剧风格,谐音梗、网络流行段子层出不穷,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太好的效果,反而有种刻意搞笑的既视感。
第一部由范闲担任轻喜剧内容的输出,符合他的人物底色和性格,但第二部多个角色都有类似的轻喜剧情节,和第一部的整体风格有出入,导致剧集内容不伦不类。
另外,演员的更换调整也是商业化的一种,制作方想用更出名的演员,演员也想吃爆剧的红利,虽然制作方尽最大努力保留了原班人马,第二部仍然增加了多个无必要的女性角色,当红女演员替代不知名小演员的情况也有发生。
事实上,过度商业化是爆剧续集无法避免的问题,因为说白了制作方要盈利,才会有续作的诞生,只不过作为期待了五年的观众,看到这样的续作难免有些失望。
爆剧续作魔咒:内容和商业化难平衡
国产剧市场太多狗尾续貂的例子,导致爆剧有一条无法破解的魔咒:续作必然比不上前作
虽然这样的说法未免太过笃定了一些,不能说是全部,《欢乐颂》《还珠格格》第二部甚至超越了第一部,但这种情况在剧集市场非常少见,大部分续作确实难以达到前作的成绩,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
比如《步步惊心》的现代版续作《步步惊情》、《亲爱的,热爱的》同系列续作《我的时代,你的时代》、《欢乐颂》系列第四五部......
其实总结这些典型的失败案例,续作魔咒的本质就是内容质量和商业化难以平衡的问题。爆剧之所以会制作续集,是因为IP本身具有继续开发的价值,能够为内容制作方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所以相对于前作,一般来说续作的商业性质要更浓一些,也难免会为了商业化而对内容做出妥协。
比如上文提到的《庆余年2》遭遇的一系列问题,广告植入、演员更换、强加烂梗,一切都以更契合市场为主,内容反而成了次要。
DSC0003.jpg

客观来说,《庆余年2》肯定算不上是一部失败的作品,甚至确实能称得上是爆剧,但距离观众的心理预期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
问题就在于,全网都给《庆余年2》套上了“爆剧”的枷锁,观众期待更精彩的内容,制作方期待更赚钱的商务,内容和商业化难以平衡。
所以就出现了,观众吃轻喜剧风格就增加大量搞笑内容,演员不够出名就换演员,王启年惧内人设火就强加惧内桥段......迎合市场反而过犹不及,导致剧情根基和人物内核的动摇
但不至于现在就给才播出11集的《庆余年2》下定义“不行”,第一部也是在10集左右口碑才发酵起来,剧集质量能否回升还要看后续的内容,不过前几集质量不及预期是板上钉钉的。
或许作为一部普通的古装剧,《庆余年2》的内容质量是合格的,但作为《庆余年》续作,显然还不够,想要吃IP的红利,就需要接受观众心理预期较高的事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