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那年,英雄正年轻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2762
主题
63214
回复
82712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13
享受“AI红利”的外贸人(“融”观中国)
0/13
助力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侨胞有担当有作为(侨界关注)
0/14
中国“工程师红利”加速释放(国际论道)
0/12
“文化的血脉始终将我们紧密相连”
0/13
亚洲:值得关注 令人自豪
0/234
新华时评|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维护多边主义 促进开放合作
0/103
《简牍探中华》独家公开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
0/106
春和景明 游客尽享浓浓春意
0/98
柳丝系春、纸鸢载愿 “清明赏春图鉴”里传统民俗有了新玩法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那年,英雄正年轻
时间:2025-4-6 11:21
0
93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远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易县狼牙山景区管委会供图
官兵在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进行纪念活动。
刘须连摄
“八女投江”群雕。
人民日报记者 郭晓龙摄
四行仓库旧址修复还原的弹孔墙。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供图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光阴流转,硝烟散尽,但历史的回响依然激荡在民族记忆深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
清明之际,人民日报记者探访这4处抗战英烈纪念设施,重温英烈的抗战事迹,讲述各界赓续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故事,凝聚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狼牙山五壮士:英雄一跃壮山河
人民日报记者 邵玉姿
河北易县狼牙山,连绵的高峰耸立入天,状若狼牙,峥嵘险峻。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地区是晋察冀边区的北大门。
记者来到海拔1000余米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下,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在阻击日寇的战斗中,为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共产党员、班长马宝玉等5位八路军英雄,从这里纵身跃下……”纪念塔下,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馆长李芳手指不远处的小莲花峰,向参观者介绍。
1941年9月25日,3500余名日伪军向狼牙山地区发起进攻,形势危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的5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为了拖住敌人,保证大部队安全转移,利用狼牙山地势险要的有利条件,经过5小时激战,将敌人引至大部队撤离的相反方向。
面对步步紧逼的日伪军,5位战士无所畏惧,英勇地跳下了数十丈深的悬崖。“他们英勇顽强、血战到底的英雄事迹,体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李芳说。
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展厅内,一块块展板、一件件老物件让这段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再现人们眼前。“去年11月,我们启动了陈列馆展陈改造提升工程,将扩大展陈面积,运用数字技术等丰富展陈内容,进一步讲好‘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传承好红色基因。”易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丁浩介绍,改造后的展陈预计于7月前向公众开放。
致 敬
“我们将身边的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创办了威风锣鼓、红色合唱团等多个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的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易县狼牙山红军学校校长许银刚说。
“狼牙山,英雄的山,狼牙山,红色的山,五壮士,美名传,铮铮铁骨震敌胆!”下午4点,狼牙山脚下,易县狼牙山红军学校操场上,锣鼓声响彻云霄。百余名学生喊着激昂的口号,踏着鼓点变换队形,朝气蓬勃。
刘老庄连:血战到底抗顽敌
人民日报记者 尹晓宇 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
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的纪念馆内,一支被战火焚烧得严重扭曲、已成弓形的步枪,记录着一场从拂晓打到黄昏的战斗。
1943年3月18日,为掩护地方群众和党政领导机关安全转移,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82名勇士在刘老庄与千余名日伪军进行战斗,连续打退了敌人的5次进攻,终因陷入重围,弹尽无援,全部壮烈牺牲。
1967年3月18日,李爱云首次随父亲来陵园祭扫。她的胞兄李云鹏便是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的指导员。“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这是李云鹏在1941年7月4日,写给父母的信。
每年3月18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都会举办新四军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殉国纪念仪式,铁军旅官兵、新四军后代、烈士亲属以及当地各界代表等齐聚于此,缅怀先烈。
如今,高19.43米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将历史刻入丰碑,纪念碑的西南方,为纪念英雄而栽下的82棵青松早已擎天而立。从青年到老年,李爱云已经连续58年前来祭扫,这是一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坚持。李爱云义务宣讲八十二烈士事迹近2000场,听众近20万人次。李爱云的女儿严晓晶说:“我的女儿也年年都来,这是我们祖孙三代的传承接力。”
八十二烈士陵园管理中心负责人石明闯介绍,早在1946年3月,苏皖边区政府便在烈士殉难处,为八十二烈士修建了陵园和纪念碑。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多次对陵园进行增修扩建,2009年1月更名为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每年前来祭扫的各界人士有50万人次。
铭 记
刘老庄的孩子们,从小就听老人讲八十二烈士的故事长大,不少也从倾听者变为讲述者。
“82位英雄,一个个英勇牺牲了。他们凭什么有这样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淮安市刘老庄连红军小学的孩子们每月都会到刘老庄连纪念园当志愿者,六年级学生张芷涵常常在浴血刘老庄主题战壕附近讲解。浴血刘老庄主题战壕建于2007年,25组青铜人物雕塑再现了八十二烈士壮烈殉国的悲壮场景,张芷涵在讲述中日益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不屈的脊梁”。
八位女战士:宁死不屈勇投江
人民日报记者 郭晓龙
乌斯浑河畔,春寒料峭,阵阵寒风掠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这里是“八女投江”殉难地。
步入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一幅长卷浮雕映入眼帘:8位女战士挽臂踏入汹涌的江水,神情坚毅,衣袂翻飞。“这是根据幸存抗联战士的回忆创作的,这8名为国捐躯的女战士分别是东北抗联五军妇女团政治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讲解员胡尧说。
一张老照片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照片中的冷云梳着齐耳短发,面容清秀,眼神坚毅。“这是她学生时代留下的唯一影像,其余7位女战士的容貌则只能通过艺术家的笔触重现于展厅的画像中。”胡尧在讲解时压低了声音,游客们屏息凝神,仿佛被拉回了那个寒秋。1938年,为突破日伪军的“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决定西征。妇女团指导员冷云带领7名战友随第五军一师辗转作战。但在10月,部队行至乌斯浑河畔时,因叛徒告密,遭千余名日伪军包围。
“她们本可隐蔽渡河,却选择用生命掩护战友。”今年已经83岁的抗联历史研究者于春芳动情地讲述。当时,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8名妇女团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她们主动吸引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弹尽粮绝之际,面对日伪军“抓活的”的逼降,女战士们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8人毁掉枪支,互相搀扶着踏入汹涌的乌斯浑河。
缅 怀
傍晚时分,夕阳为乌斯浑河镀上一层金色。一群刚走完抗联小路的孩子正站在八女投江殉难地石碑前献花,饱含深情地朗诵着:“你们沉入江底,却化作繁星,照亮来路与去程……”
在牡丹江市江滨公园的“八女投江”群雕旁,63岁的退休教师余悦带孙子来擦拭雕像,并献上一朵白菊。余悦语气凝重:“孩子,今天的安宁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
“八百壮士”:孤军奋战守四行
人民日报记者 曹玲娟
上海,苏州河畔,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中,一面巨大的墙,千疮百孔。
这是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的西墙,墙体上密布的炮弹孔和枪弹孔,铭刻着历史的伤痕。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是全国少有、上海仅有的,在战场旧址上设立的抗战主题场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幼炯介绍。2015年,依据“尊重历史,全面、完整、准确地再现当时战斗情景”原则,上海相关单位在四行仓库修缮和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建设中,对照文献档案和历史照片,复原了当年战后西墙的原貌,使其成为四行仓库最重要、最独特的历史遗迹。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第72军88师262旅524团1营420余名官兵,由团附谢晋元率领,从10月26日深夜至10月31日凌晨,在四行仓库坚持4个昼夜抗击日军,史称“四行仓库保卫战”。
伫立弹孔墙下,平台上满是市民送来的鲜花,人们的思绪被拉回到当年的四行仓库。
1937年10月26日,大场失守,苏州河以北中国军队防线瓦解,全军西撤迫在眉睫。按照有关部署,10月26日深夜,420余名官兵连夜进入四行仓库。为何420余人会被称为“八百壮士”?谢晋元所率的四行守军对外宣称仓库内有800人,以迷惑敌人、壮大声势。
纪念馆内,有一处展陈记录着英勇悲壮的一幕——10月28日黎明前,日军偷偷接近四行仓库墙下,妄图用炸药炸毁铁门和墙壁。四行守军发现后立即投掷手榴弹和迫击炮弹,日军用两块大钢板护住头顶和身体,继续埋设炸药。危急时刻,年仅21岁的敢死队员陈树生身捆数枚手榴弹,从5楼纵身跃下,与敌同归于尽。谢晋元率部打退敌人10余次疯狂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将整整两面墙留给一个个具体的名字,追溯“八百壮士”姓名的历程,从2015年开馆持续至今。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纪念四行仓库保卫战,2015年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一座仓库、一场战斗,因为英雄的坚守、先辈的热血,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传 承
日前,由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苏河两岸忆抗战”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开讲,近百名市民冒雨赶来。其中有青年学生说,这是弥足珍贵的爱国主义教育。
“红领巾志愿讲解员”项目是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培育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之一,招募9至14岁的青少年来馆参与讲解。小小讲解员们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讲述四行仓库保卫战故事,在讲解过程中上好这堂生动的历史课,传承好伟大抗战精神。
感言
外公离开我们15年了。继承外公的革命精神,我扎根基层,无怨无悔。从事环保监测工作,风吹雨淋是家常便饭,英雄们用鲜血保卫祖国大好河山,我也要尽职尽责,守护好绿水青山。
——特级战斗英雄邓朝贵后人、成都市污染源监测中心彭州监测站站长王海龙
在参与“祭英烈”相关视频拍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硝烟年代的壮烈。
英烈精神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鲜活的生命印记。我们青年学子将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奋斗之青春担起民族复兴之重任。
——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任睿
1937年10月19日夜晚,我们连队的先辈以血肉之躯突入阳明堡机场,炸毁24架敌机。自此,“攻必克、战必胜,不畏难、不畏险”的精神在连队代代相传。
作为英模连队指导员,我要带头传承先辈精神,以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打胜仗的实际行动,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冲锋。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强军精武红四连”指导员党伟滔
(人民日报记者李凯旋、王欣悦、李龙伊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4日05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