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国际锐评丨如何用好人工智能“双刃剑”?这次全球峰会值得关注

时间:2025-2-12 23:04 0 3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放眼世界,时下最热门、最前沿的话题,非人工智能莫属。
上个月,来自中国初创企业的DeepSeek-R1大模型一经亮相便惊艳业界,并在华尔街市场激起巨大风浪。连日来,各国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布局不断加码——美国高调宣布了“星际之门”计划,法国与欧盟也相继宣布,将投入千亿欧元以上巨资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日前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吸引了全球目光。30多国领导人或高级别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两天时间里,他们商讨人工智能服务于各领域的解决方案,探讨建立有韧性和开放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共话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法国、中国、印度等61个签署方共同发布了《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承诺将以“开放、包容、道德”的方式开发这项技术。



自20世纪50年代面世以来,人工智能从未像今天这样站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风口浪尖。在技术乐观主义者眼中,它正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变革,孕育着巨大商机和战略价值,将颠覆和重塑世界。但同时,担忧之声也在上升。“深度伪造”技术助长了虚假信息泛滥;算法偏见、逻辑漏洞等可能造成严重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人工智能军事化正在颠覆传统战争形态,并可能成为地缘政治竞赛工具……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有人工智能“教父”之称的杰弗里·辛顿,就对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失控心存忧虑。《福布斯》杂志甚至预测,2025年可能发生世界上第一起人工智能安全事件。
那么,国际社会如何共抓机遇、共克挑战?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至关重要。本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致辞中表示,中方以高度负责态度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欢迎各方来华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外媒评价说,中方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参会,表明了北京对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推动制定相关规范标准的积极意愿。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新兴大国,中国是最早呼吁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加强全球治理的国家之一。202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强调发展人工智能应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加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与援助等。
2024年7月,中国提出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这是联合国首份关于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的决议。同年11月,习主席在G20里约热内卢峰会上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和合作,确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类,避免其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
此外,中国还与法国发表了涉及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中美围绕人工智能治理进行了坦诚和建设性对话,在联合国大会相互联署各自关于人工智能的决议。这些都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科学无国界。回溯人类发展史,每一次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都离不开国际交流合作。然而,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出现了一个消极苗头——一些西方大国试图把人工智能当作维护霸权的工具,从管制人工智能相关芯片出口,到封杀禁用他国先进大模型产品,再到拒签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声明,这些做法与科技创新精神背道而驰,不利于世界科技发展,也必然会阻碍自身进步。
相比之下,中国政府主张科技普惠发展、愿与世界分享经验,中国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采取开源模式。这顺应了时代潮流。《巴基斯坦观察家报》日前评价说,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经济中,中国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参与者,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丰厚的财富,帮助它们跟上全球技术进步的步伐。
无论人类有没有做好准备,人工智能科技浪潮已汹涌而来。它是一柄“双刃剑”,既可能成为改进社会治理、维护国际安全的力量,也可能成为威胁公平正义、危及和平稳定的源头。如何用好这柄“双刃剑”?这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中方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回答这一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值得世界倾听、思考并呼应。(国际锐评评论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