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贷前贷后管理成违规“重灾区”,消费金融年内合计罚金达723万元

时间:2024-8-11 11:16 0 15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北京报道
违规金融行为正在遭严厉处罚。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邮消费金融因存在违规行为被罚,公司一名管理人员一同被罚。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以来,已经有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收到罚单,处罚金额合计达723万元,已远超去年全年,而2023年消费金融公司罚单合计金额近370万元。
8月8日,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今年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处罚内容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监管要求消费金融公司确保合作机构与合作事项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降低**平台依赖
对于此次罚单,中邮消费金融回应称,公司高度重视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本次征信专项执法检查,诚恳接受处罚与监督,对相关问题开展深入分析,举一反三,不折不扣落实整改,现已完成整改工作,杜绝征信合规的风险隐患。未来将更加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全面加强征信合规管控,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中邮消费金融因违反征信异议处理规定,被处罚款78万元。同时,陈某(时任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对中邮消费金融违反征信异议处理规定的行为负直接责任,处罚款15.6万元。
此外,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备注显示,“双罚”案件按较长期限公示,2029年7月25日公示期届满。
王蓬博认为,此次处罚金额不高,对中邮消费金融业务及公司层面影响有限,却体现了监管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而罚单备注“双罚”案件按较长期限公示,说明监管对违规事项责任到人的思路及对行业警示作用。
数据显示,近三年中邮消费金融营业收入分别为56.86亿元、60.48亿元和69.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29亿元、4.43亿元和5.22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31%、3.07%和3.16%。
根据中国货币网披露,今年7月,中邮消费金融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 发行情况公告显示,此次金融债券实际发行总额20亿元,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是2.1%。据了解,这也是中邮消金首次发行金融债。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的信用评级公告显示,中邮消费金融主营业务为向消费者发放以小额、分散为特点的消费贷款。成立初期,其开发设计了 “邮你贷”“邮你花”“邮你购”三大产品体系,但目前以“邮你贷”这类现金借贷产品为主,2023年末该类产品占比为96.19%,“邮你花”占比低,“邮你购”产品余额占比很低,其余为联合贷款产品。
近年来,中邮消费金融三方合作渠道业务规模上升,2023年末该渠道占比为 54.69%,此类业务合作模式主要为分润模式。未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趋严或逐步落实,中邮消费金融将进一步加大自营和协同业务占比,逐步降低对**平台的流量依赖。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过现金贷产品快速起量,中邮消费金融借助**渠道拓客,同时与母行之间开展业务协同。但现金贷产品的同质化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因此消金公司近年来也注重场景分期类产品的拓展,进而丰富产品货架,以降低因产品单一带来的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截至2023年末,中邮消费金融线上线下自营渠道业务余额占业务总额比重为29.25%。近年来,在自营优先的发展战略导向下,中邮消费金融股东协同渠道业务规模与占比呈下降趋势,2023年末股东协同渠道余额占比16.07%。
“自营能力对消金机构至关重要。对于银行系消金机构来说,借助母行庞大的渠道及场景优势拓客确实能够形成一大助力,但也需要注重自身客源的积累、自营渠道运营能力的提升,在外部渠道拓客的同时实现客户留存。”苏筱芮认为。
贷前贷后管理存挑战
据记者统计,今年内已有6家消金机构收到罚单,合计金额达723万元,单张最大金额为170万元。而去年共7家消费金融公司被处罚,合计罚没近370万元,其中金额最高的一张罚单为100万元。无论总金额还是单张罚单金额,目前2024年已超去年全年。
在今年被罚的6家消费金融机构中,有5家被“双罚”,相关责任人受到了相应处罚,罚金合计25.6万元。
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监管机构集中公布了对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处罚决定。其中,兴业消费金融收到年内最大额罚单,被罚款170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未按规定及时终止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合作、将贷前调查关键环节外包、贷款“三查”不到位等,且时任公司昆仑业务部总监蔡某钢被给予警告;中信消费金融则因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存在不足、综合利率等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等方面存在问题,被罚款120万元;另有中银消费金融重庆区域中心职员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五年。
从罚单披露的情况来看,贷前、贷后管理不力,成为近年来部分消费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处罚事由包括:将贷前调查关键环节外包、个人消费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未对借款人身份信息进行有效审核、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管理不尽职导致部分贷款资金被挪用等。
对贷前贷后管理环节违规行为高发的行为,苏筱芮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线上业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较高,不需要过多人工干涉,而线下则需要相关人员亲核亲访,人工介入较多;另一方面,由于早年间消费金融处于大举扩张阶段,比起业务质量更看重数量,近两年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已充分关注到业务质量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