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女子网上查到未婚夫每周开几次钟点房 喊停婚事

时间:2013-12-1 06:50 0 95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3112908284882a86.jpg “开房数据库”网络疯传

  “查开房”已登不上

  数据库难彻底封杀

  如今,“查开房”网站已经无法访问,“开房数据库”的下载链接也均已失效。但IT业内人士表示,“只要该数据库在网络上流传过,就不可能彻底将其封杀,更不可能追溯其源头究竟是谁。”该人士表示,虽然目前绝大部分链接已经失效,但保守估计,之前的下载量至少达数百万人次,而且不少人将数据库拷贝在本地电脑或网盘上。一旦风头过了,该数据库很可能重新出现在网络上。数据库涉及的个人隐私依旧有可能被泄露。

  “2000万开房数据”的文件在互联网上被疯狂下载所引发的隐私危机,如今已经演变成一场信任危机。就在近日,沪上一高校女老师在谈婚论嫁前夕,也下载了该数据库,查询发现未婚夫的多次开房记录,一番纠结后终提出分手。

  信息泄露引发了信任危机,最终让一段美好姻缘付诸东流,这让很多人始料未及。在“该不该查询未婚夫开房记录”的问题上,市民也是各执一词。对此,律师和社会学家认为,该事件表面上看属于道德范畴,其实内在是公民隐私受到侵犯的新型法律范畴事件。如何保护公民隐私,对当下法律是个新的挑战。

  每周都要开几晚房

  每次只逗留几小时

  30岁的王芳(化名)为上海某高校的女老师,工作体面,面相姣好。半年多前,经父母的朋友介绍,王芳参加了一次相亲活动,认识了许辉(化名)。


  31岁的许辉在国企上班,浓眉大眼,说话风趣幽默,颇得王芳的欢心。两人很快便谈起恋爱,见了双方父母,还相伴到国外旅游,感情迅速升温。上个月,王芳和许辉打算步入婚姻殿堂,开始筹备买钻戒、拍婚纱照的事。

  谁知,就在两人的爱情即将修成正果之际,突然传出分手的消息,而这个巨大变故竟是“查开房数据库”惹的祸。原来,王芳听同事说,网上正在流传一个数据库,里面包含数千万人在过去多年的开房信息,王芳为了“考察”未婚夫过去的“生活作风状况”,便下载了这个数据库,用未婚夫的名字及身份证信息进行查询。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查询结果显示,许辉在几年前曾有一段“疯狂”的“开房史”,几乎每周都有几个晚上到宾馆开房,而且从入住时间和退房时间来看,每次都不过夜,只逗留两三个小时。

  王芳夜不能寐,怀疑许辉过去的生活作风不端正,但始终没有在许辉面前挑明。她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和许辉分手。王芳说,自从查完开房数据后,心里就有一个无法解开的疙瘩,“与其让这个疙瘩困扰一辈子,不如索性快刀斩乱麻了断了这份感情”。

  丈夫记录满满一屏

  全职太太进退两难

  小玉(化名)与小威(化名)结婚3年,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小威经营着一家公司,经济条件不错,因此婚后没多久,小玉便从单位辞职,专心做起了全职太太。

  小威由于工作关系,经常要陪客户应酬,有时凌晨三四点才回家。不久前,小玉看到新闻里说,有网站可以查询开房记录,便登录网站,输入丈夫的名字查询,结果让她大吃一惊:丈夫开房信息密密麻麻列了一屏,而且开房的时间都不长。

  小玉很不满,几次想和小威把话儿挑明。但她看到小威回到家疲惫的样子,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前个周末,小威带着女儿去公园玩,看着父女俩欢声笑语的样子,小玉心中泛起苦涩。究竟是要一个说法,还是要这个家,小玉自己心里也没答案。
[市民热议]

  近日,记者就“该不该查另一半的开房记录”这一话题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

  正方:查一查更保险

  58岁的王先生说,现在很多人“闪婚”,对对方的人品、性格根本不了解,这种婚姻大多不会持久。他认为,查开房记录虽然不可能全面了解一个人,但可以反映这个人的生活作风以及对待感情的态度。

  50岁的陈女士也认为,现代人的感情基础薄弱,互相不知根知底,容易给婚姻带来一定的风险。至于女教师王芳去查男友的开房记录,“我觉得挺好的,我的女儿以后谈恋爱了,我也会建议她去查一查”。

  反方:查的人自找没趣

  52岁的祁先生第一反应是:“太可怕了,这种信息泄露给感情造成的伤害太大了! ”他说,感情和婚姻的基础是相互信任,但王芳明显对男友没有最基本的信任,“这种做法要不得,说句难听点的话,她如果不改掉这个毛病,今后很难找到对象,即使结婚了,婚姻也不会长久”。

  34岁的丁先生则认为,仅仅因为查询了几年前的开房记录就分手,不值得。“查到的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未来。 ”

  27 岁的穆小姐表示,自己和男友即将领结婚证,但不会像王芳那样查询男友的开房记录。她认为,难道查到有开房记录,就说明作风有问题,而查不到开房记录,就说明作风一点问题也没有吗?既然你认可了他的现在,也应该接受他的过去,查开房记录这种事情,结局只有一个,就是“自找没趣”。

  中立:感情的事说不清

  39岁的赵先生和29岁的毛女士均认为,恋人之间的感情是很微妙的,不能用“非对即错”的标准来评判。既不能乐观地认为,王芳的男友是个正人君子,也不能悲观地认为,王芳和男友结婚后,婚姻一定不幸福。

  [专家观点]

  “查开房”仅是信息泄露冰山一角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章友德教授认为,男女通过相亲认识,彼此之间的认知可能仅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因素,对于对方的性格、品行等深层次因素缺乏了解。一旦因为信息泄露而使得一方过往不良行为暴露在对方眼前时,便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引发信任危机。“王芳的案例很新颖,我准备把它带到课堂里去,和学生探讨网络时代的道德与法律问题。”章友德认为,这个案例表面上看是道德范畴,其实是公民隐私受到侵犯的法律范畴事件。

  章友德表示,在该事件中没有赢家,王芳和男友都是信息泄露的受害者。如何保护公民隐私,如何应对隐私泄露这个新的问题,对当下法律是个新的挑战。

  上海联业律师事务所王展律师则认为,开房信息属于比较私密的个人信息,从法律上讲,将这种私密信息通过网络、通过海量数据库的方式大规模地泄露出去,使得私密信息被他人窥视,这就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查开房”仅仅是冰山一角,信息泄露的情况会逐渐蔓延到医疗、电子购物等领域,甚至会引发诈骗事件。

  然而,目前我国对于泄露信息的处罚,却没有相关的法律体系作为支撑,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基本大法,仅在《民法》和《刑法》中个别提到,且量刑不高,违法成本低,所以难以根本遏止。“如果没有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作基础,如何认定违法将会是一个难题。因此当下应加快立法保护工作,制定并不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提供强力的保障。”

  [记者手记]

  大数据时代的“蝴蝶效应”

  “大数据”是时下最炙手可热的IT词汇,但如今却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次全国范围的数据泄密,竟诱发了一桩婚事告吹,可谓是“大泄露”引发的“蝴蝶效应”。

  虽然相关网站已无法访问,相关数据库下载也已失效,但“查开房”事件暴露出的信息安全问题仍不容小觑。有业内人士提醒,数据库包含的海量身份证、住址、电话等信息是不法分子眼中的 “肥肉”,更大的“蝴蝶效应”—各类推销、诈骗活动将迎来“井喷”。

  “大数据”时代,网络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便捷程度令人咋舌,你午饭在哪里吃、晚上在哪里睡、网购过哪些东西、看过哪场电影、和谁煲电话粥,都会在不经意间留下痕迹。但和突飞猛进的技术产生强烈反差的是,目前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却异常孱弱。

  诚然,我们无法因噎废食拒绝“大数据”时代来临,但如何让信息的使用、保存与流动保持在安全可控的范围,是摆在职能部门和每个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