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科技赋能两岸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时间:2024-9-24 09:34 0 9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图为在第27届京台科技论坛上举行的签约仪式。

“两岸在科技创新方面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两岸科技界、企业界人士应当紧跟时代潮流,聚焦前沿领域,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在近日举办的第27届京台科技论坛上,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说。

本届论坛以“科技创新 融合发展”为主题,两岸科技产业界相关人士、公协会负责人、企业家及台商代表近500人齐聚一堂,聚焦深化京台经贸科技交流与产业合作,助力台商台企融入大陆高质量发展。

优势互补

“两岸科技发展各有优势,完全可以取长补短,互利共赢。”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潘贤掌表示,大陆在引领全球科技革命浪潮、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完全可以为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提供更强大动力,为广大台胞台企扎根大陆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我们将推出更有力的举措,加强两岸创新资源统筹,激发台商台企特别是台湾青年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帮助广大台商台企更好分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潘贤掌说。

“创新是两岸经济未来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两岸在科技领域各有所长,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发展。”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表示,两岸企业家峰会致力于为两岸工商界人士打造一个交流、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下一步将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两岸企业合作、产业融合发展。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认为,京台交流合作具有非常好的基础,多年来交流交往不断深入,经贸合作持续扩大。他鼓励台商积极把握大陆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机遇,更好地融入大陆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为自身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动力。

共寻新机

本届论坛期间举办了数字能源、金融科技、医疗大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等4场平行论坛,与会人士围绕相关话题开展研讨,并进行相关领域的项目签约。

刘兆玄认为,当前大陆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格局和机遇,台商台企需密切关注大陆经济社会政策和潜在商机,强化产业链韧性,致力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互利共赢。

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会长陈宏钦表示,大陆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这为台商台企带来机遇,可以与大陆更好地进行对接合作,共同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台湾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大陆的新能源智能汽车拓展海外市场。两岸加强合作,将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陈宏钦说。

“我们主要从政策、市场、资本等方面为台湾和海外高精尖人才及技术项目在大陆落地发展提供协助。目前已经引进半导体、生物医疗、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企业落地北京投资生产、拓展市场。”台湾青年、海峡之星产业加速器总经理许雨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台湾的技术、供应链体系相对比较成熟,可以和大陆的广阔市场进行联结,两岸在科技领域携手,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

成果显著

京台科技论坛是两岸工商科技界共同培育和打造的交流合作平台,是两岸举办时间最长、持续时间最久的交流活动之一。去年论坛期间,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揭牌,落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论坛期间举行了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并发布了10余项政策措施,从科技研发、金融支持、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台商台企在京发展。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介绍,京台科技和经贸交流已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在北京登记注册的台资企业累计超过3400家,近5年两地货物贸易总额累计超过70亿美元。“北京正在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高标准做好台商台企服务,落实落细各项惠台政策措施,支持台胞追梦、筑梦、圆梦。”司马红说,期待京台两地携手并进、同向而行,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我们是第一批入驻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的企业,主要产品是特用化学品以及光刻胶,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些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台商吴棋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是双赢的结果,期待今后在人工智能、自动化、先进制造等领域加强合作。(本报记者 汪灵犀 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09月24日 第04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