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杜特地效应”:现实还是假象?

时间:2016-12-14 23:41 0 390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安邦研究团队(东南亚问题研究摘自《中国-东盟观察》第057期)

2016年10月20日,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地,在访华的行程中,首次宣布该国将与美国盟友“分开” ,离开美国主导的思想潮流并重新与中俄建立新合作集团。

其言论立刻引发各国媒体对菲律宾的猜测和报道。在其课题还没平息之际,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又展开他第三次对华访问 。媒体猜测和报道不但继续延烧,更多的评论把两国领导人的访华行程扯上关系。

在外国媒体的报道当中,“杜特地效应”已成为最新的词。原用于表达杜特地当选总统对国内的效应,该词扩展到菲总统在外交上的效应。西方媒体都指向马总理纳吉对华访问作为“杜特地效应”的第二个表现。华盛顿邮报把标题名为“仅次于杜特地的脚步,马来西亚是下一个亚洲国家拥抱中国”;而菲律宾Inquiret.net也描述马国跟随杜特地“投入中国怀抱”,重创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同时,华尔街日报把纳吉中国行作为北京稀释美国亚太影响力的第二次机遇(第一次为杜特地对华访问) 。

总而言之,这些西方媒体把马菲领导人的访问“绑”在一起。

那么,“杜特地效应”到底是现实还是假象?我们认为,杜特地访华和纳吉中国之行不能相提并论。其原因有三。

第一,作为美国盟友,菲律宾态度的转变对目前亚太格局将带来结构性变化。当然,菲律宾著名学者如Richard Javad Heydarian,对杜特地是否能把他的想法转为实实在在的外交政策,提出了质疑,尤其是菲国人民对中国的信任度依然低迷 。但如果真有政策上的改变,那么菲律宾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亚太联盟系统。相反,马来西亚不是美国盟友,该国不属于美国联盟系统,而且长期以来,马国对中国是较为友好的国家。再加上,马方多年以来与各大国都奉行“等距离”(equidistant)外交-安全政策,这也意味着独立性本来就是马来西亚政策的根本。所以,马中全面性合作延续了现有政策,更不会颠倒整个亚太格局。

第二,南海问题对马菲的区别。马菲领导人在他们的中国行程上,达到不同的成果。多年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闹到不合的菲律宾已使得该国和中方停止有关谈判,而此次访问让杜特地在其课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菲领导人不但恢复双边谈判,菲渔船也自四年来,首次进入黄岩岛海域 。相比起来,马来西亚与中国没有这个问题。双方也保持一致的态度,那就是利用双边和平谈判来解决南海领土问题 。因此,双方在此次只是重申了一贯立场,并没有新的推进。

最后,日本因素。多年来,美方在东盟的实力并不是西方媒体上所认为的那样广泛和深入。日本在东盟的影响力才是主要现象。在结束访华后,杜特地转头到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而两国领导人不但在经济,也在政治-安全和社会-文化合作上达成协议,菲总统也确保马尼拉将在南海争议上站在日本一边 。

这充分说明菲律宾不是各国媒体所描述的“脱美、倾中”。相反,菲律宾很有可能调整它在美国为首的亚太联盟系统的参与度,而不是放弃整个系统。因日本是美国在亚太最强盟友,与该国打造全面性合作也表示菲国仍然在其联盟系统里面运作。

同样,马来西亚与日本是传统合作伙伴。当西方媒体都专注于马方购买中国军舰的时候 ,没有一方提到日本也对马来西亚提供巡逻船。据报道,明年上半年马方将免费获得日方的船只,而整个配套也包括海岸警卫队训练,船只修理和通讯设备的提供 。

当然,马方从日本所获得的巡逻船不是军事合作项目,它更不是马中军船订单所达到的规模和本质。但是,前者足以证明马日双方也存有安全合作关系,且针对海上威胁。更重要的是,它再次证实了马来西亚“等距离”外交-安全政策。中国与日本都是马来西亚重要合作伙伴。

整体来说,用“杜特地效应”来链接马菲领导人对华访问并不恰当。杜特地中国之行是“破冰之旅”,而纳吉的访问是早已计划好的“正常”国事访问。不管在地区安全联盟系统上还是南海问题上,马菲都从不同的起点出发。再者,两国都与日本具有长期安全合作关系,这也意味着西方媒体以“杜特地效应”来判定“马菲全面投入北京怀抱”并不正确。换句话说,“杜特地效应”这个现实只限于菲律宾某个层面。用它来形容纳吉对华访问是个假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