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31省份亮出全年经济“成绩单”

时间:2025-2-12 14:07 0 2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山东港口烟台港莱州港区,一座大型海上光伏模块准备吊装上船。
唐克 摄(人民视觉)


工人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内工作。
袁福洪 摄(新华社发)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4年经济数据近日出炉。

你追我赶,拼搏向前,各地交出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从GDP(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速看,快于5%全国增速的既有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东部经济大省,也有安徽、湖北、内蒙古、甘肃、新疆等中西部省份。从经济总量看,地方GDP在5万亿元以上的经济大省达到11个,其中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迈上14万亿元台阶的省份。

专家表示,各地经济“成绩单”,既反映出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证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还呈现出许多新的结构性特点。

勇挑大梁——

经济大省稳中有进

2月5日,农历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丰田汽车公司正式宣布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丰田汽车公司表示,新公司将依托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先进成熟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将中国客户的期待以中国速度反映到产品中。

外资精准落子,以实际行动肯定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表现。

从各地经济“成绩单”来看,经济总量超5万亿元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和安徽,其中10个省份的GDP名义增速快于全国,显示经济大省承担起了为全国经济“挑大梁”的任务。具体看,“稳中有进”是经济大省的关键词。

经济大盘稳,主体活力足——2024年,浙江省经济总量突破9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高于全国增速(5%)。2024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9.4%;有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首次突破10万家,达到100361家。“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民营经济金名片擦得更亮,充分展示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周向军说。

高端产品多、企业效益增——福建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其中,规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28.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9.7%)、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18.8%)等高端装备行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1.5倍)、模拟芯片(80.1%)、集成电路(31.3%)、风力发电机组(96.2%)、充电桩(14.1%)等产量亦表现不俗。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企业效益也不断提升。2024年,福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6.2%。

开放水平高,朋友圈更大——据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崔洪光介绍,2024年1至11月,山东全省进出口突破3万亿元,其中出口增长6.9%;利用外资110.2亿美元,占全国比重10.4%。“截至目前,全省在营外资企业达1.9万余家。韩国现代、美国惠普、日本小松等跨国公司扎根山东,带动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崔洪光说。

“东部沿海地区的稳健增长不仅有助于稳定全国经济基本盘,而且相关省份在新兴产业、营商环境、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探索还可以为其他地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带来有益的经验与协同合作的机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宏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俞剑说。

加速追赶——

中西部地区量质双升

在经济总量5万亿元以上省份中,四川、湖北、安徽等中西部省份的表现尤其值得关注。2024年,不少中西部省份都展现出“量质双升”的态势。

看数量,多个中西部省份跻身“经济大省”行列且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四川省202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6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其中,以租赁、餐饮、电竞、运输等为代表的服务业展现出较强活力。“2024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4%、5.8%、5.6%和6.3%,增速连续8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四川省统计局服务业处处长余桂南举例说。

“2024年全年,湖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0012.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湖北省统计局局长谢高波说,湖北省过去一年的经济表现可以概括为“稳的基础更加坚实,进的势头更加强劲,好的成色更加彰显”。比如,进出口贸易规模历史性突破7000亿元,增长9.6%,快于全国4.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占比53.7%,比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手机、汽车、集成电路、锂离子蓄电池等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34.4%、19.5%、52.8%、133.8%。

看质量,中西部省份经济发展“含金量”不断提升,基础更加夯实。

据甘肃省统计局副局长张军祯介绍,2024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继2021年突破1万亿元后又跃上新台阶,达到1.3万亿元。甘肃持续推进产业链链长制,推动810个项目完成投资1254亿元,金白兰武有色金属集群、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扩大第一产业的有效投资,既可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发挥重要作用。”河南省统计局投资处处长陈哲说,占第一产业投资超六成的农业投资同比增长8.8%,比2023年加快24.4个百分点,对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58.5%,自2024年8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正增长。

俞剑认为,2024年,中西部地区通过技术改造、环保升级等方式,促使传统产业“换挡提速”。同时,中西部地区还积极在交通、水利、能源、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投入,持续引进和培育高端制造业,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优质产业转移,从而实现了增长数量与发展质量的“双丰收”。

干劲十足——

“新春第一会”再谋新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挑战不小。

“从总量和增速看,去年的‘成绩单’基本反映了各省份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上的特点。同时,更为具体详细的结构性数据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的积极态势。”张立群说,2025年,各地应该进一步夯实自身产业发展基础、公共服务基础,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扎实优化营商环境,在动态分工优化中更加精准地找到自身定位,用足用好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宏观政策“组合拳”,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势头。

连日来,不少地方纷纷举办“新春第一会”,认真研究经济发展形势,积极把握趋势、谋划对策。

广东省连续第三年在新春上班的第一天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说,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正纷纷加速研究与布局。2025年,广东将实施科技创新强基、产业集群培优、数智技术赋能等八大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安徽省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上奋勇争先,在有效化解“卡脖子”难题上担当作为,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闯出新路,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要改进作风,创优营商环境,及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引导和助力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辽宁省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强化法治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辽宁拥有获得感、礼遇感和归属感。同时,以改革“硬举措”优化“软环境”、激发新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支持民营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提能级。

“前有‘经济成绩单’,后有‘新春第一会’。开年之际,各地纷纷铆足干劲,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产业特点提早进行谋划部署,有利于2025年经济工作取得良好开局。”俞剑说。(记者 王俊岭)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2日 第 11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