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六家新银行筹建加速,农村金融改革紧锣密鼓

时间:2025-2-8 09:28 0 2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见习记者 张萌 北京报道
2025年开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公布,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下称“农信社”)改革与中小金融机构化险成为地方金融工作的重点,6家新银行“呼之欲出”。
2月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本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农信社改革落地,组建贵州农商联合银行,健全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机制。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及了农信社改革规划,贵州、河南、江西、江苏、新疆、内蒙古等6地新银行有望在2025年落地。
各地为何积极响应农信社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提到的“化解金融风险”又与农信社有何关联?
有农商行从业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农信系统是农村地区的重要金融机构,其健康与否关系到地方金融稳定。但从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评级结果来看,农信系统高风险机构数量多,且不良贷款率在同业中处于高位。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重点。”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
改革加速,“一省一策”推动落地
2022年4月,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打响全国农信社改革“第一枪”。
此后,农信社改革进入“快车道”,2023年,辽宁、河南、山西三省相继完成了省联社改革,辽宁农商银行、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山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成立。2024年,又有四川、广西、海南三省(自治区)改革实现落地,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海南农商银行相继揭牌开业。
上述七省(自治区)之外,记者注意到,有五省(自治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农信社改革进展。
其中,贵州提出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落地,组建贵州农商联合银行”,“健全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机制”;河南提出要“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完成河南农商银行组建”,并“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江西提出要“推动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同时“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防新增高风险银行机构”;新疆提出要“积极筹建新疆农商银行”。
江苏提到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已获批筹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去年12月对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筹建一事做出批复,同意筹建,并指出筹建工作需在6个月内完成。
另外,筹备已久的内蒙古农商银行也有望于2025年揭牌。2024年12月,上市公司蒙草生态发布公告透露,内蒙古农商银行预计于2025年12月31日前设立登记。
纵观各省(自治区)组建情况,辽宁、海南、河南、内蒙古四地选择了省级农商银行的组建模式,其他省份则选择了省级农商联合银行的组建模式。
“在这一轮改革实践中,省联社改制模式主要是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和省级农商银行两种,从目前看以改制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为主。”董希淼指出。
两种模式有何区别?
有银行从业人员向记者介绍,省级农商联合银行通常采用“两级法人”或“多级法人”的架构,而省级农商银行通常为统一法人。
“省级农商联合银行是省级层面的独立法人,它下面还有市、县级银行,各自是独立法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通过‘上参下’等方式持股、管控。”该从业人员表示。
治理重构,中小银行的使命回归
如何通过农信社改革实现中小银行化险?
以2024年正式挂牌开业的四川农商联合银行为例,该行以四川省农信联社为基础改制而成,实现了资本实力的增强与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工商信息显示,改制后的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飙升至220亿元,原股东中的四川地方农信社、农商行全部退出,来自省级及21个市(州)的34家国有企业成为该行股东,包括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成都城建投资管理集团、四川省投资集团等。改制中,该行采取了“上参下”模式。
据该行官网显示,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目前已成为四川“业务规模最大、网点覆盖面最宽、员工数量最多、服务对象最广”的银行系统。网点数量占全省银行业的35%,常年服务个人客户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2%,服务公司客户占全省银行业的61%。
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艾毓斌在四川农商联合银行2024年度总结会上提到,当年全省农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各类风险可控性显著增强,现代化治理效能和专业化运营水平持续提升。
“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经济的血脉,而农信社系统则是农村金融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伟公开发文表示。他提出,要继续走好深化农信社改革之路,更好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信社的作用不是变小了、变弱了,而是更加不可或缺。”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仍然较重,挑战仍然很多。”董希淼认为。他向记者表示,各地应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原则,兼顾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双重目标,探索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的新机制、新模式。
“地方党委、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要摒弃‘一并了之’的简单思维,组建省级农商银行之前要进行全面论证,并充分听取农信机构的意见,切勿造成新的风险隐患。”董希淼说道。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