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深观察|险企财报透视:国寿PK平安,"一哥”之争白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2488
主题
152505
回复
17879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59
孙俪主演悬疑刑警剧《乌云之上》登录东方卫视
0/61
刀光剑影邂逅江南韵味!中国移动咪咕出品文旅微短剧《独臂刀侠》探秘湖州
0/61
《最后生还者2》艾莉演员谈女同之吻:实现阴阳平衡
0/60
刚播4集,评分直冲9.0,一口气看完后我想说:这才是悬疑剧天花板
0/56
41岁唐嫣,发文告别
0/58
看完任达华新剧《悬镜》,不禁感慨:故弄玄虚是拍不好悬疑剧的!
0/56
《我的后半生》演技排名出炉 邬君梅最差 张国立敷衍收尾 他令人
0/49
仅播3小时,《X局密档》热度破14000,老戏骨演技令人拍案叫绝!
0/56
瑕不掩瑜,再破尺度!《悬镜》连追4集,国产悬疑剧就该这么拍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深观察|险企财报透视:国寿PK平安,"一哥”之争白热化
时间:2025-4-9 10:16
0
119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买保险,选国寿还是选平安?”对于内地消费者来说,通常会在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前纠结不已。事实上,不论品牌影响力、保费规模、代理人队伍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都位列中国保险公司排行榜顶端。但对比来看,两家公司起点不同、战略各异,在寿险领域的“一哥”之争持续了数十年。透视两家公司在2024年的业绩,谁更胜一筹?
保费对比:中国平安保费总额
行业第一,中国人寿稳坐“寿险一哥”
保费收入是一家保险公司硬实力证明。从总保费层面来看,中国平安在2024年的保费总额与增速均高于中国人寿,稳居行业龙头地位。但是分业务来看,中国人寿仍稳居寿险“一哥”位置。
2025年1月14日,中国平安公布保费情况:2024年中国平安保费收入为8581.43亿元,同比增长7.17%。
2025年3月27日,中国人寿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全年总保费收入达到6714.57亿元,同比增长4.7%。
年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的保费收入来自平安人寿、平安健康险、平安产险以及平安养老险。其中,平安人寿的保费收入为5028.77亿元,同比增长7.8%;平安健康险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168.49亿元,同比增长14.9%;平安产险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3218.21亿元,同比增长6.5%;而平安养老险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165.95亿元,同比下降4.2%。
也就是说,在人身险领域,平安人寿与平安健康险的保费收入总额为5197.26亿元。
而中国人寿这两大板块的保费收入总额超6000亿元,位居行业第一。
具体来看,2024年中国人寿实现寿险业务保费收入5387.11亿元,同比增长5.1%;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1191.36亿元,同比增长4.5%;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136.10亿元,同比下降7.6%。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中国平安首度超越中国人寿,成为保费规模第一的公司,至今已联系8年蝉联保费收入榜榜首。历史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平安实现保费收入6046亿元。同期,中国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5123亿元。如今8年过去,中国人寿与中国平安与的总保费差距进一步拉大,差距从923亿变成1867亿。
净利润对比:中国平安
收入高,但增速不如中国人寿
保费的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利润的增长。如果公司在业务拓展、客户服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成本上升速度超过保费收入增速,那么整体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平安的营收和净利润都高于中国人寿,但是净利润增长的速度却不及中国人寿的一半。
3月19日晚,中国平安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6.07亿元,同比增长47.8%;营业收入11413.46亿元,同比增长10.6%。
3月26日晚,中国人寿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5285.67亿元,同比增长30.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8.9%。
为何2024年中国人寿净利润增速远超中国平安?有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收益的拉动。作为驱动利润大增的主要因素,中国人寿2024年总投资收益业绩表现亮眼。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024年总投资收益首次超3000亿元,达到3082.51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5.50%,较2023年的2.57%提升近3个百分点,创下十年来新高。再看中国平安,手握5.73万亿元保险资金,实现综合投资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实现险资投资收益为836.13亿元,虽然也没少赚,但是对比中国人寿投资收益差距较大。
其次,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和科技赋能使其在行业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但中国人寿在寿险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品牌优势也不容小觑。细分业务结构来看,作为中国平安的支柱业务,2024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960.22亿元,较上一年度下滑3.8%。而中国人寿2024年在寿险业务方面实现了较为稳定的增长,2024年首年期交保费达到1190.77亿元,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566.03亿元,同比上升14.3%;续期保费同比增长6.2%,14个月保单持续率达91.60%,同比提升1.20个百分点。
新业务价值
对比:
两家公司均快速增长,但渠道差异明显
对于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而言,“新业务价值”是衡量公司价值和业务增长潜力的关键财务指标,反映了新签保单对公司未来利润的贡献。两家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均实现快速增长,但渠道差异明显。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6万亿元,分别达6.77万亿元和6.61万亿元。在2024年经济假设下新业务价值总额达337亿元。基于2023年经济假设,该公司一年新业务价值实现24.3%的增长,个险渠道同比增长18.4%。同期,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285.3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8.8%。
从现有统计口径得出的数据来看,中国平安新业务价值增速略高于中国人寿。其中,
平安寿险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明显
,增速远高于代理人渠道。2024年,可比口径下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5%,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3.3%;截至2024年末,平安寿险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36.3万,人力规模连续三个季度企稳回升。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62.7%。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服务及其他等渠道,贡献了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18.7%。
而中国人寿则坚持产品和业务多元化,保持业务均衡发展。2024年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2024年,中国人寿个险渠道总保费为5290.33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续期保费为4098.23亿元,同比增长4.8%。首年期交保费为1002.48亿元,同比增长9.2%,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566亿元,同比增长14.3%。在销售队伍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寿总销售人力66.6万人。个险销售人力为61.5万人,基本保持稳定;公司队伍质态延续改善,绩优人力规模和占比逐步提升;销售队伍产能在高平台上稳步提升,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15.0%。
退保率是衡量保险公司业务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2024年两家公司的退保率均有下降,但中国平安的退保率高于中国人寿。年报显示,中国人寿2024年的退保率为1.01%,较2023年下降了0.10个百分点。中国平安寿险业务的退保率也由2023年的2.06%下降到了1.91%。
市值对比:中国平安一年
股价
上涨
37.6%
,
涨幅低于中国人寿
作为中国保险行业的两大巨头,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起点不同。中国人寿前身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国内最早经营保险业务的企业之一,多年来中国人寿占据国内寿险市场份额第一宝座,深耕主业积极转型,成为保险行业“头雁”。中国平安则成长于改革开放大潮中,依托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从一家地方性财产保险公司发展成为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
自从2014年,时任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提出了新五年战略构想,即更快实现“中国最大最好的寿险公司”的战略愿景,被业内解读为,平安人寿将赶超中国人寿作为战略构想的一大目标。两大巨头的“一哥”之争拉开帷幕。
从上述2024年业绩表现来看,中国人寿在寿险领域仍占据绝对优势,而中国平安则通过综合金融模式在多个领域表现出色。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中国平安在2024年取得了诸多积极进展,然而资本市场的反馈却稍显冷淡。公开数据显示,得益于上市险企的稳健经营,2024年五家上市险企平均股价涨幅超50%。其中,新华保险股价上涨66.26%,涨幅最高;中国平安股价涨幅为37.6%,在五家企业中排名垫底;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股价涨幅分别为50.59%、62.06%、48.68%。
截至2025年4月7日,中国人寿的总市值为9548亿元,中国平安的总市值为8843亿元。从市值来看,中国人寿略高于中国平安,但两者差距不大。
应对低利率环境:中国人寿统筹多目标发展,中国平安将做好资负匹配
进入2025年,科技的蓬勃发展为保险业务创新注入强大活力;同时低利率环境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带给保险行业诸多不确定性。保险业在转型之路上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两家公司也上下求索,寻求破解之道。
如何控制低利率环境下的各类风险?中国人寿坚持从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出发,持续打造“寿险+”综合金融生态。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在年报致辞中表示,未来将更加聚焦核心功能、价值创造、变革转型和夯基固本。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表示,“进入2025年以来,
中国人寿持续推动产品和业务多元化发展
,包括形态多元化、期限多元化和成本多元化,多目标发展是应对未来利率环境的必需之举。公司已持续深化资产负债联动,达成业务形态进一步丰富,浮动收益型保险占比快速提升,整体业务平稳发展。”
中国平安则推行“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战略。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将从投资端、负债端并行发力。从投资端来看,必须追求穿越周期的战略资产配置、有纪律的战术配置和价值投资产生的超额收益相结合。从产品端来看,则
需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创新能力
。随着预定利率下调和资本市场向好,分红险“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进一步显现,也成为了保险行业应对利差损风险的必然选择。从运营端来看,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有效控制死差、费差水平,亦能帮助保险公司跨越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平安业绩的基本盘,近几年平安寿险逐渐走出改革阵痛,从人海战术转向绩优、增优发展。中国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日前公开表示,“平安从2019年开始寿险改革到现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坦言,“接下来如何持续提高代理人队伍产能,持续提升绩优占比,是平安对高品质代理人转型持续要完成的一件工作。”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娱乐新闻
菲龙广场
天天菲律宾浪浪浪浪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