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竞逐万亿赛道,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时间:2024-9-14 11:42 0 21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成都智算中心,来源:成都高新区)
从ChatGPT到Sora,从人形机器人到无人驾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从科幻照进现实。
今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和未来产业,人工智能成为各大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赛道。
四川直接把人工智能列为1号创新工程,率先发布《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率先突破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高新区为引擎,驱动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钛媒体APP注意到,以高新区突破抢位AI赛道,四川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凸显策略性。以成都高新区为例,2023年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达520亿元,同比增速23.4%,占成都市66%,聚集311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其中159家规上企业;通过备案的大模型算法数量44个,占成都市72%。
面对万亿蓝海,成都高新区雄心勃勃——到2026年,建成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国产多元异构算力生态高地、全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输出地。反过来,成都高新区扬优势、补短板、建生态的产业发展路径,是试点,也为全省产业发展蓄力。
抢位赛道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亳州生态环境AI预警监控平台,这个项目主要是监测当地秸秆焚烧并实时进行报警反馈,后台收到警示后协同网格员进行处理。”七八月的成都晴热高温,周边部分市州则遭遇了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钛媒体APP到访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考拉悠然”)时,恰逢该公司向四川某市州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演示考拉悠然的AI应用。
DSC0001.jpg
(考拉悠然,来源:公司供图)
考拉悠然董事长助理李佩芸介绍,成立于2017年的考拉悠然自主研发了业界首款全模态人工智能全流程工具链平台OSMAGIC码极客,并以此打造了悠然大模型和行业AI应用平台,已累计为国内外包括高端屏显、半导体、烟草、轨道交通、生态环保、城市治理等行业在内的500+客户提供了全球领先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
“目前我们正与某世界五百强在川企业洽谈合作,推动新研发的道路智慧化监管系统在四川高速公路上应用。”李佩芸告诉钛媒体APP,下一步,公司将重点布局AI+工业,借助大模型产品赋能制造企业“智改数转”。
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加犀”)则聚焦于AIoT(智能物联网)领域,既有能在多障碍空间中灵活穿行的AI服务机器人,也有“火眼金晴”高效识别产品瑕疵的工业AI质检相机。
DSC0002.jpg
(阿加犀,来源:公司供图)
除了AI+工业、AI+城市治理的应用外,大众能接触到的人工智能也已经在成都高新区落地。
2022年7月,首批8辆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式在新川创新科技园内投入载人示范运营,每天8:00-18:00,市民只需在手机小程序上即可一键叫车。
该项目是成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也是四川首个在公开道路上开展的L4级“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示范项目,覆盖了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10平方公里的面积、双向约60公里的道路。
截至目前,投放的8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已安全运营25个月,行驶里程超30万公里,注册用户超150000人,成功接单数近6万单,用户满意度98.2%,运行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件。项目获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第六批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成果”、新华网2022中国城市产业发展论坛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2023年成都高新区智慧蓉城应用场景十佳案例。
当然,上述正在改变我们出行方式、城市治理、工业制造等各方面的AI应用,只是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缩影,代表着成都乃至四川产业发展的蓬勃。
打牢“地基”
AI+产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AI+政府赋能治理能力现代化,AI+民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人工智能应用遍地开花,AI+将创造更多价值。这意味着,随着AI的发展,行业会越来越倚重算力底座,于城市的产业布局而言,算力“地基”决定了人工智能产业“大楼”的高度。
聚焦至成都,算力发展可谓迅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投运超算和智算双中心的重点城市之一。
在位于成都高新郫都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成都智算中心机房里,一排排机柜服务器指示灯交替闪烁,这是该中心的“最强大脑”,昇腾AI全栈基础软硬件平台首期算力规模达307P,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个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该中心通过持续增强算力供给能力,有效降低了本地用户的算力成本,并成功孵化众多应用于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慧交通等领域的280余个AI解决方案,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日前举行的2024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成都智算中心“以算力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驱动东数西算成渝枢纽新引擎”案例,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多元算力一体化布局”方向的优秀案例,这也是首批25个案例中唯一的四川案例。
DSC0003.jpg

(华鲲振宇,来源:公司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背后的承建方和供应商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鲲振宇”)可谓成都高新区“土生土长”的企业。公司高级副总裁刘东告诉钛媒体APP,作为华为“鲲鹏+昇腾”唯一双战略级合作伙伴,公司基于鲲鹏和昇腾的基础软硬件根技术能力,已推出40多款计算产品,跻身国产算力规模第一梯队。
算力的提升仰赖芯片性能的进阶,就在英伟达、AMD、华为等巨头掀起芯片性能追逐战之际,成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前瞻布局。比如:成都高新区的成都华微(688709.SH)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主要面向计算机视觉领域,集成高能效比神经网络处理器加速单元NPU和AI CPU,并自动完成高效协同。
总部位于北京的全功能GPU芯片设计独角兽企业摩尔线程,则将研发中心设在成都高新区。今年7月,摩尔线程宣布对其夸娥智算集群解决方案进行重大升级,为万亿参数级别大模型训练提供坚实算力基础。摩尔线程成都公司总经理常玉保直言,“以成都为大本营,摩尔线程正不断推进GPU软件生态开发、芯片设计及数字验证的研发。”
算力底座根基之上,成都正发力自研大模型。据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统计,目前四川已有8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数量位居全国第六。这其中,尤以成都高新区企业为多。就在前几日,久远银海的“银海闻语大模型”和索贝数码的“明眸大模型”最新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两家企业均来自成都高新区。更早之前,海艺互娱的“海艺绘画大模型”也通过了备案。
而赛迪四川发布的《2024中国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企业最具投资价值10强研究报告》,上述的考拉悠然跻身前五,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入围的企业。
精准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AI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新风口。钛媒体APP注意到,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凭借的不仅是企业单点蓄力,更多还在政府引导的超常规精准支持。
具体到成都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将人工智能放在首位,将重点聚焦核心算法攻关和自研大模型产品等,着力提升成都高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声量”。
另外,2022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围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相继推出五年3000亿元产业基金、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启动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强化金融和中试平台支撑。这一探索,也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深化。
金融方面,5月17日,成都高新区发布天使母基金第四批榜单,将在人形机器人等7个重点产业公开征集优质早期机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资本化。此前三批榜单中,均涉及人工智能及细分领域,相关天使子基金已成功组建。
中试平台方面,今年3月,四川省智能硬件中试研发平台作为四川省首批人工智能领域中试研发平台被正式授牌,平台的牵头方即是来自成都高新区的蜂鸟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称,“未来5年将推动100个‘人工智能+’硬件产品完成中试并走向市场,投资10个‘人工智能+’硬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除了普惠的政策外,成都高新区针对重点企业还推行一对一的专班企业服务,我们作为成都高投旗下企业,真切获得了股东赋能。”谈及在成都高新区的落地、生根和发展,华鲲振宇的刘东向钛媒体APP坦言,比如在公司承建成都智算中心项目上,无论是项目对接、资金到位还是项目规划上,成都高新区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路径和雄心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另据赛迪数据,预计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1.73万亿元,全球占比30.6%。
万亿赛道铺就,成都锚定目标——到2026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则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的核心区。
如何实现?
在华鲲振宇的刘东看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要辩证地看:成都硬件企业不算多,但算力根基不错;应用型企业较多,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较少;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可输送产业人才丰富;作为程序员之都,有庞大的软件团队。
其建议,首先是要补短板,在推进算力资源建设和普惠共享时,要强化根技术研发,持续提升国产算力性能和效率。
“我们要培育自己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链主企业。”在走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都向钛媒体APP提及,四川产业发展缺少植根本土的“领头羊”,扶持培育本土领军龙头企业十分迫切。
另外,业内普遍认为,小到成都高新区,大到整个四川省,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都要结合本土优势产业而为。考拉悠然CEO沈复民就建议,四川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也要“另辟蹊径”,一定是在行业上,特别是在四川的优势行业上去发力,发布自己的行业大模型和行业级产品。
刘东也特别提到,“在招引企业时,一定要招引以四川的优势或特色产业为契机面向全国开展业务的企业。”
好消息是,在扬优势、补短板的同时,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今年4月,成都高新区与百度智能云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展大模型应用研发工作,推动大模型上下游产业在成都高新区聚集,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8月24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揭牌成立,电子科技大学、川投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天府绛溪实验室等近50家国内知名高校、省内骨干国企和省内外优秀企业等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将合力打造人工智能优质生态。
《成都市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更是明确,到2026年,成都将打造以人工智能链主企业为核心、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力争培育20家以上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链主(准链主)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争创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具体到成都高新区,当下正聚焦算力建设、核心算法攻关、自研大模型、标杆企业、标杆产业、标杆场景、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关键环节,着力促进通用大模型、行业垂类大模型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也为将成都高新区建设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