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09999999999
本站在线客服
邵逸夫家中安详逝世 “娱乐之王”传奇一生
收起左侧
发新帖

邵逸夫家中安详逝世 “娱乐之王”传奇一生

时间:2014-1-7 12:45 1 145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据香港电台消息,香港TVB荣誉主席邵逸夫今日早上在家中离世,享年107岁。邵逸夫生平 邵逸夫爵士,大紫荆勋贤,CBE (Sir Run Run Shaw,1907年11月19日- 2014年1月7日),原名邵仁楞,号逸夫,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生于大清浙江宁波镇海,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邵行银。

29_1iORXe6yb.jpg

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旧上海时代人称“邵老六”,来港后尊称“六叔”。邵逸夫在1958年于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千部华语电影,另外他旗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惯称无线电视)亦主导著香港的电视行业,多年来占据本地的收视领先地位。1977年,邵获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衔头的第一人。

邵逸夫慈善为怀,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尤其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而邵逸夫晚年更拨出资金,成立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表彰人类科技拔尖的人物,支持香港、中国大陆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科学研究。无论是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或澳门,两岸四地的多任领导人都曾表彰邵逸夫爵士对华人影视文化和华人社会的贡献。

邵逸夫的影视王国(邵氏电影和香港无线电视)冠绝亚洲,历年来,培育出华人演艺界的无数颗巨星,以及多位幕后精英,只要有邵逸夫的地方,一定众星拱照,星光熠熠。

邵逸夫的发妻为黄美珍,于1937年结婚,育有两子两女,长子邵维铭、次女素雯、三女素云及幼子维钟,及后黄美珍于1987年在洛杉矶病逝。1997年,邵逸夫跟事业拍档方逸华于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再婚。2010年1月1日卸任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行政主席职务,由其妻方逸华接任,但仍出任董事局非执行主席。 2012年1月1日卸任TVB非执行主席及非执行董事职务,由副行政主席梁乃鹏接任行政主席。邵逸夫则获颁授公司荣誉主席。邵逸夫爵士也是全球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

76_1389059270.jpg

邵逸夫与黄美珍育有四名子女:维铭、素雯、素云及维钟

69_1389059361.jpg

邵逸夫先生年轻时照片。

36_1389059344.jpg

香港影视巨人邵逸夫

29_1iORXeqU8.jpg_w600.jpg

不愿继承家业的富二代

邵 氏兄弟的父亲邵玉轩主要经营颜料生意,在20世纪初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邵玉轩病逝时,康有为、虞洽卿、卢永祥、谭延闿等晚清与民国风云人物 纷纷为其题辞致哀。但邵家的众多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邵逸夫在家中排行第六,故人们称他为“六叔”、“六老板”。

29_1iORXfFuc.jpg_w600.jpg

邵氏大哥初创“天一”公司

邵氏家族的电影事业起于1924年,这年大哥邵醉翁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29_1iORXfv8W.jpg_w600.jpg

邵氏四兄弟分工合作

“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邨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擅长摄影。他们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犹如家庭式作坊。

29_1iORXfyeO.jpg_w600.jpg

天一影片公司渐渐崛起

1925年,邵氏四兄弟创立的天一电影公司制作了电影界公认的史上第一部武侠片《女侠李飞飞》。武功高手飞檐走壁的绝技第一次被搬上大荧幕。由于天一公司出品影片多且快,又首拍古装片、武侠片,剧本也多取材于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故拥有了不错的口碑。

29_1iORXfyFu.jpg_w600.jpg

邵逸夫远赴新加坡 开拓南洋市场

天 一公司的崛起,让当时上海滩电影业的霸主明星公司感到了威胁,于是联合其他五家电影公司,限制已经购买这六家公司影片的发行商购买天一等公司的影片,这一 事件被称为“六合围剿”。邵氏兄弟决定避开锋芒,将电影事业从上海转到南洋。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到新加坡与三哥邵仁枚合力开拓南洋华人电影 市场。邵氏兄弟逐渐组成庞大院线和发行网络。

29_1iORXgWAh.jpg_w600.jpg

赴美购买有声器材 轮船触礁险象环生

1930 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并决定发展有声电影。邵逸夫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他抱着一小块木舢板,漂泊一夜后终 于获救生还。但艰苦惊险终有斩获。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获利颇丰,成本仅仅一万元的影片,仅在广州一地的票房收入 就是拍摄成本的60倍。

29_1iORXgp0l.jpg_w600.jpg

50岁邵逸夫转战香港 重振邵氏兄弟

1937年后,南洋沦陷,邵氏兄弟的影业发展进程被打乱,后来被迫关门。抗战胜利后,时年50岁的邵逸夫雄心不减当年,从新加坡转战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电影公司(Shaw Brothers),开始了香港电影的霸业。

29_1iORXgnRN.jpg_w600.jpg

“东方好莱坞”

邵 逸夫以32万元买下当时还是一片贫瘠的清水湾地皮,修建了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采用片场制,流水线作业,由于拥有自己的发行机构和合作伙伴, 邵氏兄弟公司从电影制作、发行到放映都非常流畅。每年产量高达40多部影片,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有“东方的好莱坞”之称。

29_1iORXgDlx.jpg_w600.jpg

工厂式大量生产模式

邵 氏影城当时采用工厂式大量生产模式,全盛时期拥有15个厂棚,[url=]办公[/url]大厦、餐厅、宿舍、银行也一应俱全,不计合约导演和演员在内,员工共1700余人。邵氏 拍片的速度也惊人,几乎每年有40多部电影,截至1987年退出电影市场,共拍了1000多部;获得过金马奖、金像奖等几十项大奖。

29_1iORXgzGJ.jpg_w600.jpg

“邵氏出品”称霸香港电影市场20年

“邵氏出品”称霸香港电影市场近20年。由默片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时装到古装,由大型古装到黄梅调,由黄梅调到武侠片,邵氏电影的每个尝试都给中国电影业带来了新的可能。

29_1iORXmmiU.jpg_w600.jpg

邵氏停产 转战电视圈

上世纪70年代后,香港电影产业一度式微,邵氏减产,租出或卖出院线。1987年,邵氏正式停产,而邵逸夫则转战电视圈。

29_1iORXmuhl.jpg_w600.jpg

入主TVB 压倒亚视

1980年,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并增持股权,成为最大股东。随后他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明珠台和翡翠台两家电视台,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的精英都网罗到门下,提高了“无线”制作剧集的质量,收视率急剧上升,压倒其在香港的竞争对手“亚视”。

29_1iORXmW2C.jpg_w600.jpg

TVB黄金时代

邵 逸夫入主后,用其智慧带领TVB走入黄金时代,《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等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而TVB旗下的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等也都 是华语影视圈和歌坛的“教父级”人物。如今TVB是全球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每年要生产520集的电视剧,影响扩及中国内地、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 社会。

29_1iORXmMW5.jpg

无线训练班+香港小姐评选

1971年,邵逸夫主持开设了无线训练班,培养了诸多如今的巨星大腕。邵逸夫钦点的歌坛“四大天王”品牌,光环至今不衰。而“香港小姐”选举也是自TVB创立之后,每年赚足眼球。

29_1iORXnXYG.jpg

平均每年向内地捐款1亿多

早 在1973年,邵逸夫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二十年间,邵逸夫支持捐赠内地项 目超过三千个,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教育项目。1990年,中科院为了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他为爵士,成为香港娱乐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29_1iORXnqcz.jpg_w600.jpg

遍布各地的“逸夫楼”

在 中国,来自不同地域的年轻人常常可以找到共同点,那就是在他们曾就读的学校里都有一座“逸夫楼”。无论是逸夫楼、逸夫中学,还是逸夫体育馆、很多人知道邵 逸夫其人,正是由于这些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影视的辉煌带给他无穷无尽的财富,然而他更大的名望并不是因为他的财富,而是因为他对慈善的专注以及对捐资 助学的一掷千金。

29_1iORXnSNF.jpg_w600.jpg

治事之勤:70岁高龄仍每天工作16小时

在70年代,邵逸夫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是一天看9部片子。甚至直到古稀之年,邵逸夫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导演张彻这样回忆上世纪60年代的邵逸夫:“邵逸夫当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见。”

29_1iORXo7Xh.jpg_w600.jpg

懂得捱 能吃苦

邵逸夫“懂得捱、能吃苦”,他的“悭吝”一如他的慷慨慈善,早已传为佳话。创业时期的邵逸夫曾经连剧务去外面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的申请也拒不批准,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所卖的馒头一个才1毛钱。

29_1iORXoYzq.jpg_w600.jpg

子女不愿接班 出售TVB股份

邵 逸夫的影视帝国按理早应该有接班人,但他的子女都无意接手影视家业,两个儿子现居新加坡,主营地产生意,与电影无关。邵逸夫选择将手中的股权出售。 2011年3月31日,由“壳王”陈国强牵头的财团从邵氏手上取得TVB26%的股权。同时,邵氏基金将公司2.59%股权馈赠给数家教育及慈善机构。馈 赠完成后,邵氏基金的持股比率降至3.64%。

29_1iORXoZ0L.jpg_w600.jpg

闲云野鹤的林下“逸夫”

2011 年,TVB长达30多年的“邵氏时代”正式结束。当年12月7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正式宣布,当时104岁的邵逸夫于2011年年底正式 卸任董事局主席一职,而从2011年10月至今,邵逸夫再也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他像他的名字一样真正成为一个闲云野鹤的林下“逸夫”。



1回复

老板来碗面 发表于 2014-1-7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菲律宾
没想到还有这么个故事
面几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1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