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听,广交会上外贸“新”脉动

时间:2025-4-19 15:31 0 7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暮春时节,“花城”广州草木芳菲,第137届广交会正在此举办。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吸引超20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在国际贸易形势风高浪急的当下,广交会中海量参展商与采购商的双向奔赴充分折射出中国外贸的韧性和信心。


这是4月15日拍摄的广交会展馆。当日,第137届广交会开幕。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张思洪介绍,本届广交会首次在第一期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集中展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最新成果。首次新设集成房屋专区,继续设立智慧生活、智慧物流与仓储设备、数字化工厂及智能制造生产线,风能、氢能及其他新能源产品,智慧出行相关技术产品等多个新兴产业相关题材的专区。


4月15日,客商在广交会上参观选购。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能听会说会思考”的人形机器人小麦、现场展示重塑医疗手术奥秘的手术机器人、全球首发的工业内窥镜和扫描仪……记者在现场看到,本届广交会上高科技产品琳琅满目,不少中外客商正在服务机器人专区的展台咨询洽谈,“智能化”已成为广交会的一大特色。


4月15日,在第137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客商观看人形机器人演示。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在采访中表示,广交会是一个窗口,是一个平台,是一个引擎。“由于中国有终端的优势、有联结的优势、有应用场景的优势、有产业化和工程化的优势、有大市场的优势,我个人看到了目前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这个方面发展得非常快,特别抓人眼球,特别给人以信心和希望,特别给人期待。这些产品今后的发展会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张燕生说。


4月15日,在第137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客商跟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成为本届广交会上的亮点,共吸引相关优质企业46家参展。许多境外采购商高举手机,拍摄机器狗、工业外骨骼装备、自动巡航机器人、咖啡机器人等画面,不时发出惊叹。


4月15日,在第137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客商观看消防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作为首次参展的“新面孔”,杭州太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梁林超对自己的产品颇有信心。公司生产的外骨骼机器人正逐渐应用到物流搬运、登山助力、工业制造、医疗康复等领域。

梁林超表示,公司产品在很多的场景里面都有机会去应用起来。“我们也是接到了很多客户的需求,我们本来也是打算要去做海外市场的,所以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个广交会,也是正式的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打开一个海外的市场的机会。”梁林超在采访中说。


4月15日,在第137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客商在智能工业外骨骼展区洽谈。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除了服务机器人以外,智能家电、智能眼镜、智慧生活等含“科”量满满的产品在广交会上也十分瞩目。


4月16日,客商在广交会上参观了解一款智能冰箱。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4月15日,在第137届广交会的智慧生活专区,境外采购商参观格兰仕家电产品。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TCL科技电视市场推广总监张鹏介绍,“115寸QD-Mini LED,分区的话有两万多分区,峰值亮度有5000多nits(尼特),声音系统的话是6.2.2,十个声道的TV声音系统,更聚光的芯片、更好的光学透镜来完美地诠释这种大尺寸的产品。”

格力电器国际管理部员工杨铭婷表示,每一年他们都非常致力于推出不一样的产品矩阵:家用空调、商用空调、生活电器以及整套智能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


4月16日,在第137届广交会的智慧生活专区,观众观看大尺寸电视产品。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智能化的产品不仅是外贸增长的新亮点,也是企业努力转型的新动能。广交会积极顺应这一潮流,大力支持相关企业和产品参展。4月15日至19日举行的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突出先进产业和科技支撑,参展企业达11304家,其中“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参展企业约3700家。


4月16日,客商在广交会上了解扫地机器人产品。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海尔在本届广交会上带来不少新产品,不仅邀约了大批老客户,而且迎来了来自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客户。

海尔海外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庆福表示,本届广交会他们带来了20多款创新的产品来展示海尔的企业形象,主要的看点是AI科技、绿色节能。“我们为中东开发了极热环境下,能够足冷量供冷的空调,这种产品比如说58℃的时候还能足冷量的供冷,68℃的时候也可以稳定运行,这个中东的消费者是非常喜欢的。”张庆福告诉记者。


4月15日,客商在一家电器公司的展区洽谈。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海关总署发布外贸首季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3万亿元。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中国外贸韧性不减,首季实现平稳开局,同比增长1.3%。

而今,广交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如期而至,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强烈信号。


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开幕当天,中外客商行走在广交会场馆内。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佛山鲲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荐表示,以往他们的目标市场是以出口欧美这样的发达国家为主,但今年尤其是第一天广交会开幕的时候,他们迎来了包括像巴西、印尼、新加坡这些地方的客户,尤其有一个非常高意向的巴西客户给了他们很强的信心。


4月15日,一名境外采购商(中)在一家电器公司的展区洽谈选购。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4月15日,客商在广交会上选购安防产品。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承办方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数据显示,第137届广交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参展企业超过9700家,比上届增长20%。

一直关注中国市场的喀麦隆企业家维克多·穆康经常参加广交会,对他来说,广交会带来很多机会。

“在广交会上,我们能看到足够多的工业机械可以让我们与供应商取得联系,用这些机械,我们建设和促进喀麦隆的工业发展。”喀麦隆企业家维克多·穆康说。


4月15日,境外采购商在机电产品展区洽谈。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4月15日,参加第137届广交会的客商在展馆里穿行。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广交世界,互利天下。广交会是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缩影,也是世界分享中国机遇的窗口。广交会常办常新,展示出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这是4月15日拍摄的第137届广交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表示,要用好广交会这样的平台,为世界展现中国开放的决心和行动。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我们将继续不断做大贸易“朋友圈”,做强投资“引力场”,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1月13日拍摄的河北省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统筹:吴炜玲

编导:何莉

记者:王瑞平、李嘉乐、邱晨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