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东西问丨短评:从古典汲取智慧 向未来携手同行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6 人收听 TA
57654
主题
58106
回复
77270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59
“金蛇迎春来 侨连四海情”2025春节联欢晚会1月27日播出
0/48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丨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0/157
《HOK 王者荣耀国际版》联合菲龙网举办春节活动,等你来战
0/57
习近平:钢铁产业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
0/51
习近平在辽宁沈阳市考察调研
0/52
习近平在辽宁本溪市考察调研
0/102
尼泊尔驻华大使奥利:“祝中国人民新年都开心”
0/97
伊朗驻华大使巴赫蒂亚尔:“中国政策切实造福中国人民”
0/102
“共同进步的伙伴”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东西问丨短评:从古典汲取智慧 向未来携手同行
时间:2024-11-8 11:40
0
11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7日在北京开幕。大会以“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为主题,道出了古典学的文明意蕴和时代价值。
2024年11月7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正式开幕。张祥毅 摄
从历史维度看,古典学源于实践智慧,旨在滋养心性,并非“象牙塔之学”。
一般认为,“古典学”一词源于拉丁文“classis”(等级、划分),现代英文语境下表述为Classics或Classical Studies,专指古希腊罗马经典文本研究。中国的古典学研究尽管概念范围尚存争议,但基本围绕研究和阐发古代文明经典展开。
无论东西方,古典学的源头都是古代先贤从实践中形成的智慧,最终也都导向培养人的德性并用之指导实践。中国先秦时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主张,学习不只是为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成为更好的人。孔子倡导的“天下之达德”与柏拉图主张的“四大美德”,也都不约而同地重视勇敢、智慧、正义等人类共同价值。
今天,中国和希腊作为古老文明的代表,联合举办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既有助于在公众面前揭开古典学的“神秘面纱”,也有助于各国古典学者走出“象牙塔”,学以致用,更广泛地发挥古典学的实践价值。
2024年11月6日,北京,参加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专家学者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参观。张祥毅 摄
从现实维度看,古典学强调古为今用,重在返本开新,亦非“复古派之学”。
古典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经典,但开展古典学研究绝非为复古,而是汲取先贤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在西方,君士坦丁堡发现的古希腊罗马手稿,直接推动了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在中国,孔子入周问礼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整理六经,开创儒家思想。
今日中国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亦是古为今用、济古维来传统的当代呈现。在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指引下,本届大会突出古典文明的现代价值,使中国古典学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令未来文化强国的图景更具古典文明的学理支撑。
2024年11月6日,北京,专家学者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体验编钟。张祥毅 摄
从未来维度看,古典学助推文明互鉴,贵在中外比较,更非“排他性之学”。
晚近几十年来,古典学界日益看重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古老文明的经典研究,亚述学、赫梯学等非西方文明的古典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加之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及人们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如今的古典学已不仅限于古希腊罗马,“世界古典学”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一门涵盖范围更宏阔、研究和阐发各古代文明经典的学问。
作为学科,古典学的跨学科发展趋势也愈发明显,近年来从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等领域切入的考古学研究亦开出硕果。本届大会还汇聚了来自五大洲的400余位中外嘉宾,包括研究政治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及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多元文化背景与专业视角下,他们将如何讨论世界古典学的发展方向,值得期待。
20世纪希腊著名文学家尼可斯·卡赞扎基斯有句名言,中国古典学大家罗念生将其翻译为:“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在人类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新问题与挑战的今天,中希联袂呈现这场思想盛宴更显难能可贵。是时候回到文明的开端汲取智慧,面向人类的未来携手同行。(完)
(东西问微信公众号)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