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为何电商「送礼」没被引爆?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0048
主题
150065
回复
17625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53
上市9个月股价翻10倍,老铺黄金成「新茅台」?丨氪金·大消费
0/59
金价连创新高各路“长钱”入局,险资、养老FOF纷纷加码
0/55
南财观察|违规车辆统筹乱象何时休?
0/54
偏股混合型产品表现领跑,2024年收益冠军持续加仓权益资产丨机警理财日报
0/58
中国人民银行迎来新副行长: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出任
0/56
1月金融数据前瞻:信贷有望“开门红”,新增社融或超6万亿
0/62
金价创新高!A股黄金股走强
0/54
国家开发银行:2024年超1.5万亿元贷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0/55
南财理财通:洞察趋势,预见未来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为何电商「送礼」没被引爆?
时间:2025-2-11 09:19
0
57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文|壹番 太史詹姆斯
微信引领的各大电商平台"送礼物"功能没有在春节期间火起来。
各家电商业务负责人对这个结果应该是有预期的,即便如此,电商巨头们也都不想错过这个"万一"的可能性。
微信"送礼物"最初的灰度测试是在去年12月19日,瞄准的是圣诞节情侣的这个场景;跟进最快的是抖音,12月26日就支持送电商和生物服务类礼物;今年1月8日上线"送礼"功能的淘宝随后加入战局的,部分订单还支持微信支付;随后是京东,上线日期是1月17日;然后大家发现美团的"礼赠"其实比微信"送礼物"要更早上线,但却一直悄无声息……
一片押注过后,微信又在春节前的腊月廿六上线了"群蓝包",瞄准春节走亲访友的场景。
结果大家也都看见了。
别说"送礼物"了,今年春节连"发红包"的都少。
外界应该已经停止过度吹捧"送礼物"功能。
以这个功能切入社交电商,淘宝其实早在2021年的双十二就尝试过了。
三年后的今天,冰冷的现实依然没有留出什么机会,即便是社交巨头猛力下场。这一被电商界寄予想象力的"新引擎"没能顺利运转起来。
送礼不如送钱
今年红包都少了,但说实话,现在送礼还不如送钱。
在商品匮乏的年代,送礼可能比送钱要好。因为有些商品你就算有钱也买不到,比如凭票供应商品或者海外商品。
现在的国人无论想要什么,只要在手机上手指跳动,就能在家坐等发货。
而且,你送的礼物可能对方家里已经有了,或者根本不需要。这一点就算是很熟识的朋友之间也难以避免。
你把礼物送到他手里只能得到表面的客套和背地里抱怨。
请回忆一下有多少公司发的节礼被挂上了闲鱼?
当年的微信红包意在金融,在2014年春节大获成功,被马云誉为对支付宝发动的"珍珠港偷袭"。
而现在的"微信蓝包"意在电商,却没能威震江湖。
无论如何,电商都是一门围绕运营的重生意。社交可以锦上添花,比如拼多多的"砍一刀",如果运营不跟上,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样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供给不足。
这是包括直播电商在内的新电商都绕不开的问题。
既然谈到电商,那么,就不能不考虑中国零售的大环境。
微信红包上线的时间是2014年。这个时间比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还早2年,比拼多多成立还早一年。
那一年,中国的GDP增速是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在10%以上。
而2024年,中国的GDP增速是5%,电商占社零的比重史上首次下降,从2023年的27.6%变为26.8%。
如今,任何行为都会被"性价比"拷问,也因此,我选择"送礼物"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尼尔森爱科的调查显示,自购礼物已经超越了送礼给伴侣和父母成了第一大送礼目的。毫无疑问,悦己消费正在抬头。
这些都足以杀死"送礼"背后的社交电商。
大家都佛了
尼尔森调研报告还显示,新年仅仅排在最受欢迎的送礼场合的第五位,排在前面的有生日、纪念日、情人节和母亲节。
所以,"送礼物"这个社交电商功能更应该主打情侣关系。
上面提到的重要送礼场合,情侣在生日、纪念日和情人节都可以完成消费。
然而,另一个可怕的事实是,现在的市场趋势是情侣消费也在愈发低迷。
这一轮"送礼物"最初的灰度测试是在去年12月19日,明显就是冲着圣诞节去的,结果迎头撞上了一个十几年消费最低迷的圣诞节,这点从圣诞档的电影票房就能看出来。
送礼本来是一种善意的传达,送礼人期望的是对方善意的回应。
但现实是送出的礼物对方可能未必合用,还经常遭遇对礼品价格的挑剔。
而且,电商人群的撕裂也正在进行中。
京东的杨笠事件就是个例子。
社交不能违背的大背景是:我们正在进入"孤独社会"。这个由日本社会消费研究学者三浦展提出的概念,在中国也在逐渐成为现实。
"孤独经济"并不意味着大家就不需要社交了。恰恰相反,人们需要社交,但人们可能不需要社交电商。
因为孤独,所以我们更渴望和他人的链接。这种链接是更复古的、面对面的交流。
心理学家们也发现,社交媒体很难代替面对面交流。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心理问题。澳大利亚在今年11月就将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
如果线上电商"送礼"这条路不好走,那么,线下行得通吗?
有书店联合电商平台推出了礼物码送书活动。在书店里看到一本朋友喜欢的书,就可以现场扫码送出。
其实可以马上提供一种成本更低,且更有意义的方式:用最新的挂载AI大模型的翻译插件翻译一本外文书送给朋友。
综合来看,"送礼物"这种快餐式社交的方式来的有些晚了,很难挑起社交电商的大梁。
那么,是不是现在就不可能有电商新势力了?
最大的难点在于巨头的高管们能不能走出舒适区,突破自己。
"天通苑张小龙"程一笑不是也把快手电商弄起来了吗?但很多大佬做电商的动力应该不如程一笑。
后者在2021年和2023年先后从宿华手里接过了CEO和董事长的位置,新官上任、大权在握,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必定会顺应投资者们的需求,做市场需要的直播电商。
而现在电商领域谁也干不掉谁的格局则让各位高管们,更加安于现状。
他们不缺钱。
虽然很多人都上不了富豪榜,但每年几千万、过亿甚至十几亿的收入,已经让这些具备技术理想的一代赚到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这可能是因为第一代互联网人也佛了吧。
我们都见过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见过如今温文尔雅的大佬当年在大战中咬牙切齿的模样。
人是会变的。
经济也会。
大佬都佛了,何况你我呢?
春节了,祝大家在挥别高增长时代后,依然能有心中所爱,供自己细细打磨。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