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本土电商独角兽断臂,Temu距离印尼还有多远

时间:2025-2-11 09:18 0 46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整体来看,印尼的电商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孙欣
编辑|姚赟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印尼本土电商Bukalapak选择了退出。
2025年2月9日起,印尼本土电商四大独角兽之一的Bukalapak将正式关闭电商业务,消费者无法再下单实体商品,平台所有未处理的订单将在3月内全部取消。Bukalapak在公告中表示,关闭实体电商业务后,将专注于充值电费、话费等虚拟产品业务。
作为印尼最早涉足电商业务的平台之一,Bukalapak曾盛极一时。2010年,Bukalapak在雅加达落地,入驻商家多为当地小商户、夫妻店。彼时,如今的印尼“四小龙”仅有Tokopedia一家,连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Shopee在5年后才成立。凭借着先发优势和在下沉市场中的份额,2021年8月,Bukalapak在印尼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当时印尼四家科技独角兽中最先上市的公司。
据最新财报,2024年第三季度调整后的EBITDA亏损680亿印尼盾(约合3049万元人民币)。其实Bukalapak自2023年就已出现亏损,2023年财报显示,当年亏损达到了1.37万亿印尼盾(约合6.14亿元人民币)。
不只Bukalapak,印尼电商平台的日子似乎都不太好过。2021年2月进入印尼的TikTok Shop,运行2年多便被封禁,而后花费8.4亿美元收购本土电商Tokopedia75.01%股份并承诺流量扶持本土商家才得以返回印尼;2012年成立的Lazada,自2016年被阿里巴巴控股以来,7年内更换四任CEO,2021~2023年,GMV也从210亿美元下滑到186亿美元;Shopee裁员消息频出,2022年8月底,“上午开会,下午走人”的消息在国内引发不少关注。
“整体来看,印尼的电商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除了企业内部供应链不足,印尼电商行业的激烈竞争或许是导致Bukalapak关闭电商的原因之一。新玩家强势入局,Bukalapak的激流勇退未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昔日骄子,断臂求生
Bukalapak一开始的定位就很“轻”。
其创始人Achmad Zaky曾将Bukalapak解释为“open a market stall”(摆一个小摊)。如其名,2010年,公司起步便以线上电商平台形式,聚焦于下沉市场中的城镇小商户、夫妻店。彼时的印尼电商市场空间巨大,本土电商仅有早一年成立的Tokopedia,Lazada在2012年才落地,Shopee在2015年才进入印尼。
那年,国内的电商也在大步向前的路上。2010年初,阿里巴巴相继推出淘宝电器城、淘宝名鞋馆等垂直商城;同年4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全球速卖通;同年11月,淘宝商城启用独立域名。不只电商,Bukalapak对阿里的拜师学艺,从其支付及金融科技业务的布局也可以看出。
支付宝从电子支付延伸到成为金融科技平台,而Bukalapak与当地电子支付公司Dana合作推出电子支付平台Buka Dana,又和Investree、 Modalku和Koinworks等P2P借贷平台合作来满足小微商家的金融服务,Bukalapak还针对买家推出分期付款业务等。而这些业务布局,成为Bukalapak如今的救命稻草。
Bukalapak也与国内大部分电商平台一样,曾进入过一个快速的发展期。据网站分析工具Similarweb数据,2013年Bukalapak每天的交易额达到4.8万美元,平台上有接近8万商家,每月网站点击量达到3000万左右。2019年,Bukalapak全年GMV突破30亿美元。2021年8月,Bukalapak成功上市,成为当时印尼四家科技独角兽中最先上市的公司。
“印尼的电商竞争并不激烈。”2020年,首席战略官(CSO)Teddy在接受采访时信心满满,称Bukalapak有自己的特定目标市场用户,在这个领域里,Bukalapak是一个主导者,但上市后的境况还是将信心拉回现实。
DSC0001.jpg
Bukalapak官网公告截图
2023年,Bukalapak的净亏损高达1.37万亿印尼盾(约合6.14亿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同比扩大90%,达到7480亿印尼盾(约合3.4亿元人民币);即便是进入2024年第三季度,平台调整后的EBITDA依然亏损680亿印尼盾(约合3049万元人民币)。
财务状况堪忧的背后,是市场份额的流失。
Achmad Zaky曾公开表示Bukalapak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40%,然而风光早已不再。据东南亚咨询公司墨腾创投发布的《2024年东南亚电子商务报告》,2023年Shopee在印尼电商市场的GMV份额达40%,TikTok控股后的Tokopedia排在第二,市场份额为30%,而Bukalapak市场份额仅为11%。
变化与竞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021年2月,TikTok Shop进入印尼市场,随后便瞄准当地小店。即使后来遭到封禁,2023年,TikTok Shop凭借与本土电商Tokopedia合作,重返印尼市场。
“我身边几乎没人选择Bukalapak,不只跨境电商,本土小店也都选择TikTok。毕竟和内容平台挂钩,做电商的缺的不就是用户嘛。尤其是TikTok Shop回来后,流量扶持、入驻政策都比较好。”在印尼从事电商业务的吴松梁告诉《中国企业家》,目前开店都会选择Shopee和TikTok Shop,Bukalapak甚至不会出现在考虑范围内。
此外,入驻条件这个硬性指标也限制了商户们的选择。入驻Shopee和TikTok Shop,只需印尼本土营业执照或印尼人个人身份证、印尼本地仓库地址、印尼本地注册手机号等条件。且在Shopee首次提交入驻资料的新卖家,可享3个月免缴保证金权益,还无需提供过往流水证明,而Bukalapak仅支持印尼的个人或企业卖家入驻。
电商巨头“混战”印尼
Bukalapak是被一步一步挤下舞台的。
成立之时,Bukalapak入局市场份额便居第二,当时2009年成立的Tokopedia是印尼最大的电商平台。2012年,另一大本土电商Lazada成功落地,在红杉等资本入局下,Lazada迅速打开市场,上线短短3年,Lazada商品交易总额就超过10亿美元,2014年一跃成为最大电商平台,2016年被阿里斥资10亿美元控股,Bukalapak后退至第三位。
不久,东南亚电商再迎来一匹黑马——Shopee,印尼也几乎进入了电商大战时期。2015年,被外界称为“东南亚小腾讯”的新加坡东海集团发起成立Shopee,并在第一时间进入印尼市场。
“补贴”常常是电商平台初期的常规打法,Shopee也沿用了这一方式。此外,Shopee还通过免佣金不断补足平台的SKU,与**物流合作对买家进行包邮补贴,再加上发力供应链等。落地4年,Shopee的全年GMV就达到了176亿美元。
2019年,Shopee超越Lazada正式成为印尼GMV头部电商平台,同年,Bukalapak创始人Achmad Zaky宣布辞职,随后,余下的两位创始人Herucahyono、Rasjid相继辞职。
即使纷争四起,核心团队变换,作为新团队成员之一的Teddy依旧对Bukalapak自信十足,他称Bukalapak和Shopee、Lazada的用户重合度只有15%。而且,2021年8月作为四小龙的首位上市者,Bukalapak确实有自信的资本。
然而,旧浪翻涌还未定乾坤,印尼再迎来一位新玩家——TikTok Shop,且与聚焦下沉市场的Bukalapak直接“撞型”。
2021年2月,TikTok推出TikTok Shop印尼本土小店,并在豪气补贴下,试着打开印尼市场。自落地起,TikTok Shop按照卖家在平台达成的GMV比例给予相应的补贴,用户侧同样享有包邮和大额优惠券等福利,当时Shopee在卖家侧的抽佣比例在10%左右,而TikTok Shop却仅有3%左右,并在2023年降到1%。
这让TikTok Shop发展迅猛。据墨腾创投数据,2022年TikTok Shop在东南亚的GMV为44亿美元,而印尼的GMV就达到25亿美元,占整个东南亚市场GMV的57%,而2023年TikTok Shop在东南亚的GMV达到了163亿美元。
DSC0002.jpg
印尼电商大事不完全统计。制图:孙欣
Shopee凭借着稳定的供应链布局,即使面对冲击,市场份额约48%,仍稳定在第一位。受影响最大的是彼时的第二市场份额——Lazada。据墨腾创投数据,Lazada的GMV从2021年的210亿美元下滑到2023年的186亿美元,2022~2024年,Shopee、Lazada更是裁员消息频出,Lazada市场份额也退居到Bukalapak之后。
即使在2023年被封禁后离场,但靠着TikTok的既有用户,TikTok Shop控股本土四大之一Tokopedia后,回归印尼仍旧一路高歌。根据数据机构Yipit Data的调研,2023年期间,东南亚地区业务对TikTok全球电商GMV的贡献值超90%,而在东南亚各国站点中,印尼占比最高,约为28%。
强强“混战”下,Bukalapak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Bukalapak退出,Temu的机会来了吗
“印尼还是比较有活力的,年轻人多,这是促成消费时尚的推手来源。”艾媒咨询CEO张毅说道。据环球杂志,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拥有东南亚规模最大的数字经济,2.8亿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不到30岁。
印尼是最近几年快速崛起的电商市场之一。据凤凰网科技,2020年东南亚互联网用户增长率为11%,相当于中国2011年的增速,而这一年是中国互联网黄金十年的起点。
然而,这样的潜力市场,却少了一个熟悉的身影——Temu。
对于进入印尼,Temu没有放弃过尝试。2022年9月起,Temu数次申请,均以失败告终,商标注册问题、商业模式不合规、价格策略等都是印尼对Temu关上大门的理由。张毅透露,Temu出海印尼,合规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电商领域中,印尼确实是东南亚最大的一块“肥肉”。谷歌、淡马锡、贝恩联合发布的《2023年东南亚互联网报告》指出,在东南亚电商1390亿美元的总GMV中,印尼电商GMV占比最大,约为620亿美元,远超第二名泰国的220亿美元。
张毅也告诉《中国企业家》,Temu的模式与印尼本土已有电商模式高度吻合,且当地消费者也确实追求性价比。这样的背景下,Temu进入印尼后,凭借着强大的供应链、价格策略,或许本土企业难以抗衡。
TikTok Shop曾借着收购本土Tokopedia“曲线”回到印尼,这一思路是否适合Temu?
Bukalapak主攻下沉市场,而Temu常以“性价比”切入新市场。相似的定位和策略,难免引发外界的猜想:Temu如果想要复刻TikTok Shop的回归印尼之路,Bukalapak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2024年10月,Temu收购Bukalapak的消息不胫而走。但据晚点LatePost报道,Temu方否认了该说法。
如今Bukalapak黯然退出电商行业,空出新的流量或许为Temu的进入腾出了空间。谈及此,张毅称要摸清印尼市场的发展策略和意图:“印尼比较注重外来(企业)和本地相结合,比如形成技术和交易的本土化等。”
参考资料:
《“东南亚小腾讯”Shopee大裁员,有人刚拿完腾讯N+3赔偿》,中国企业家
《TikTok电商印尼被禁:当社交与电商被“切割”,东南亚还是电商出海理想之地吗?》,每日经济新闻
《这个西方媒体眼中的“隐形国家”逆袭了》,环球杂志
《不止于电商,对话印尼独角兽Bukalapak CSO Teddy | In Focus》,36氪出海
《印尼封禁TikTok Shop和Temu:出海企业应对封禁有三种方案》,凤凰网财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