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外贸规模更大活力更强(锐财经)

时间:2024-7-31 08:03 0 19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东营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港进出境货运量807.3万吨、货值34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2.2%、556.5%。图为7月30日,东营港10万吨级码头,进口货轮经海关监管后,驶出码头。刘智峰摄(人民视觉)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芜湖市出口电动载人汽车数量1.49万辆,同比增长144.3%。图为在芜湖市奇瑞新能源爱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工人在进行组装生产作业。肖本祥摄(人民视觉)

7月30日,在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贸年均增长1.6万亿元,这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年进出口总额。同时,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目前外贸企业数量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总体看,中国外贸规模更大、结构更优、活力更强。

持续向好基础扎实

近日,在浙江嘉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进货码头,一批产自越南的智能穿戴产品在海关关员视频监管下,以保税维修模式进入待维修物料仓库,维修完成后发往境外。这是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据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汽车、集成电路、锂电池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2023年出口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7.3倍、1.8倍、15.2倍。如今,中国出口每10辆汽车中有4辆是电动汽车,每10辆轨道机车中有7辆是电力机车,出口的蓄电池近九成是锂电池,外贸出口的绿色属性更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累计进口超过150万亿元,年均增长4.2%,水果、化妆品、妇幼用品等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超过21万亿元。“总的看,上半年我国外贸创下了新高,经营主体活力充足,传统动能优势稳固,新动能也不断涌现,外贸持续向好基础扎实。”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说。

吕大良说,取得这一成绩有三方面因素:一是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稳定增长,消费需求持续恢复,这些为外贸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外部需求边际改善,也利好企业抓订单、拓市场。三是中国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激发外贸新动能。

贸易便利化程度提高

外贸向好势头的巩固,离不开海关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在口岸营商环境方面,海关总署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连续7年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目前试点城市已经拓展到了20个。“比如,我们支持建立鲜活农食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实现‘优先检测、即检即放’,京津冀地区进口的车厘子5小时内就能从口岸抵达相关批发市场。”赵增连说。

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面,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说,目前全国有17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综合保税区有165个。综合保税区具有业务功能齐全、税收政策优惠、货物流转便利等优势。

在智慧海关建设方面,“安全”“便利”“高效”成为关键词。“比如,我们实行‘智能非侵入式顺势监管’,做到进出口货物在船舶装卸或运输过程中顺势过机,实现‘即过即查’;我们还试点‘远程属地查检’,企业通过与海关远程连线,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查检作业。”林少滨说。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给海关监管服务带来了全新挑战。数据显示,现在海关每年监管的跨境电商、跨境邮件快件包裹量达70多亿件,平均每天有2000万件左右。对此,吕大良说,海关正在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开发应用跨境电商通关服务系统,着力提升跨境电商通关效率。

市场机遇惠及全球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口来源地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的农产品和机电产品等较2012年成倍增长,来自中国的市场机遇正在惠及全球。

吕大良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扩大进口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动扩大进口。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首创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有序扩大市场准入,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准许了477种优质农产品输华。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带动相关国家共同发展。主动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目前已经降至7.3%,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谈及今年下半年外贸形势时,吕大良说,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地缘政治风险也较高,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的干扰逐步显现,航运堵塞、运费上涨进一步增加了企业成本压力,下半年外贸保持增长还是面临不少挑战。

吕大良说,海关将持续落实好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推动拓展中间品贸易,助力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扩大进口,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着力巩固外贸向好态势。同时,加强数据监测分析,做好新一轮通关政策储备和供给,助力企业减负降本,全力服务外贸质升量稳。(本报记者 王俊岭)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07月31日 第03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