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红利策略产品夺榜首涨超10%,还值得入手吗?丨机警理财日报

时间:2025-4-3 10:09 0 7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榜单筛选条件:理财公司发行的6~12月投资周期的公募混合类产品。榜单排名来自理财通AI全自动化实时排名,如您对数据有疑问,请在文末联系助理进一步核实。
红利策略产品夺榜首,近一年净值涨超10%
从本期榜单来看,6家理财公司上榜前十,杭银理财表现较佳,上榜产品数量最多,有3只,宁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各上榜2只,其余理财公司上榜产品数量为1只。
从业绩表现看,红利策略产品“宁赢红利精选混合类1号(最短持有1年)”夺得榜单冠军,产品近一年净值涨超10%,达到12.48%,遥遥领先于其他理财公司产品,但产品最大回撤和年化波动率也较高,收益回撤比较低。相较而言,榜二、三、七三款产品投资性价比较高,尤其是榜七产品“阳光橙增盈1号”,在实现近一年净值上涨7.15%的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回撤水平,收益回撤比较高。
红利资产重获关注,机构纷纷表示看好
今年以来,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科技股引领A股市场上涨,2024年表现强势的红利资产受到一定冲击。然而,随着上市公司财报进入密集披露期,A股市场迎来分红热潮,市场风格逐渐发生切换,红利资产重新回到大众视野。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中证红利指数近一月涨跌幅为1.07%,同期主要股指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涨跌幅分别是-2.04%、-2.84%和-4.20%,中证红利指数跑赢大盘市场。
从相关理财产品布局情况看,截至4月1日统计,理财公司共存续62只红利策略产品(产品名称中包含“红利”或“高股息”),发行机构包含民生理财、北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工银理财、平安理财、宁银理财、青银理财、兴银理财、南银理财、杭银理财、光大理财和招银理财13家理财公司。
在红利策略产品设计上,不少机构融入了其他元素,如工银理财将红利和低波相结合,布局鑫稳利低波红利策略固收增强产品;宁银理财将红利和FOF相结合,推出沁宁优选红利FOF固收类产品;光大理财将红利策略和指数增强相结合,发行“阳光红300红利增强”。
从相关产品近一月业绩表现看,在红利资产回暖背景下,宁银理财“宁赢红利精选混合类1号(最短持有1年)”涨幅居前,近一月收益率达到3.32%(2025/2/28~2025/3/31),光大理财“阳光红300红利增强”近一月同样有明显上涨,净值涨幅达到2.12%(2025/2/28~2025/3/28),不过产品最新净值仍处于破净状态。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当前市场震荡背景下,红利资产或能发挥其低波动、高股息、稳现金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招银理财近期在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年报季,红利花期值得期待!》表示,上周银行、能源等行业中的个股陆续发布年报,多数个股的盈利、现金流、分红等符合预期,表现稳健。长期来看,相对中、美利率,红利策略股息率具有显著优势,具备配置价值。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当前市场正处于业绩验证与政策博弈的关键窗口期,基于对中美博弈、科技催化空窗期及顺周期复苏的综合性研判,25年第二季度是防御思维占优阶段,看好高股息有绝对+相对收益。港股“A股化”进行时,港股高股息和港股互联网在各自风格中都是更优选择。
富国基金认为,红利资产在震荡市中的表现,主要源自三重逻辑:稳定且充裕的现金流、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业绩形成支撑,显著的低估值属性形成较厚的安全垫,以股息率为代表的分红能力形成除股价上涨之外的第二道收益来源。综合来说,红利资产属于一类可攻可守、攻守兼备的投资方向。近期,市场在经过一轮快速上涨后进入盘整阶段,而一部分在前期获利了结的资金想要“避风”,红利资产自然成了好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