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白菜凭啥不再只卖“白菜价”(评论员观察)

时间:2025-2-19 09:57 0 7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产业的发展不是空中楼阁,资源优势是基础,因地制宜是方法,关键还得跳出一隅找定位,打开视野去探索
得益于科技的赋能加持、深加工的延链补链,越来越多的传统农产品突破“微笑曲线”的底端束缚,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实现了从产业链低端到中高端的“骐骥一跃”,淬炼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更充分的议价定价能力
从山东老家返京前,亲戚再三叮嘱,要我带上农特产品。暗自嘀咕,还能有啥?生姜、大葱,还是花生、芹菜?让人意外的是,两箱泡菜包装严实、品质上乘。“大白菜都是自家种的,要出口韩国的咧!”客气之余,难掩自豪。
老家是传统农业大县,白菜几乎家家都种。以前,这一用来过冬的“主菜”,藏在地窖里容易坏,拿到集市也卖不上价钱。受益于当地泡菜产业的发展,白菜不再只卖“白菜价”,身价可涨3到8倍,还成了创汇的主力。
一“泡”而红,重点在“目光四射”。产业的发展不是空中楼阁,资源优势是基础,因地制宜是方法,关键还得跳出一隅找定位,打开视野去探索。
以山东平度仁兆镇为例,这里水土资源优质,蔬菜种植历史悠久,为产业扎根提供了“土壤”;营商环境的改善,给产业拔节带来了“水和空气”。但如果只盯着一个乡镇、一个市县谋思路,白菜就还是白菜。
仁兆镇的菜农菜企关心韩国物价、关注太平洋台风,笑言“是挣着白菜的钱,操着十几个国家的心”。正是主动拥抱全球产业链,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当地的特色产业实现了从农业到工业、从县域到国际的重要转型。如今,该镇泡菜企业每年创造大约1.5亿元产值,产品畅销十几个国家。
将思路延伸,甘肃天水的花牛苹果、陕西的柞水木耳……这些农村产业的大发展,无不是由特色起家、于大局着眼,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了产业的跃升。由此,更能领悟“畅通工农城乡循环,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的重要方面”。
成形起势,总少不了“几把刷子”。地还是那块地,菜怎么就摇身一变,卖上好价钱、卖到国外、卖出底气?
标准是依托,品质是保障。无论是满足国内消费升级,还是出口国际市场,都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就必须摆脱粗放发展,追求精益求精。从选种、种植、收获,到腌制、拌料、预冷,每一道程序都要严格管理温度,确保菌落总数符合标准。一棵大白菜的“身价”,正浓缩于此。
因而更能理解,为何“藏粮于技”与“藏粮于地”一样重要。从白菜到泡菜的蝶变,有育种的优化,也有田管的改良;有环保、消防的全面考虑,也有贸易、物流的精细运营。得益于科技的赋能加持、深加工的延链补链,越来越多的传统农产品突破“微笑曲线”的底端束缚,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实现了从产业链低端到中高端的“骐骥一跃”,淬炼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更充分的议价定价能力。
乘势而上,“东风”也不可或缺。泡菜产业兴旺,顺势带火了“蔬菜经纪人”。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每天忙的就是“种全国、买全国、卖全球”。
怎么实现的?因为市场相通、规则相联、产业相融。青岛海关即报、即检、即放,助推特色农特产品加速“出海”;蔬菜直采直发、冷链运输,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高效闭环。从田地里的一棵白菜,到餐桌上的一道泡菜,再到港口码头的一派繁忙……新发展格局的效能,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红利,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在泡菜产业的茁壮成长中得以具象化体现。
返程路上,不经意间瞥见“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标识。很难想象,“高大上”的招牌,与一棵普通的白菜会产生如此剧烈的“化学反应”。有理由相信,当更多地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深度耦合,我们迎来的将不仅是几种农特产品的发展跨越,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盛玉雷)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9日05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